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國慈濟志工回臺經驗交流 見證慈善與大愛足跡

▲2600位慈濟志工回臺分享跨國援助經驗。(圖/慈濟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一句的關懷、每一次的投入,成就出一點一滴的慈善與大愛足跡」,31個國家地區、超過2600位海外慈濟志工,自6月初到下旬,返臺參加「慈濟基金會全球志工精進研習」,一位位的分享,從富有與平安的國度跨海遠赴異國援助受災國度,或有曾受災者跨國協助難民,或曾是難民獲救助後,幫助難民的感人故事。儘管國家語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語,那就是「愛」。

美洲地區,來自美國慈濟志工從2016年四月厄瓜多強震後到現在,不斷來回進行當地災後復原。擔任慈濟賑災團翻譯的珍妮弗.瑞茲(Jenyffer Ruiz),以及有陸戰隊經驗的波理斯(Boris Garcia),就是在去年地震後看到連國外的慈濟志工都願意前來幫助自己的國家,感動之餘也決定投入幫助人行列

波理斯表示,雖然宗教不同,但證嚴法師跟慈濟人都是用實際行動,讓受災的人重建希望。珍妮弗與波理斯都決心要繼續帶動厄瓜多當地人民,讓厄瓜多成爲充滿愛的國家。

亞洲地區,2008年納吉斯風災造成亞洲米倉緬甸災情慘重,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就近去救災、發放稻種,並用生活化佛法帶動當地人行有餘力也要助人的觀念,讓這個佛教國家的人民主動發起一把米助人的「米鋪滿」風氣

緬甸農村人民普遍貧窮,但相信也能幫助比自己更苦的人,當地農民發起每餐存下一把米的活動,一個村每個月可匯聚成約500公斤的米,足以供應20戶一家四口的貧困人家。一把米也能助人的故事在農村裡口耳相傳,至今在緬甸共有約八個村莊響應「米鋪滿」。

歐洲地區,因爲曾經受災,更能感受到受難人的苦。波士尼亞慈濟志工因發生水患而認識了慈濟,即使生活不寬裕,當慈濟需要有人長期在塞爾維亞難民營協助食物發放的工作,幾位波士尼亞慈濟志工就前往投入服務難民。

其中一位dalibor Damjanovic,二十年前誤觸了波士尼亞內戰留下的手榴彈,使他失去了右手掌,讓他體會戰爭的可怕,儘管家裡也不是很好過,但他表示,這一年半來可以有機會爲難民付出,他感到很開心。

同樣爲敘利亞難民的哈迪(Hady),儘管才20幾歲,卻因敘利亞內戰而輾轉逃到土耳其所幸遇到土耳其慈濟志工,也曾受聘在慈濟供難民孩童讀書滿納海中小學工作。儘管目前他已在荷蘭從事科技產業,但因曾淪爲難民,更能感受被迫離開家園的苦,有多國語言專長的哈迪仍會利用假日擔任志工,並跨國到塞爾維亞協助翻譯、紀錄工作。哈迪表示,因爲協助慈濟,就是幫助自己的同胞,幫助更多的受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