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消失1217天的李子柒,歸來仍是頂流,到底憑什麼?

文丨李月亮 猛獁姑娘

每晚八點四十 陪你看世事

消失1217天的李子柒,回來了!

這可能是昨天和今天最火的消息。

再次露面,李子柒整了個大活兒:

做漆器。

她昨天發的兩條14分鐘的視頻,一天之內全網播放量破了5億。

雖然網紅的平均“存活時間”,只有六個月。

但李子柒停更三年多,歸來仍是頂流。

人們對她的熱情和喜愛,竟然也只增不減。

熱搜不到20分鐘就爆了。

國內粉絲在彈幕裡刷起了漫天的“歡迎回來”。

外網一小時內留言過萬,粉絲數突破2000萬。

媒體也紛紛評論:“再次被李子柒美學震撼。”

其實人們想念和讚美的,不只是李子柒。

更是她傳達的一種美。

一種我們發自內心地愛着、又無法企及的生活方式。

01

李月亮☽

8年前。

一條《蘭州牛肉麪》的視頻,讓李子柒一夜成名。

視頻裡,她一身素淨的白衣,利落地切菜,熟練地搗料,從容地拉麪。

畫面素雅,平靜,又很有美感。

沒有喧囂吵鬧,只有風掠過樹葉的聲音。

這一碗牛肉麪,這個年輕“老師傅”,吸引了很多人。

隨後,李子柒又慢慢推出了更多視頻。

都是人間煙火,但也都詩意從容。

她站在田間,下地插秧、割草、收菜。

她蹲在竈前,蒸煮炸煎。

她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美學。

摘花、穿花,給奶奶漂亮地簪戴。

春暖時,就山間漫步,怒馬鮮衣。

她自己砍竹子,做沙發。

自己鋸木頭,搭鞦韆。

她把葡萄皮做成顏料。

暈染成一條絕美的紫羅裙。

當我們在忙碌喧囂、一團亂麻的日子裡焦頭爛額。

她所展示的生活,像一股清流。

瞬間舒緩了我們的焦躁。

她從來都不着急。

就那麼耐心地種下一顆種子,安心地等它長成豌豆、蘿蔔、葡萄。

然後摘下那些果實,做飯釀酒。

她和奶奶,伴着她們的狗,她們的院子,她們的花花草草,安靜生活。

緩慢,寧靜,美好,從容。

你看着她鏡頭下的萬物生長,聽着她廚房裡的煮鍋沸騰。

就會忽然覺得,原來生活可以不那麼複雜的。

心就慢慢平靜了下來。

所以很多人都說,李子柒的視頻特別治癒。

有人說,李子柒拍的是鄉村生活。

其實不是。

根本上,她拍的是自然,是勞作,是中國人樸素的生活之道。

是春華秋實、夏耕冬藏、日升月落、暮雪晨霜。

是一個人用自己的雙手,加諸自然之上,憑汗水和時間換來的一個個結果。

她的鏡頭,展示了鄉野美好的另一面。

不是落後、原始、雞零狗碎。

而是寧靜、悠長、耕耘收穫。

她難得地拍出了大自然的寧靜和慷慨。

一花一谷,一酒一凳,都是自然給勤勞者的饋贈。

她讓人們看到:

原來憑原始的智慧、傳統的手藝,在有限的條件下,也能把生活過得如畫如詩。

02

李月亮☽

李子柒的火,不只在國內。

她在全球的粉絲,數量超過1億。

在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她是訂閱最多的中文頻道,曾兩次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

幾年前甚至有人戲稱:

“李子柒一個人,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10個孔子學院。”

可見她的文化影響力有多大。

世界各地有很多博主,都曾模仿過李子柒。

比如柬埔寨有一個工作室。

專門拍攝當地的原始生活。

女主角穿着傳統服飾,坐船去河岸,挖出木薯、慢慢切開,然後用椰奶煮着吃。

這樣的視頻,一開始也有很多人圍觀。

但慢慢就消失了,甚至被油管封禁。

因爲爲了流量,他們會在內容上造假。

用誇張的標題和封面,吸引點擊,或者讓兒童出鏡博關注。

越南也有一個“高仿”李子柒。

她高度復刻李子柒的構圖、運鏡、敘事節奏。

甚至連奶奶和狗都要原樣搬來。

但在發佈了31個視頻後,她停更了,因爲關注度始終不夠理想。

而斷更三年多的李子柒,反而在油管上多了500萬粉絲。

鐵粉遍佈全世界。

“她是我最喜歡的博主,一個廚師、園丁、藝術家。

我希望可以有英文字幕。

我想聽懂她在說啥。”

“她彷彿活了一千年。

一個這麼年輕的人怎麼會擁有這麼多技能啊?”

