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萬成年人不快樂!五成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

調查發現,臺灣近300萬名成年人不快樂,且五成有明顯憂鬱情緒。(圖/達志示意圖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你快樂嗎?董氏基金會今年首度進行 「國人主觀快樂程度生活習慣與憂鬱關聯性調查」發現,結果發現76.2%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快樂及非常快樂;覺得自己非常不快樂及不太快樂者佔17.1%,若依內政部資料104年度18歲以上成人數1900萬換算,約有330萬人不快樂。其中在不快樂的國人當中,近五成有明顯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整體而言女性男性快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讓民衆感到非常快樂的前三名生活事件爲「身旁的人平安健康」、「能做自己想做/喜愛的事情」及「外出旅遊」。數據顯示:快樂、非常快樂者,有近三成民衆有定時、定期運動半年以上或本來有運動,但目前中斷;不快樂、非常不快樂者有近六成每週運動一次或更少,甚至沒有運動。她建議,增進自己的快樂感受,可多從事令自己愉快、有正向影響力的事,例如多做自己想做及喜歡的事情、和家人互動或幫助他人。適時關心旁人,提供他們情緒篩檢的資訊工具

除了上述前三名的讓民衆感到非常快樂的生活事件外,調查也發現,男性在幫助他人、工作突破困難時最能感覺到快樂;而女性則爲享受美食及擁有充足的睡眠。

師範樂羣提醒,保持心理健康,最基本方式就是維持規律作息及固定運動,建議可以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例如倒垃圾時去公園走路20分鐘也很有效。他也提到,從門診經驗觀察發現,很多民衆會主動用量表來了解自己的情緒,壓力會有起伏是正常的。依據量表的建議,尋求適當的協助,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協助個人保持良好身心健康的要素,透過量表客觀評估,找出對自己有效的紓壓方式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