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戰士買豆油時看到一個老頭,嚇得立馬給軍長打電話!
前言
“軍長,我找到一個賣豆油的老頭,你快過來,他身上藏着大秘密呢!”1971年,一個叫石永全的小戰士,看到一個賣豆油的老頭,卻立馬激動了起來,給他的軍長打電話。
軍長聽後也立馬趕了過來,這個老頭究竟是誰?爲何會讓人如此激動呢?
最可愛的人
要說朝鮮戰場上最壯烈的一場戰役是什麼,那一定是鬆骨峰阻擊戰。整場戰役殲敵600多,打退美軍5次衝鋒,而志願軍3連戰士卻僅剩7人。
那篇我們所有人都熟知的文章-《誰知最可愛的人》,講的就是鬆骨峰戰役。
鬆骨峰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這裡是軍隅裡通往平壤公路的咽喉地帶,此時已經陷入包圍圈的美軍2師,要是想破開包圍圈,就只能從鬆骨峰走,所以守住鬆骨峰是非常關鍵的。
志願軍3連在接到任務後,緊急行軍搶佔鬆骨峰,由於他們只比美軍提前5分鐘到達,因此我軍並沒有時間來構築工事。
而且美軍的武器都比我們要先進,3連也只有118名戰士,所以這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役。
戰爭開始之後,我軍機槍射手對轉美軍的第一輛汽車率先開火,後來又在美軍車羣中扔了幾顆手榴彈,幾十輛汽車瞬間燃燒起來。
美軍也對我軍展開了猛攻。他們先是發動了一個連的兵力,以及幾架飛機和坦克,向3連發起了攻擊。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我軍將多路南撤的美軍打退。
美軍在沒有達到目的的情況下,再次增加了戰鬥機和坦克數量,除此之外,就連汽油彈和燃燒彈都用上了。一時間,鬆骨峰上煙霧繚繞、火光沖天。
戰士們也被炸傷、燒傷就連機槍管都被燒彎了,但是沒有一個人後退。沒有槍他們就用刺刀捅,刺刀彎了他們就用槍托砸,都沒有他們就近身肉搏。
美軍看到這種情況後,又派出了300多人圍攻3連,卻遭到了3連的火力攻擊,美軍的第4次衝鋒再次失敗。
中午時分,美軍又發起了第5次衝鋒,這次敵人派出了2000人和32架飛機、18輛坦克以及幾十門榴彈炮,我軍陣地瞬間成爲一片火海。
經過5個多小時的戰鬥,3連的彈藥已經所剩無幾,戰士們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拿着刺刀朝美軍衝刺,和美軍撕打在一起。
美軍見狀扔出了汽油彈,3連戰士們的身上燃起了大火,但他們顧不上疼痛,而是帶着火苗撲向美軍,就算是死,也要拉美軍一起。
3連戰士們喊着有我們就有陣地的口號,朝美軍廝殺,就這樣118名志願軍戰士,阻擊了數千名美軍,使之6個小時未能前進一步,而3連戰士最後只剩下7人,也依舊和美軍作鬥爭,誓死不退,最終完成了截擊任務。
鬆骨峰戰役被作家魏巍寫進了文章裡,裡面還提到了14位烈士的名字,然而抗美援朝戰爭過去20多年,文中的烈士卻突然“復活”,這是怎麼回事呢?
