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無法養活的燒錢巨獸,高鐵爲何會出現越建設,越虧損的現象

近些年來,中國高鐵成爲世界矚目的焦點,已經成爲對外合作一個亮麗的“名片”,工程雖然昂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但它確確實實縮短了各大城市之間的距離,還方便了許多人的生活。

本以爲如此受歡迎、利國利民的交通方式,能夠持續盈利,誰曾想,高鐵往往處於“虧損”狀態,高鐵“負債問題”同樣引發廣泛關注。

前幾年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高鐵負債總額已高達6萬億人民幣,儘管如此,中國高鐵的建設依然在持續推進。一邊鉅額虧損、一邊繼續擴建的現象,不禁讓人疑惑:中國高鐵的未來究竟如何?

毫無疑問,高鐵建設是一項極爲昂貴的工程,我國雖然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但高鐵的造價仍然高得驚人,初步測算,每公里高鐵的造價約爲1.5億元人民幣,其中並未包含因地形複雜而帶來的額外成本。

如果是在山地和偏遠地區等複雜的環境下建造高鐵,則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和橋樑,大幅度提高了整體造價。

另外,我國高鐵使用的基本是無砟軌道,它不同於普通鐵路的軌道,能夠承受更高的速度和壓力,但其建造成本也遠遠高於傳統軌道。

要知道無砟軌道不僅材料成本高昂,還需要在極高標準下施工,以確保高鐵列車在300公里/小時以上的速度下平穩運行。

爲了進一步減少列車在高速行駛時的阻力和危險,中國的高鐵線路大部分建在鐵路橋上,主要原因在於它能減少線路的彎曲,提高行駛速度,還能防止地面沉降,確保軌道的穩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橋樑的建設成本同樣是天文數字,可以想象,修建這樣複雜而龐大的基礎設施,每一個橋墩、每一米的軌道,都是巨大的資金投入。

以西藏的高鐵建設爲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高海拔,鐵路建設難度極大,造價更是高不可攀,類似這樣的工程在中國各地已經成爲常態,從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到偏遠的內陸省份,高鐵網正在逐步覆蓋全國。

除了高昂的建設成本以外,運營成本同樣是一個無法忽視的重要因素,日常維護和檢修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每次列車運行結束後,工作人員都要對列車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在下一次行駛時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節假日等高峰時期,列車的頻繁使用加劇了設備的磨損,維護成本也隨之增加。

另外,高鐵的能源消耗也相當驚人,每公里的電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尤其是在長距離線路上,這一費用更是成倍增加,所以高鐵在建設過程中耗資巨大,日常的運營同樣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

至於大家關心的高鐵票價問題,它是影響其運營收入的一個重要因素,畢竟這是獲利最主要的方式。

根據國際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高鐵每人每公里的票價在0.46至0.75元之間,而法國、德國等國家的高鐵票價則穩定在每人每公里2元左右,這一差距看似微小,但乘客基數的巨大差異使其對整體收入的影響十分顯著。

如果中國高鐵每公里的票價提高1元,國家鐵路集團的年收入將增加大約13400億元,可是這麼多年來,始終保持着較低的票價,部分原因在於高鐵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

作爲一項面向大衆的交通工具,高鐵票價的設定不僅需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兼顧公衆的出行負擔,票價過高可能會導致部分乘客流失,反而不利於鐵路部門的收入。

即便如此,高鐵的虧損問題並不意味着其建設是一個錯誤的決策,因爲高鐵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現如今,中國城市化進程正在不斷加快,通過縮短城市間的通勤時間,高鐵有效地連接了各個區域的經濟體,爲不同地區的產業合作和資源共享提供了可能,沿線城市也能夠藉助高鐵的便利,吸引了大量投資和人才流動,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況且高鐵建設帶動了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從材料供應到工程施工,再到後期的運營維護,高鐵涉及到中國機械、冶金等多個行業,每一條高鐵線路的建設,實際上都是一條產業鏈的延伸,推動了上下游行業的共同發展。

作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出行需求一直非常龐大,尤其是在春運和節假日期間,傳統鐵路和公路運輸無法滿足巨大的客流需求,而高鐵的出現很好地緩解了這一壓力。

儘管高鐵的總客運量在疫情期間有所下降,但隨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客流量正在逐步恢復。

當然了,高鐵出行效率要比許多交通方式要高上不少,就以京滬高鐵爲例,從上海到北京的行程只需要四個小時,而傳統的綠皮火車則需要十個小時甚至更久,這就充分體現了高鐵的便利性和高效性,爲社會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在許多人心中,高鐵作爲中國基建實力的象徵,已經成爲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一張亮麗名片,許多外國政府和企業紛紛前來考察學習中國高鐵的建設經驗,並希望與中國展開合作,爲中國的基建出口創造了機會,同時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不難猜測,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中國高鐵有望進一步走向世界,爲全球交通網絡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儘管中國高鐵仍處於虧損狀態,但它對中國經濟、社會以及國際影響力的貢獻是無法忽視的,我們不應只看眼前的財務數據,而要看到其帶來的長遠效益。

正如許多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一樣,高鐵的真正價值將在未來幾十年中逐步顯現。

對此,各位有什麼想說的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