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四渡赤水》上映,楊得志看後發牢騷:老師長沒有一個鏡頭
“這部電影講得不錯,可是老師長爲什麼一個鏡頭也沒有啊。”
楊得志看完1983年八一廠拍攝的電影《四渡赤水》以後,就對電影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四渡赤水》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的影視作品,其中的演員和服道化都是非常講究的,在當時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可爲什麼會缺少楊得志所說的“老師長”呢?楊得志所說的這位“老師長”又是何許人也?在電影中沒有體現,那麼在現實中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呢?
早在紅軍時期,毛主席就非常看重李聚奎,李聚奎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在作戰中非常勇猛,輕傷不下火線。
1930年,蔣介石命令駐紮在江西的國民黨軍隊對紅軍的根據地進行一次大範圍的“圍剿”作戰,紅軍根據敵強我弱的態勢貫徹毛主席的“十六字方針”,全面展開對國民黨軍隊的防禦作戰。這就是著名的紅軍第一次反圍剿作戰。
李聚奎在部隊中擔任紅九師二十七團的團長,是衝在一線的軍事主官,在戰鬥中,他的腿上中了一槍流血不止,但是堅持着不願意退出戰鬥,最後在首長的命令之下才進行治療。
第一次反圍剿作戰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戰果豐厚,連國民黨軍隊前線總指揮張輝瓚都被紅軍活捉了。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毛主席非常激動,當即作了一首詞:“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張輝瓚也因此成爲國民黨將領中少數出現在毛主席詩詞中的人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張輝瓚也算是“名傳後世”了,這輩子值了。
第一次反“圍剿”作戰以後,蔣介石又接連對根據地發動了幾次大的“圍剿”作戰,但都被毛主席和英勇的紅軍戰士挫敗了,直到1933年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這一次因爲博古、李德等同志的錯誤指揮,導致紅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只能進行戰略轉移。蔣介石的用心非常險惡,在紅軍長征的路上,蔣介石依舊是圍追堵截,企圖將紅軍的有生力量都消耗在轉移的路上。
1934年年底,紅軍大部隊來到貴州和四川交界的緩衝地帶,面對着國民黨軍隊的窮追不捨,毛主席巧妙的規劃了“四渡赤水”的超神戰略。
在這個過程中,紅軍部隊幾次進攻貴州軍閥王家烈又幾次佯裝進攻四川,最後還兵鋒直指在貴陽前線的蔣介石,嚇得蔣介石丟了半條命。
李聚奎這個時候就是紅一師的師長,楊得志是他手下的團長,兩個人並肩作戰合作無間,才能取得一場又一場戰鬥的勝利。遵義會議以後,中央紅軍終於擺脫了錯誤的指揮,重新由毛主席對軍事作戰負全責,蔣介石這時候又動起了歪心思。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翼王石達開就是孤軍進入四川,最後在大渡河邊被包圍,最終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蔣介石也想讓中央紅軍重蹈覆轍,在大渡河延安將紅軍逼上絕路。
但是指揮中央紅軍作戰的是毛主席不是石達開,紅軍的戰士們也不是孱弱的太平天國士兵。
大渡河畔,李聚奎命令楊得志率領手下強渡大渡河,因此纔出現了名震中外的“十八勇士飛奪瀘定橋”。在長征路上,李聚奎作爲軍事主官幹部,從來沒有脫離過前線指揮,深得毛主席的喜愛和器重。
可就在紅軍長征基本結束的時候,李聚奎所帶領的部隊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這又是爲什麼呢?