“很多人模仿她,但從未有人超越她!她是鄉村內容的首創者和女王。

我很想念你,希望你一切安好。我們這些粉絲會一直等你回來,想你。

從菲律賓發來的愛。”

“3年了…我想念你的視頻。希望你知道是你的視頻把我從抑鬱中拯救了過來,疫情期間這是唯一能讓我睡着的方式。

謝謝你,我們想念你。希望我們可以再次看到你的神奇藝術。”

“我14歲的時候開始看你的視頻…現在我21歲了…

雖然我不會說中文,但很喜歡你的視頻,謝謝你。

這是一段很美好又有點苦澀的記憶。我們想你,李子柒。”

你看,全世界的粉絲哪怕沒有字幕,也愛看她。

而且大家都認爲,李子柒是獨此一份,沒有“代餐”。

爲啥?

除了她獨特的想法和對美的感受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她真的很用心地在做好這件事。

拍鄉村的博主,大有人在。

可只有她,會花幾個月的時間,去拍一顆棉花、一片茶葉、一粒鹽的誕生。

只有她,做一缸醬油,是從黃豆下土發芽拍起。

她鏡頭下的一蔬一飯,不只是一個漂漂亮亮的結果。

而是從播種,到長成,再到被做成熱騰騰的美味、端上飯桌,都有跡可循。

李子柒拍過一個“一物一生”系列。

菌菇、芋頭、小麥……20多種作物,每一個十幾分鐘的視頻,背後都是小半年的積累。

四季交替,日出日落。

那些生命一絲一毫地生長,她一日一日地記錄。

她幾乎每個系列都是這樣漫長。

一棵番茄長得很慢很慢。

而她就那麼平靜地等着它發芽,開花,結果。

印度媒體評價說,李子柒的視頻有一種“冥想”的意味。

“從砍柴、爬樹、摘果子在內的所有動作,都是一種治癒式的平靜。”

《洛杉磯書評》甚至刊登文章專程感謝她。

“我們要感謝她,讓我們度過了那些我們只想得到安慰的日子。”

在這個浮躁功利的時代。

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小姑娘,爲全世界的都市人,打造了一個世外的角落,和片刻的寧靜。

她的“柒式生活”傳遍了全世界,也治癒着全世界。

真的很棒。

03

李月亮☽

全球影響力大起來後,李子柒開始側重去拍中國的傳統文化。

這次復出,她花半年時間做的漆器,就是我們重要的一項非遺。

中國的漆,從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

從一隻小小的漆碗,到今天的航天塗料,意義非凡。

《山海經》裡把漆樹寫爲“柒木”。

李子柒覺得,這是特別的緣分。

所以她選擇做漆器。

雖然天然大漆歷史悠久、工藝成熟。

可真的要動手做好,非常難。

光說採料時的危險和難度,就不是開玩笑的。

“百里千刀一斤漆。”

然後是漫長的制漆、設計、制胎、漆工、裝飾、清光、拋光……

據說,一件再簡單的漆器,也需要七十二道工序。

再是過敏的難題。

據說幾個月裡,李子柒和她的助手,身上就沒好過。

癢了抓,抓了破,破了長好,一癢又撓傷了。

她還特意向非遺傳承人尹利萍拜師,學了雕漆隱花。

在漆上雕花、貼箔,再覆蓋一層透明漆。

乍看之下,只有一片黑。

開燈之後,隱花瞬間亮相,豔驚四座。

她把這隻“紫氣東來”,作爲復出之作。

讓大家看到,李子柒還是那個李子柒。

還是從前那個一針一線刺蜀繡的李子柒。

那個一刀一筆刻活字印刷的李子柒。

那個用舊牀板復刻曲水流觴的李子柒。

李子柒向人們展現的,早已不只是中國鄉村之美,更是中國文化之美。

無數外國友人,都因爲她的視頻,被中國的傳統文化震撼。

“她把那些被人遺忘的中國文化、藝術、精神和智慧,重新介紹給了世界。”

能像她這樣,拍出鄉村的美好、重現老祖宗的智慧,需要沉下心來,十二分地去投入。

李子柒的“神話”,靠的不是魔法,而是一種近乎笨拙的純粹。

是憑着這樣的純粹,她才把中國的千般美好,介紹給了世界。

04

李月亮☽

李子柒還有一點,我很喜歡——

即便在大紅大紫的時刻,她也很少出現在聚光燈下。

她不張揚,不炫耀,不熱衷浮躁的名利。

除了不得已的紛爭,她一直都儘量躲在世俗之外。

就那麼安安靜靜地給人們展示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讓我們看到一種近乎理想的世界。

那是陶淵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

也是梭羅“託身森林、不染聲色”的瓦爾登湖。

是藏着中國人5000年智慧的傳統文化。

這些需要慢慢來的美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的裹挾下,難以達成的。

而李子柒彷彿真的活成了這樣。

物質上清心寡慾,內心中安靜富足。

我們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而且,她不止治癒了都市中的人們。

還將中國積澱已久的文化和精神,傳出了國門。

真的該感謝她,拍出了我們心中的田園烏托邦。

拍出了我們勤勞智慧的大美中國。

這個頂流,她值得。

點亮【贊】+【在看】,願李子柒越來越好。

──── 全文完 ────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微信公衆號【李月亮】每日解讀熱點,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噹噹網熱賣中。

#李子柒官宣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