半導體從夢幻開局到被美卡脖子 大陸爲何浪擲30年光陰
大陸半導體從投入之始就未曾考慮產業化問題,導致現今落後困局。圖爲上海某半導體廠作業員工作情況。(新華社資料照片)
美國2年來在經貿、科技全面向大陸開戰,最成功也最讓陸方痛苦就是切斷半導體先進製程晶片技術與供應,但其實大陸在1970年代研發出首塊積體電路板只晚美國5年。從這種夢幻開局到現在被「卡脖子」,1960年代後半至1990年代浪擲30多年光陰,被越甩越開,從早年動亂、缺錢,到後來科研成果未產業化都是主因。
曾在1960年代受周恩來、陳毅等人支持主導「兩彈一星」的已故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曾感慨,「60年代我們全力投入兩彈一星,得到很多;70年代我們沒有搞半導體,因此失去很多。」
事實上,從華爲斷「芯」事件陸媒反應也可看出當初軍事優先、只把半導體視爲兩彈一星計劃必要輔助的思維遺緒,在比照搞出原子彈精神要打造晶片原子彈同時,也有疾呼沒先進製程對軍事科技根本沒影響的聲音,持論是因軍事上穩定性比輕薄重要,28奈米就夠用。
大陸科技部落客「鈦禾產業觀察」指出,大陸半導體會全面落後,關鍵在1970至90年代。開始是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其實1960年代末期也曾出現全民造芯運動,但當時是文革前陳伯達指導下利用羣衆運動方式,當然發揮不了效果,而且幾乎所有半導體廠都處於散、小、弱、獨狀態,也是後來缺乏資金和產業化困難遠音。
其次是歐美持續封鎖新技術流入共產主義陣營,先有巴黎統籌委員會(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負責禁運,冷戰後該會解散,1996年又有40國簽署《瓦聖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管制武器與軍民兩用貨物和技術出口,伊朗、伊拉克、北韓、利比亞都受限,由於未明定國家,大陸除未參與簽約也被納入限制武器出口給上述4國,在許多科學技術也被套上N-2原則,即其所獲技術必須比美國晚2代。
缺錢是另個困境。1973年日本NEC有意將當時先進製程3英吋產線在內轉讓,開價是1種製程加設備3000萬美元,2種4000萬美元,3種5000萬美元,但大陸只拿得出1500萬美元。據統計,1966至1995年,30年間大陸共投入50億人民幣在半導體,還不到1家美國半導體大公司1年投入。
科學研究成果無法轉化爲生產力是又一罩門,因爲體制原因,大陸早期是將半導體當成科研項目,從未想過培植程成產業,與日、韓、臺灣完全不同。缺乏產業化概念,自然也就不會注意到產業變化,包括英特爾(Intel)記憶體業務被日本松下打到幾乎破產於是改將重心放到處理器(CPU)、日韓都在美國技術基礎下二次創新、1987年張忠謀創辦臺積電開啓晶圓代工模式,都沒反映在大陸1990年制訂的半導體「908工程」中,更別說908年工程從審覈到投產就花7年,換算摩爾定律,相當於已經蹉跎掉4至5代。
1999年啓動的「908工程」,大陸依然對半導體產業缺乏認識,雖有公部門大力道投入,但發展指標不看技術研發部門,只看公司盈虧,還曾出現「光靠砸錢做不成芯片」輿論,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機,再度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