烈士並未犧牲
我們開頭提到的那個賣豆油的老頭名字叫做井玉琢,他就是文章中提到的14位烈士之一,其實當年那場戰役,井玉琢並未犧牲。
井玉琢這個名字是父親給他起的,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兒子以後能成材,但在井玉琢的前30年,他一直覺得自己或許不是一塊玉。
因爲家境貧寒,已經到了吃不起飯的地步了,所以井玉琢9歲那年,就開始出門要飯了。可是總要飯也不是個事,總得有點活幹,纔不至於飢一頓飽一頓的,所以井玉琢後來就去給地主放牛去了。
到他16歲的時候,年紀大點了,又開始給地主扛活,只是後來他家鄉那裡鬧災,一家人逃荒到勃利縣七臺河屯。
一轉眼來到了1948年,,井玉琢都30歲了,可還是得給地主打工,日子還是窮困潦倒,然而這一年卻發生了一點變化。
解放軍來到了井玉琢所在的地方,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民了有了自己的地,井玉琢此時明白了,只有解放軍纔是真正爲人民做事的。
所以,井玉琢也想要參軍,因此1948年,他告別了家人,成爲了解放軍的一員。
他先後參加了四平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經過歷練後,再也不是當時剛參軍時槍都不會用的小白了,由於表現好,井玉琢也立了不少的戰功。
朝鮮戰爭爆發後,井玉琢也作爲志願軍的一員入朝作戰,並且參加了鬆骨峰戰役,這場戰役過後,大家都以爲井玉琢犧牲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戰役當天,井玉琢守衛的陣地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個戰士,由於他們已經打退了一波美軍的進攻,就在他想要稍微喘口氣的時候,敵軍的飛機過來,投下了4枚燃燒彈。
其中一顆恰好落在離井玉琢不遠的地方,就這樣,井玉琢身上瞬間被點燃,和其他的志願軍一樣,井玉琢帶着火衝向美國大兵,抱着美國兵就開始滾,很多美國兵身上也都燒了起來。
之後井玉琢昏了過去,等他再醒來時,戰爭已經結束了,他迷迷糊糊,看到自己的鞋子在冒煙,就想着把鞋脫掉,可是擡手一看,手已經被燒壞了。
此時他又覺得臉有些疼,就拿手抹了一下,卻擦掉了一層皮,井玉琢的身上早就已經被燒得不成樣子,井玉琢覺得自己大概是出不了這鬆骨峰了,但是仔細想想,犧牲前拉了不少美國大兵陪葬,也值了。
不過井玉琢並未犧牲,因此這時路過了一支兄弟部隊,看到了他,就把他給救了。
由於傷得太重,戰地醫院條件有限,井玉琢就被送回了國內治療。在醫院休養了很久,痊癒後井玉琢就回鄉務農了。
其實按照政府的規定,井玉琢已經達到二等乙級殘疾了,可以被國家終生供養的。
而且當時政府已經把他轉到了家鄉附近的一所榮軍學校了,可是井玉琢拒絕了,他覺得自己只要還活着,只要還能動,就不能坐吃國家的。
回到家鄉後,井玉琢靠着每天136元的殘疾金和自己的努力,養活着妻子和孩子,日子過得很苦,但他從未想過向政府求助。
其實井玉琢從來沒有提過,自己在朝鮮戰場上的事情,他始終做了一個最平凡的普通人,還靠着勤勞刻苦,多次被縣、鄉評爲勞動模範。
就像他從榮軍學校離開前,留下的那封信中說的一樣:不向困難低頭,不給政府找麻煩,在生產中爭當模範,他真的做到了。
如果不是戰士石永全,在油坊買豆油的時候看到他,可能這位“活烈士”,就要一直當烈士了。
當時石永全看到了橢圓形印戳裡的井玉琢三個字,還以爲是重名,可當他知道井玉琢去過鬆骨峰的時候,立馬確定了,這就是當年的英雄。
他立馬給38軍的軍長劉海清打電話,說自己見到井玉琢了,劉軍長聽後立馬趕到鄉下,當劉軍長聽說,井玉琢是因爲不想給國家添麻煩,才默默回鄉的時候,忍不住的哽咽。
他想要接井玉琢回部隊,被井玉琢拒絕了,其實劉軍長明白,當時最難的時候,井玉琢都沒有想求助過政府,如今更不會了。
但是井玉琢是英雄,該有的待遇還是得有,爲此劉軍長將事情原委報告給上級,當地政府也對井玉琢提供了幫助,井家的日子終於好過了。
結語
1996年,井玉琢逝世,享年78歲。這位鬆骨峰的“活烈士”用一生詮釋瞭解放軍的堅韌。他父親給他取的名字,最終變變爲的現實。他光榮且不平凡的一生,也讓我們爲之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