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勇立潮頭的“破浪者”,北京創新發展走在前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1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做勇立潮頭的“破浪者”,北京創新發展走在前》的報道。
在北京備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佔全國近四成,展現出全球一流的科創能力;“獨角獸”企業數量持續領跑中國,緊追硅谷;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035家,已連續三年保持全國“小巨人”第一城地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36.95件,穩居全國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4%……一系列面向未來的新質生產力領域,北京又持續領跑中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從新能源汽車到人工智能,科技浪潮席捲而來,在創新發展中北京始終走在前列。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北京再次以“破浪者”姿態勇立潮頭,帶來了哪些啓示?
又立潮頭的“北京現象”
一路領先的馬拉松選手,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機器人。
2024年11月初,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賽上,身掛“天工001”號牌的人形機器人,以每小時約10公里的速度跑過終點,在場觀衆既驚歎又歡呼。
賽場不遠處,就是“天工”的誕生地——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工程師正日以繼夜加緊對機器人的開發和升級。用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的話說:“機器人產業是條萬億級賽道,北京早已提前佈局,還在帶動行業力量集中攻關,將成果開放賦能。”
機器人跑出“加速度”,人工智能“大腦”在背後高速運轉。一組數據說明北京“AI第一城”的硬實力:全市備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佔全國近40%;擁有人工智能企業2400家,約佔全國五成;2023年人工智能產業核心產值突破2686億元。
判斷一個城市是不是創新高地,要看它能否孕育出世界級創新型企業。《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北京以114家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位居全國首位、世界第二。小米、美團、京東、百度這些北京曾經的獨角獸,已成爲今天的“頂樑柱”,扛起了全國新經濟的大旗。
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產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馮丹道出規律——每次創新的浪潮來臨,北京總能緊緊抓住機會:1990年代中關村崛起了聯想、長城、金山等一批國產品牌;2000年代,新浪、百度、本站等中國最早的門戶網站在北京騰飛;移動互聯網時代,北京孕育的微博、京東、抖音、小米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當前,以新質生產力爲代表的新動能,已經成爲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4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4%,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5倍,顯示新質生產力對經濟支撐作用增強。
——2023年,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三城一區”主平臺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合計1.8萬億元,以不足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經濟總量的40%。這意味着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正在蹚出新路子。
——“高精尖”產業厚積薄發,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2個萬億級產業集羣,醫藥健康、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與裝備等8個千億級產業集羣,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發展。
北京地區獲評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58項,佔全國近三成;116家企業入圍全國科技創新企業500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生產要素加快創新性配置,產業轉型升級生機勃勃,北京再次站上潮頭,經濟發展呈現出一派追“新”逐“質”的新氣象。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從“一次爭先”到“次次領先”,不斷將發展計劃從“紙上”落到“地上”,在長週期下實現蛻變和躍遷,正成爲一種奮楫爭先的“北京現象”。
“不斷破浪”的制勝秘訣
每次創新的浪潮來臨,都會誕生一些創新之城。“C位”之爭,北京爲何難以撼動?
——時代“風口”來臨前,北京早已係統佈局。全國首家量子科技孵化器揭牌;合成生物製造技術創新中心建成;全國首個商業航天共性科研生產基地“北京火箭大街”開工……近年來,一系列帶有未來特徵的“潛力股”在北京加速落地。
比起追逐“風口”,身處世界創新一線的北京,更擅長提前佈局。早在數年前,北京就出臺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高精尖產業系列政策,深耕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人工智能等10個重點產業。如今,這些產業早已拔節生長,開花結果。
“北京已率先成立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組織百餘位科學家、工程師團隊聯合攻關。”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林劍華說,他們的原創成果逐漸走向全國加速孵化,還爲全國培育了一大批企業和專家。
4年前,對很多人來說,自動駕駛還是一個陌生詞彙。但北京已超前“落子”,設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鼓勵政策先行先試。如今,示範區數次迭代,累計測試里程超過3000萬公里,“未來之城”呼之欲出。相關配套政策和管理規則,被全國多地吸納借鑑。
“北京在謀劃一個重點方向時,都會從政策體系、標準建立、生態搭建、行業治理等多個角度系統謀劃,作出戰略性安排,最終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機構和企業。”長期參加政策制定的馮丹認爲,這是北京能把握機遇、站穩潮頭的重要原因。
——不斷先行先試,減量發展倒逼創新引領。曾經不堪重負的“大城市病”,讓北京在全國率先開啓減量發展。人口、土地規模等硬指標要減少,經濟社會還要進步,創新發展成了北京的唯一出路。
很多幹部直言,相比其他城市,北京創新發展的緊迫性和約束性更強,只有“華山一條道”。
