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尋求政策最優解
“有沒有人吃過三鮮鍋巴?”
10月底,也就是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出爐一週後,一位金融專家在一場智庫報告分享會上拋出這個問題,讓原本有些枯燥沉悶的話題多了幾分趣味。
他想借這道“有聲有色有味”的菜品表達的是,一家賣三鮮鍋巴的餐廳,不應該因爲一道菜的原料——鍋巴降價,而被擔心面臨倒閉風險。如果出現這樣的風險,也不應該怪到鍋巴價格的頭上。銀行的生意經和賣鍋巴的餐廳有着相通的道理。
作爲當前經濟環境下衆多兩難問題中的一個,關於降息和銀行息差壓力的討論幾乎貫穿全年。回望過去一年的採訪、調研和報道,大家都試圖在各種矛盾中尋求一個“最優解”,宏觀問題如此,微觀問題如此,我和團隊同事們的新聞報道亦是如此。
2024年,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平衡”的力量變得格外珍貴。
降息和三鮮鍋巴的生意經
鍋巴輔以海鮮、肉類、鮮蔬和配料調成的澆頭就做成了三鮮鍋巴,傳說起源於川菜菜系。作爲一個北方人,我對這道菜並不熟悉卻對它被提到的場景印象深刻。
“(假設)現在鍋巴的進價低了,就有人擔心鍋巴和三鮮鍋巴之間的價差會不會下降,進一步會擔心賣三鮮鍋巴的這家店會不會幹不下去,因爲鍋巴價格降低之後,三鮮鍋巴價格也會跟着降甚至會降得更多。怎麼看待這種擔心?”專家提出這個問題的背景是,央行在一週前也就是10月21日宣佈了最新一期LPR報價,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種均下調25BP,這是2019年LPR改革以來最大的單次降幅。同月25日,存量房貸利率再迎集中調降。
作爲“9·24新政”中一項重要落地政策,這一利好消息的另一面,是市場對銀行息差壓力的擔憂。包括降息的另一掣肘因素——人民幣匯率壓力在內,相關的討論、建議幾乎貫穿2024年全年,也是我和團隊同事關注、報道的重點。
進入“後疫情時代”,不同但相似的兩難問題在不同經濟體中也以不同形式上演着。但我們在採訪中,或在公開場合聽到最多的專家觀點是,銀行息差和匯率都不應成爲掣肘降息的因素,經濟基本面是一切的基礎。拿三鮮鍋巴舉例的專家,正是這些建議聲音中的一位。
在大量國際經驗量化比較的基礎上,三鮮鍋巴的分析試圖進一步論證:鍋巴價格的下降不會帶來其與三鮮鍋巴之間價差的下降,因爲價格降低會使購買的人增多,三鮮鍋巴變得更好賣,二者價差及利潤甚至可能會提升。
但國內的實際情況是,在降息週期內,銀行難以避免地經歷着持續的息差壓力。從年初到年尾,除了財報透露的信息,我也聽到多位銀行人表達着自己或行業面臨的難題,有人缺存款,有人缺貸款,有人被降薪,很多人一邊感慨落差,一邊說“做好了心理準備”。
“國外的‘鍋巴店’除了賣三鮮鍋巴還賣很多別的菜,比如還賣蔥燒海蔘,也賣過油肉。國內的‘鍋巴店’一是菜單過於單一,二是考覈指標首要的考慮往往不是能否長久地做下去,而是更關心今天的三鮮鍋巴賣得多不多,明天怎麼樣可能都不管,對市場份額的關注甚至可能超過了虧不虧錢。”專家用鍋巴店的生意經道出了降息困擾銀行的癥結所在,其中既有“內卷式”競爭帶來的利率傳導梗阻問題,也有多元化轉型的迫切性問題。
利率下行是趨勢,但着眼國內,金融機構如何在低利率環境下生存依然是值得好好研究的問題。
2024年,這些理論到現實的一個重要變化是,面對穩增長壓力尤其是需求不足,政策開始在多重矛盾中尋找新的平衡;金融機構也在探索業務機會和轉型方向;企業、居民資金等在重新選擇合適的資金去處(詳見報道《低利率、高波動環境下,銀行理財面臨“二次轉型”難題》https://www.yicai.com/news/102418568.html)。
2025年,這樣大大小小的生意經,想必仍是大家持續探索的重要功課。
有期待,有等待
“9·24新政”推出後,資本市場上的資金表達着不同的“見解”。
政策效果的體現需要一個過程,最直觀的表現是數據的變化,而每一個細微變化背後,可能是企業和個體命運的起伏,也可能是財富的流轉。
2024年,在持續關注地方債務、房地產行業與金融機構風險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意識到,資管行業打破剛兌的進程因爲環境變化變得更加任重道遠,機構責任的界定成爲關鍵。
比如,2023年我曾獨家報道,中泰信託在貴州播州的幾個政信類項目在隱債化解背景下給出了“7折”兌付方案,但最終迫於輿論壓力和投資人反對被叫停。今年11月,我跟蹤瞭解到,這些項目在隱債化解背景下給出了新的方案——“保本微利”。這也意味着,歷時6年投資歷程,投資人要放棄原來合同約定的年化10%左右的收益,但可以拿回全部本金了(詳見報道《中泰信託遵義播州項目新版兌付方案悄然推進,投資人放棄約定收益可拿回全部本金》)。
“我不能接受放棄原來合同約定的收益。”雖然大部分投資人這次選擇了接受新方案,但也有投資人對我說,自己並不認爲這是“打破剛兌”的真正要義,他們希望、等待有一個更優解。
類似的事件還包括我報道過的多地“房貸變消費貸”問題。隨着新一輪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借款人手裡的貸款利率再次面臨調與不調的選擇。一位河南濮陽的借款人對我說,經過多次找銀行的“努力”,自己的“消費貸”終於跟隨房貸利率再一次調整了,每個月又可以省下一筆錢(詳見報道《追蹤調查|跟隨下調的利率、拿不到的合同:多地房貸“變”消費貸有何說法?》https://www.yicai.com/news/101954768.html)。
到現場去
一個客觀規律是,當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問題的暴露往往會比經濟上行階段更容易,市場也會變得更加敏感。我也一直在工作中尋求報道的最優解。
到現場去,是記者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2024年,我去到了福建、陝西、內蒙古、山東、湖南等多地進行調查、調研等,看到了不同區域、不同領域、不同金融機構“五篇大文章”的稟賦和短板,也感嘆於更智能的金融業態和更包容的金融生態爲實體經濟帶來的活力。
但仍有很多問題需要關注和推進解決。比如,在個人養老金制度官宣全面實施後,大量網友控訴“被銀行偷偷開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很多“被開戶人”第一反應是聯繫銀行銷戶,其中也包括爲了搶紅包、幫朋友衝業績預約過但時間太久“失憶”的開戶人(詳見報道《個人養老金莫名“被開戶”?銀行營銷熱VS居民認知冷》https://m.yicai.com/news/102407330.html)。
正如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全面推進依然任重道遠,2025年,作爲一名財經記者,我需要做、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