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萬人被騙221億元,韓國虛擬幣大騙局曝光

來源: 券商中國 作者: 陳銘

詐騙、洗錢、價格操縱……虛擬貨幣市場亂象叢生,而“山寨幣”大行其道,也讓普通民衆成爲被收割的目標。

近日,韓國曝出一樁打着虛擬貨幣幌子龐氏騙局,6.9萬人被騙了3.8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1億元。其中,不少受騙者老年人

一家名叫“V Global”的公司聲稱運營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勸說人們在該平臺開戶投資,並承諾投資者可在短時間內收穫幾倍回報。一名韓國警官說:“這看起來是一樁龐氏騙局。我們正在進一步調查,預期會發現更多受騙者。”

值得關注的是,6月10日,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視頻致辭中表示,要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當下,各種以高息回報爲誘餌,打着所謂的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旗號的騙局層出不窮,其實質都是擊鼓傳花式的非法集資活動。大家一定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

據瞭解,龐氏騙局是指以承諾高額回報騙取投資者資金,並將新加入投資者的資金用於支付老客戶投資回報,卻幾乎不從事實際投資。這種金字塔式累積資金的騙術在20世紀20年代因行騙人查爾斯·龐齊而得名。

6.9萬人被騙221億元

虛擬貨幣市場亂象叢生,暴漲暴跌的價格,以及馬斯克等網紅的帶貨,還有坊間流傳的一些幣圈造富神話”,讓炒幣進入普通民衆的視野,不少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態衝了進去,結果損失慘重,一夜報“負”。

同時,“山寨幣”大行其道,不少虛擬幣公司打着“虛擬貨幣能發橫財”的旗號,發行各種虛擬貨幣。缺乏辨別能力的投資者,正成爲它們的圍獵目標。

近日,韓國曝出一樁打着虛擬貨幣幌子的龐氏騙局。初步調查顯示,大約6.9萬人合計被騙3.85萬億韓元(約合221億元人民幣),其中不少受騙者是老年人。

新華社援引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韓國警方頻繁接到來自各地的相關舉報,於上月在全國範圍內就此案啓動調查。京畿道警方7日披露,罪魁禍首據信是一家名叫“V Global”的公司,其首席執行官以及大約70名員工正在接受警方調查。

警方說,這家公司聲稱運營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勸說人們在該平臺開戶投資,最低投資額爲600萬韓元(約合3.4萬元人民幣),並承諾投資者可在短時間內收穫幾倍回報。

一名警官說:“這看起來是一樁龐氏騙局。我們正在進一步調查,預期會發現更多受騙者。”不過,由於許多受騙者、尤其是老年人遲遲不肯報案,警方調查面臨不小難度。

一名40多歲男子說,他的母親被騙投資1300萬韓元(約合7.5萬元人民幣),“我勸她報警,但她總覺得能把錢拿回來,所以拒絕報警。據我所知,還有許多像她這樣的老年人上當,‘虛擬貨幣’對這些老年人來說是新玩意兒”。

這名男子說,那家詐騙公司最近還試圖讓他母親在一份文件上簽字,文件內容是聲明簽字人沒有受騙上當。“那家公司不斷勸說投資者彆着急,再等等(投資)結果。”這樣一來投資者存有僥倖心理,不太願意報警。

一名五旬婦人說:“有個熟人告訴我這個投資機會,我就投了大約6000萬韓元(約合34.4萬元人民幣)……現在我想報警,但是她勸我再等等,等賺回錢再說。當我又表達疑慮,她質問我是不是信不過跟她的交情。於是,我一直沒有報警。”

郭樹清: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據新華社報道,大量虛擬幣公司打着“虛擬貨幣能發橫財”的旗號,發行各種虛擬貨幣。幻想一夜暴富的投資者趨之若鶩,深陷莊家和吹鼓手編織幻夢,成爲“山寨幣”的受害者。如雷達幣、KUN、火神幣等虛擬幣,通過噓寒問暖拉老年人投資,利用老年人有退休金但嫌銀行利息低的心理,不斷編織創富神話,引誘他們購買“山寨幣”“空氣幣”。虛擬貨幣爆款之一的英雄鏈(HEC),其網絡詐騙案的受害人達數百萬人,涉案資金達3億餘元。

