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巧用第二水源

安徽省淮南市位於淮河中游,是國家確定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和6大煤電一體化基地之一。由於城市水資源緊缺,煤、電生產過程又極爲耗水,淮南被列爲全國300個缺水城市之一。

近年來,淮南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以河湖長製爲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非常規水作爲“第二水源”的關鍵作用,用好“天上水、礦井水、再生水”,助力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淮南皖能環保電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垃圾焚燒發電爲主業的企業,公司佔地300多畝。記者近日來到該公司廠區,只見這裡建起了一整套雨水收集裝置,遍佈廠區的雨水管道將雨水收集起來,又送到兩個蓄水池裡。“這些雨水過濾、淨化後就能用於發電機組的冷卻,減少市政新水消耗。”公司董事長樑生林告訴記者,“使用這套系統前,公司一年要耗新水96萬噸,這套系統建成後,每年耗新水降至56.85萬噸。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

在淮南市水利局引導支持下,當地交通銀行和淮南皖能環保電力有限公司還達成了1000萬元“節水貸”授信項目,目前已放款500萬元,專門用於企業節水改造項目。

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是淮南最大的工礦企業,也是用水大戶。該公司主動推進“礦井疏幹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初期雨水”四類水資源化利用,加快企業綠色轉型。

2017年以來,該集團投入5300多萬元完成了謝橋礦、潘二礦本井、潘二礦潘四東井、張集礦中央區、張集礦北區5座礦井水處理站改造;完成謝橋礦、張集礦中央區2座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礦井水、礦井生活污水全部處理達標。

“目前,集團淮南礦井水處理站投入運行12座。2023年處理礦井水量約1854萬立方米,利用量約1524萬立方米,整體利用率約82.2%;在用生活污水處理站16座,處理後的生活污水部分利用,其餘達標排放。同時,所有選煤廠洗煤水實現閉路循環,廢水零排放。”該集團資環部資深主管王錦告訴記者。

站在改造後的張集煤礦中央區礦井水處理站高效澄清池邊上,記者看到兩名職工身着工作服頭戴安全帽,正在更換高效澄清池裡的斜管填料。“礦井水處理站每天要處理6000立方米左右礦井水,經處理達標後的礦井水大部分用於生產,小部分外排。”張集礦資源環保科科長李牧介紹,該礦還針對北區礦井水處理站實際處理能力不足、設施老化等問題,改擴建北區礦井水處理站,進一步提升礦井水處理能力和效果。

此外,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還加大力度引導各單位提高水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水平。

“目前,礦井水主要用於井下生產、選煤生產補水、防火灌漿、道路灑水、堆場噴淋和車輛沖洗等,實現了有效利用。”王錦介紹,“集團潘集電廠每年產生的約7萬噸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後全部用於廠區綠化,約20萬噸工業廢水處理後全部回用,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

“今年年初,淮南市轄六區兩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已全部完成。”淮南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羅明強告訴記者,下一步,淮南市將全面落實河湖長制任務,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格取用水監督管理,強化地下水保護治理,深化水資源管理改革,不斷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持續深入推進“國家節水行動”。 (經濟日報記者 樑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