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寧夏職工“五小”創新活動獲獎成果出爐

近日,在基層企事業單位、縣(市、區)、市(產業)層層評比申報的基礎上,共徵集自治區級“五小”創新成果522項,寧夏總工會組織開展了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經過全區職工“五小”創新優秀成果評比專題會議審定,共確定獲獎成果120項。其中,“多功能高精度等離子弧切割電源研發”等5項爲一等獎、“一種低成本、高速率的通信電路設計”等15項爲二等獎、“一種組串逆變模塊自動固定及焊接工藝技術研究”等30項爲三等獎、“小直徑重摻As111無雜質管道產品開發”等70項爲優秀獎。按照企業推薦上報及獲獎成果數量,確定寧夏隆基寧光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獲評優勝單位。

2024年6月,寧夏總工會聯合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科學技術廳、科學技術協會啓動了全區職工“五小”(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創新活動。

經統計,2024年全區企事業單位評選“五小”創新成果6229項,縣以上工會徵集“五小”創新成果3862項,評選獎勵1289項,獲獎職工4521人次,與2023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04%、67%、53%、88%,企業支持“五小”、職工參與“五小”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在環節設置上,設置了初評、複評、終評3輪評審,每輪都從科技廳專家庫抽取不同的專家參與,確保評審結果公平公正。在評委構成上,終評環節的評委由7名專家評委和9名職工代表組成,專家評委、職工代表賦分分別佔70%、30%,讓職工親眼見證每一項優秀創新成果評比的全過程,進一步增強了評比過程的透明度。在評比形式上,終審採用PPT演示、實物展示、現場問答等方式進行,每個項目都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機會,讓專家評委和職工代表全面、客觀、真實瞭解項目全貌,進一步提高評審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從成果類別看,120項獲獎成果中,小發明38項、小創造23項、小革新23項、小設計26項、小建議10項,整體類別結構較爲科學合理。從產業結構看,涉及我區特色優勢產業的有87項,佔比72.5%,其中:現代煤化工27項、新型材料9項、清潔能源9項、數字信息28項、特色農牧業8項、文化旅遊6項,職工“五小”創新活動在助力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從生產力發展方向看,107項具有新質生產力特點,充分展現了“五小”活動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帶動效應。(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