6月10日,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要時刻警惕各種變換花樣的“龐氏騙局”。

郭樹清表示,當下,各種以高息回報爲誘餌,打着所謂的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旗號的騙局層出不窮,其實質都是擊鼓傳花式的非法集資活動。大家一定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要自覺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遠離各類非法金融活動。

郭樹清還表示,要切實防範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在前期發生風險的金融衍生品案例中,有大量個人投資者參與投資。從成熟金融市場看,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的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非常不適合個人投資理財。道理在於,受不可控制甚至不可預測的多種因素影響,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很大,對投資者的專業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無異於變相賭博,損失的結果早已註定。

“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郭樹清說。

我國對虛擬貨幣監管加碼,幣安火幣等被屏蔽

我國監管部門早已意識到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帶來的風險,及時預警,多次出臺舉措予以整治。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就聯合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2017年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並開展專項整治。隨後,我國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和ICO交易平臺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人民幣交易的比特幣全球佔比一度降至不足1%。

不過,今年以來,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有所反彈,從5月18日開始,我國又密集釋放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

5月18日,內蒙古發改委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同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虛擬貨幣無真實價值支撐,價格極易被操縱,相關投機交易活動存在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多重風險。廣大消費者要增強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爲,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金融委首次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爲。

5月26日,內蒙古發改委發佈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爲八項措施徵求意見。對工業園區、數據中心、自備電廠等主體爲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場地、電力支持的,覈減能耗預算指標;對存在故意隱瞞不報、清退關停不及時、審批監管不力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嚴肅追責問責。

6月9日,青海省工信廳下發《關於全面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提出,對有關虛擬貨幣挖礦行爲開展清理整頓。

同樣是在6月9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加強行業信息共享 有效防範支付風險的提示”,再次提示虛擬貨幣的風險。上述風險提示指出,利用虛擬貨幣等形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逐漸上升,因其交易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全球性,逐漸成爲跨境洗錢的重要通道。同時,已出現使用虛擬幣作爲賭博跑分媒介的模式。

當天,在微博和百度上,輸入“火幣”“幣安”“歐易”等關鍵詞時,彈出的是“搜索結果未予顯示”等提示。截至券商中國記者發稿,上述關鍵詞仍被百度、微博屏蔽。

稍早之前的6月5日,不少幣圈大V的微博賬號被封,包括交易員小俠、肥宅比特幣、八哥談幣、超級比特幣、區塊鏈威廉等,這些賬號的粉絲多在十萬以上。相關頁面顯示,賬號因被投訴違反法律法規和《微博社區公約》的相關規定,無法查看。

加密貨幣成黑客勒索“工具”

隨着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反彈,利用虛擬貨幣等形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逐漸上升。

加密貨幣市場的欺詐活動日益猖獗。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六個月中,美國消費者因加密貨幣騙局損失了近8200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根據FTC的報告,最容易被加密貨幣投資詐騙侵害的羣體是20-49歲的美國人。

另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全球範圍因加密貨幣詐騙遭受的損失近40億美元,詐騙手段包括“空氣幣”詐騙、社交媒體詐騙、加密劫持、非法應用程序等。今年以來,也有不少知名企業被勒索軟件攻擊並索要比特幣等加密貨幣。

當地時間6月9日,全球最大肉類供應商JBS宣佈,已向黑客支付了價值1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028萬元))的比特幣贖金。此前,因遭受黑客攻擊,JBS一度關閉了全美工廠,導致牛肉、豬肉產量大跌,甚至危及美國肉類供應鏈。

今年5月7日,美國最大燃油管道運營商科洛尼爾管道運輸公司遭遇黑客攻擊,被迫關閉整個管道系統。在遭到黑客攻擊的數小時後,該公司向黑客組織支付了75枚比特幣(當時價值4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14萬元)。

不過,當地時間6月7日,美國司法部表示,目前已追回科洛尼爾管道運輸公司上個月付給黑客組織的63.7枚比特幣,價值約230萬美元。

消息發佈後,幣圈爲之震動,有評論表示,如果FBI是通過技術手段破解了秘鑰,就等於說,比特幣底層邏輯被破解,底層邏輯便會不復存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抗審查性受到了挑戰。隨後,大量投資者選擇拋售、做空比特幣,當天比特幣一度暴跌近10%,其他加密貨幣也集體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