1936年下半年,紅軍長征已經基本結束,但是下一階段的生產生活根據地應該定在哪裡就成爲了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爲此中央做出決策,抽調出一部分部隊向西挺進。
李聚奎所在的第九軍也在西進的隊伍之中,這支部隊進入甘肅和青海等地區,意圖向西擴展紅軍的生存空間。可沒有想到的是,西部地區的敵人對待紅軍的手段比國民黨反動派還要殘忍。
西路軍在前進的過程中遭到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和各種屠殺,敵人有足足十幾萬,而西路軍只有兩萬多人,最終也是寡不敵衆。
李聚奎雖然率領部隊頑強作戰,但是手下的部隊越打越少,在分散突圍的過程之中,李聚奎和手下的部隊走散了,就剩下自己一個人。
最嚴重的就是缺少食物和彈藥,西路軍被打散以後更加助長了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他們對沿途設卡盤問,對零散的紅軍部隊趕盡殺絕。李聚奎孤身一人在西北的村落之間流浪,生活雖然艱苦,但是他始終沒有意志消沉,反而是在積極尋找紅軍的下落。
爲了能夠隱藏自己,李聚奎就將自己裝成沿路乞討的乞丐,身上的武器和其他物品全部都扔掉了,只留下了一枚紅軍獎章,踏上了茫茫的尋找紅軍之路。
尋找紅軍的過程有多麼艱辛自然是不必說的,還要面對一個一個關卡的查問,實在沒有食物充飢的時候,李聚奎只能拔起一把草填飽肚子,路邊水坑裡的積水他喝了無數次。經過了幾個月的流浪和打聽,李聚奎終於走出了寧夏來到陝西,皇天不負苦心人,在這裡他打聽到了紅軍的下落,纔回到隊伍之中。
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和革命信仰,恐怕很難做到像李聚奎這樣,孤身轉戰千里九死一生,還要向着紅軍所在的方向前進。
在所有的抗美援朝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炒麪”是一個永遠無法繞開的食品。
這裡的所說的“炒麪”並不是外邊餐館裡的炒麪條,而是以麪粉爲主的炒熟的粉狀食品,是志願軍作戰時期主要的補給品和軍糧。而給志願軍供給炒麪這個主意,也是李聚奎最先提出來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戰果頗豐,但是後勤的供給卻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
在志願軍入朝作戰之前,朝鮮就已經國土淪喪走到了亡國的邊緣,志願軍入朝作戰以後雖然打退了敵人收復了失地,但是朝鮮人民的生產並沒有恢復,所以就地補給這個辦法是行不通了。
依靠繳獲敵人進行補給只能小範圍內的解決問題,所以志願軍後勤問題的解決主要還是依靠從東北前出朝鮮的幾千公里的補給線。但是因爲志願軍作戰初期沒有制空權,美軍飛機在志願軍後方來去自如,經常對志願軍的補給線狂轟濫炸,好不容易把糧食運過去了,志願軍戰士們也不能生吃啊。
朝鮮地區氣候寒冷,生活做飯冒出來的炊煙無疑是給美軍飛機指引目標的,因此纔會出現電影《長津湖》中七連戰士們啃土豆的情況。
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就算是有超人的意志,作戰恐怕也不能持續太久,作爲志願軍後勤部負責人的李聚奎爲了此事操碎了心。
有沒有體積較小又方便攜帶的糧食呢?可以說李聚奎在腦海中將自己這輩子吃過的東西都想了一個遍,可還是沒想到解決的辦法。“麪粉、小麥、大米…”李聚奎一邊唸叨一邊想,忽然一個詞語猛然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炒麪!”
這是李聚奎在西北流浪的時候,當地老百姓製作的一種食物,製作過程非常簡單,就是把青稞面加點鹽炒一炒,製作出來以後乾燥且體積小,但是又能保存很長時間。
這不就是志願軍最需要的東西嘛!
李聚奎大喜過望的同時頭腦也是非常清醒,他當即請示上級先製作一部分炒麪試試效果如何。其實志願軍所吃的“炒麪”也並不全是麪粉,其中也有其他穀物的粉末,加上鹽和一些調味品,到食用的時候有水喝就行。
第一批炒麪送上去以後,得到了廣大指戰員和一線戰士們的廣泛好評,外出作戰的時候一名戰士只需要帶上一小口袋就能支撐好幾天,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軍在後勤方面存在的問題。
不僅是軍糧在進行革新變化,後勤運輸的方式也在不斷更新,負責後勤的同志們在和美軍飛機長期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安全實用的辦法。
美軍飛機缺乏夜航能力,後勤運輸隊就晚上行動,工兵連夜架起浮橋搞運輸,到天亮就拆除掉,有的地方竟然還搭建出了隱藏在水下的木橋,美軍飛機在天上根本看不出來。從此以後,“一把炒麪一把雪”就成爲了志願軍艱苦作戰的代名詞,雖然吃炒麪的條件依舊艱苦,但總算是能夠填飽肚子,不至於讓戰士們餓着上陣殺敵。
中國革命的各個時期都有李聚奎的身影,他以自己堅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彪炳史冊。
解放戰爭時期,李聚奎雖然不再擔任一線的軍事主官,但是他負責的後勤工作對解放軍的生死存亡則更爲重要
1955年全軍大授銜時期,李聚奎更是因爲卓越的貢獻而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也是對他過去幾十年革命工作和革命成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