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質不做量!四代人傳承,陽江這個家族把這隻鵝做到了極致
近日
在陽江市江城區白沙街道
一座高5米、翅展長達7米的巨型鵝雕像
吸引了無數目光
成爲白沙街道正全力打造
白沙鵝美食一條街的標誌性建築
白沙街道
這片有着500多年養鵝歷史的土地
如今正以其獨特的魅力
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前來探尋
其中,有一個家族
他們以鵝爲媒,四代接力
將陽江養鵝悠久歷史與現代餐飲文化完美融合
這就是“鵝知健”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做鵝我們是認真的”
陳德健家族
其家族祖輩四代與鵝打交道
堅持選用3到5年以上的鵝乸(母鵝)
這種鵝乸 肉嫩鮮甜、彈牙爽口
特別適合製作白切鵝
2022年6月,在江城區白沙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駐鎮幫扶工作隊的積極協調下,第四代傳人陳德健創辦了“陽江市江城區鵝知健品牌”,將餐飲店升級轉型,專營陽江鵝乸飯、種鵝產品及豬八件等地方特色餐飲,提供堂食、外賣及預訂製售,並推出了真空冷鏈包裝的預製菜。
四代人100多年
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方式
將養鵝與烹飪技藝傳承下去
“鵝對於我們家族來講是一種情懷
因緣際會
兒時偶得品嚐到種鵝產品的機會,
一鵝多味的美食,令人至今難以忘懷”
現任掌門人陳德健表示
對鵝的熱愛與責任
就如同血脈一般流淌在他的身體裡
據陳德健介紹,他的曾祖父陳生是第一代傳承人,他從小養鵝,並喜歡研究烹飪技藝,從青年時起就是當地知名的農家筵席幫廚師傅,因其製作麻香白切鵝技藝精良,味道醇正,受到鄉親好評。
到了第二代傳承人陳創國,也就是陳德健的祖父,從小傳承祖上養殖黃鬃鵝、烹飪麻香白切鵝技藝,是聞名白沙的農家筵席幫廚師傅。
陳業棠(右五)
而第三代傳承人是陳德健的父親陳業棠,被稱爲陳大廚。年輕時喜歡烹飪做菜,跟隨父親學習廚藝。白沙圩遠近的人家做好事宴席都少不了請他主廚做地道的當地鵝美食。特別是他製作的麻香白切鵝,色澤好,味道清香,香脆而不膩口,深受大家喜愛。
陳德健便是第四代傳承人,他從小喜學廚藝。1998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復員,便跟隨父親學習烹飪技藝,在白沙圩開辦美食檔製作麻香白切鵝銷售,經過他精心古法烹飪的“麻香白切鵝”美食,提升了品質,味道純正,在當地飲食業廣爲傳頌,受到廣大食客歡迎。
白沙麻香白切鵝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 陳德健:
我們幾代人做鵝產品也有一百多年了,從我太爺到我爺爺,再到我老爸,再到我這幾兄弟。我也很榮幸,能成爲第四代傳承人,接過我父輩的勺子,把鵝產品做好。
在成立“鵝知健”餐飲品牌之初
陳德健也遇到過很多問題
如辦理生產資質的問題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改進技術後
終於拿到了食品生產許可證
陳德健潛心專研鵝的烹飪技藝
在製作過程中
他嚴格遵循傳統技藝
從鵝的宰殺、清洗、高湯浸泡
到最後的切件、淋醬
每一步都精益求精
確保了白沙麻香白切鵝的獨特風味
鵝肉厚皮薄、肉嫩鮮甜、彈牙爽口
白沙麻香白切鵝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 陳德健:
我主要選擇白沙鵝作爲白切鵝肉和鵝乸飯的原料,還有部分鵝選用的是陽江鵝。母鵝的重量要在12-14斤左右,公鵝要在15-17斤重。這種鵝做的原材料,口感、味道和別的是不一樣的,鵝肉會更加鮮甜滑嫩。我們的鵝皮厚肉嫩,做出的鵝乸飯和白切鵝獨有一種風味。
“做質不做量是我們的宗旨”
陳德健回憶道:“以前也有一些飯店希望與我們合作,但要求我們降低產品成本,例如希望將我們的鵝乸飯從一斤米加八兩肉改爲一斤米加三兩肉,以降低成本增加銷量。然而,我們考慮到這樣會降低菜品的品質,因此拒絕了。”
白沙麻香白切鵝作爲非遺技藝
不僅在當地深受歡迎
還通過預製菜等形式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通過預約外送或冷鏈物流的方式
讓更多人能夠品嚐到這道傳統美食
得益於對品質的堅持和精細化的經營
“鵝知健”已獲得了顯著的成就
目前,該品牌已被評爲
“中國名優產品”和“飲食文化先進單位”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麻香白切鵝還入選了“漠陽味道”
並於2023年成功申遺
成爲地方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白沙麻香白切鵝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 陳德健:
我有培養我的女兒,她現在已經大三了,曾經通過我們的鵝產品項目,在學校獲得過榮譽和獎項;也曾代表過學校,在創新創業平臺獲得了優異成績。她小時候也會和我們學做菜,她作爲未來的傳承人,主要任務就是網絡銷售的管理和菜品研發。
目前,陳德健還在不斷學習
除了麻香白切鵝
還研發了
白沙風味鵝、鵝四寶、鵝公煲
鵝百臻、鵝骨湯、秘製牛蹄
豬八件、糖醋鵝、風味鵝
等新菜品
拓展新市場
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
四代人薪火相傳
將鵝的製作技藝雕琢得愈發精湛與純粹
每一代人的堅守與創新
都是對這份味覺遺產最深情的致敬與傳承
陳德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
讓‘鵝知健’這個品牌
成爲陽江乃至全國的一張亮麗名片
當前,白沙鎮
在江城區委區政府、相關部門
和駐鎮幫扶工作隊的相互配合下
正全力打造“美食之鄉”
切實做好“鵝文章”
努力探索白沙鵝全產業鏈發展
讓白沙鵝產業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實現富農興村
視頻 | 白金玉
編輯 | 羅玉梅 餘昕穎(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