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研究 推動自駕車、語音辨識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霍普菲爾德和多倫多大學教授辛頓共享殊榮。學界評析,現行如自動駕駛系統會判斷前方障礙物,以及手機語音辨識系統,都是兩人研究結晶的體現,「不是奇幻科學,已經進入生活日常。」

清大物理系教授林秀豪表示,今年物理獎非常令人意外,霍普菲爾德雖是不折不扣的物理學家,但辛頓是電腦科學家。霍普菲爾德當年基於物理定律,開發出平面的霍普菲爾德網絡,辛頓則接續開發出波茲曼機器,被視爲是現在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的前身。

但林秀豪指出,波茲曼機器雖能處理複雜問題,但不容易收斂,於是辛頓再將其優化爲侷限型波茲曼機器,兼具收斂快速和可處理複雜問題的優點,創造出最大的效益,就此爲現今各式各樣的演算法奠定基礎。

林秀豪表示,辛頓的研究曾不受主流學界重視,直到二○一二年和其研究團隊開發Alex Net,利用神經元網絡結構辨識出貓狗等物種,成爲機器學習發展上的里程碑,才接連拿下圖靈獎等殊榮。

辛頓雖然被喻爲當代人工智慧三巨頭,但林秀豪說,辛頓去年離開google,近期提醒世界,「AI可能和核武一樣危險,需小心規範。」

他表示,一名學者曾經落魄,成名之後卻願意回頭提醒研究背後的危險性,非常不容易。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教授施奇廷則形容,霍普菲爾德網絡的出現,如同早期先人發明了輪子,演進到現在有了超級跑車,沒有霍普菲爾德,後續的應用都不會出現。當年霍普菲爾德網絡已擁有一點現在生成式AI精神,只是當年的創建領先電腦硬體時代太多而未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