2020年,門頭溝區關閉最後一個煤礦,結束了千年採煤史。區委書記喻華鋒介紹,“北京西大門”加速涅槃,形成全市規模最大的國產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集羣,成功鏈接700餘家人工智能企業。超高清數字視聽和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1980年,我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在海淀誕生,40多年來,科研、創新早已寫入了這座城市的基因。用好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正成爲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近年來,北京經濟總量先後跨越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臺階。如今,北京人均GDP、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GDP能耗水耗等多項指標均爲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
——持續升級的北京服務,讓企業“用腳投票”。“如果不是在北京,小米汽車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作爲2024年的現象級產品,小米創始人雷軍不止一次向北京致謝。每76秒就有一臺新車下線的背後,北京市不僅充當了優化審批流程的“服務員”,更是全力協調供應鏈保障產能的“合夥人”。
北京經開區創新工業用地管理辦法,讓小米汽車、寧德時代等10個項目均在拿地24小時內實現開工。加快引入上下游企業,大力協調英飛凌、博世等國際供應商支持產能,相關部門專程趕赴長三角等地協調,爲企業“搶”出時間,降低了成本。
優良“軟環境”已成爲北京發展的“硬支撐”。2023年底,在此前不斷改革的基礎上,北京全面升級營商環境,塑造首善標準、國際一流的“北京服務”品牌,打出“高效辦成一件事”等系列“組合拳”。全面推廣柔性執法,全市29個部門制定公佈不予處罰事項清單,49個市級政府部門大力推行非現場監管,佔全部檢查量比例達38.6%。2024年開展的城管領域涉企現場執法同比下降56.6%。
“支持是不是到位,場景是不是選得準……”林劍華說,在制定政策中,大家反覆研究確保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面對一個個新問題,北京以專業爲基,找準企業痛點,讓政策解決企業的‘真問題’。”他說。
位於北京亦莊的一家獨角獸企業負責人表示,北京主管產業的部門人員確實很專業、懂行。“跟他們交流都是在一個頻道上,我認爲這是北京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重要優勢。”
感受到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耐心和尊重規律的定力,越來越多的企業“用腳投票”。過去10年,北京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從2014年的日均146家提高到2023年的日均337家,相當於每5分鐘,就有一家科技型企業在北京誕生。
歷史關口的“關鍵一躍”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前途命運。我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卡脖子”和“掉鏈子”問題在很多領域依然存在。北京得天獨厚的教育、科研、創新優勢,讓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聚焦這裡,看北京如何破題。
不久前召開的北京市科技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表示:“要以捨我其誰的氣概,久久爲功、善作善成,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向更高水平”“要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在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更大擔當”。不在功勞簿上“躺贏”,面對歷史關口的“關鍵一躍”,北京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爭做表率、“佈局未來”。
10億歐元!不久前,國際知名藥企賽諾菲宣佈在北京新建胰島素生產基地,創下該公司在華最大單筆投資紀錄。從1995年至今,賽諾菲用“三連投”持續選擇北京。
外資企業投下“信任票”,彰顯北京在新質生產力繼續一馬當先的硬實力。
看科技資源投入,北京連續7年科研投入排名全國第一;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8500億元,佔到全國六分之一。在京全國重點實驗室有77家,約佔全國總數的28%。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看教育和人才資源優勢,北京彙集90餘所高校、1000多個科研院所,34所高校、160餘個學科入選“雙一流”;擁有55萬餘名科研人員、全國近一半的兩院院士、超過四分之一的“萬人計劃”專家,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科學家數量居全球首位。
持續站穩新質生產力“潮頭”,北京瞄準前沿,時不我待“拼創新”。
北京雁棲湖畔,建設多年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不久前完成主體閉環。隨着這座比太陽還要亮1萬億倍的“超大號X光機”在未來點亮,人類探尋微觀世界的奧秘將再添利器。
有研究顯示,40%的諾貝爾獎是依託重大基礎設施帶來的新發現。如今懷柔科學城已佈局37個科技設施平臺項目,既有深耕基礎科學的大科學裝置,也有偏向應用研究的交叉平臺,成爲全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自2020年以來,北京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年均增速高達27.5%,這一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北京對未來產業佈局的堅定決心與持續投入,爲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讓北京搶得先機,引領潮流。
持續站穩新質生產力“潮頭”,北京刀刃向內,全力以赴“抓改革”。
近年來,北京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佈局建設9家新型研發機構,不要級別、不給編制,沒有固定財政經費支持,以保持市場化的靈活和事業單位的執行力,推動涌現出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臺、智能腦機接口、原生多模態大模型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北京改革試點“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全面實行“包乾制+負面清單”管理,讓越來越多科研人“減負鬆綁”專心投入主責主業;創新性支持企業自主認定人才等,打破以往職稱評定的諸多弊端……
“北京積極探索對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在潤物細無聲的工作中推進很多‘實打實’的改革,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勇攀科技創新的高峰。”林劍華說。
時代的大海奔涌,千帆逐浪,奮楫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