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馬桑菌25元/斤,當地農民透露:成本不到5元,誰在暴力收割?

種菜很有趣,關注我,一個狂愛種東西的小農青

這幾天,貴州遵義市正安縣的馬桑菌種植基地豐收了。

訂單多到忙不過來,採摘工人一天可以採500斤。

目前,馬桑菌的採摘工,一天有80塊工資。

而馬桑菌的市場價是25元/斤,該基地產量有10萬斤,預計產值在250萬元左右。

(來源:直播遵義)

是很不錯的數字,當地農民應該有得賺了纔對。

但是,當地瞭解行情的農民卻透露:他們被收割了。

馬桑菌的真實價格,爲何惹怒農民

遵義的馬桑菌,價格比豬肉都不遜色,一斤25元。

網購價格還得往上走,堪比高級食材。

可這錢,種植的農民到底能分到多少?

真相讓人心痛:一斤馬桑菌的成本,還不到5元。

從地頭到餐桌,這價格翻了幾倍甚至十幾倍。

到底是誰在中間暴利收割?

一斤馬桑菌成本不到5塊?算筆賬就知道

馬桑菌種植的主要成本有菌棒製作、人工費用、種植場地、採摘包裝。

以楊興鎮桐梓社區的馬桑菌基地爲例,菌棒是基礎,每根成本不到5元,

而一根菌棒能長出一斤左右的鮮菌。

換句話說,農民手裡地頭出貨的馬桑菌成本確實非常低。

農民的辛苦不止在菌棒上。

從搭棚、鋪菌棒,到日常養護,最後採摘包裝,這一整套流程下來,

也沒有多少技術門檻,關鍵靠的是勤勞和經驗。

然而,這樣辛苦勞作一年,真正到手的收入並不高。

有農民說,他們每天勞作十幾個小時,

最終也不過賺個百來塊工錢,忙活了一年,家裡存款沒多少。

再看採摘之後的環節。

在基地裡,這些菌子要麼現場打包,要麼被收購商直接以訂單方式運走。

價格怎麼樣?

5元一斤的批量價,再稍稍浮動一些,這就是農民的天花板。

對比市場上25元甚至更高的零售價,農民能分到的利潤太少了。

中間有多少環節加價

農民5元一斤賣出去的馬桑菌,怎麼搖身一變,到了市場就飆到25元?

這背後得看中間經過了哪些人手。

第一步,收購商出場

收購商通常是最先拿貨的人。

他們的模式很簡單,批量壓價。

農民每斤5塊賣給他們,到他們手

價格就能翻到10塊甚至更高。

收購商掌握了貨源,但單個種植戶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

最終只接受對方定價。

第二步,批發商和物流費用

收購商把馬桑菌批發出去,接下來就是物流的環節。

從遵義到大城市,這些菌子得用冷鏈運輸冷鏈不便宜,

加上中間的儲存費用、批發市場的轉手費用,

這時候每斤菌子的成本已經漲到了10元甚至更高。

第三步,零售商的定價策略

最後,菌子到了商超或者網上平臺。

這一環節,零售商定價更隨意。

消費者能看到的價格輕輕鬆突破25元。

零售商加價的理由很多,比如包裝、店鋪運營費用,甚至“品質宣傳”,

實際上都記在了消費者頭上。

從農民到最終買家,馬桑菌經過的環節看似不多,

但每一層都在擡高價格。農民靠賣力氣賺那辛苦錢,

而中間商、零售商卻賺走了利潤的大頭。

誰在定價?到底誰拿走了大頭

農產品價格的高低,一般說是市場決定,但這個市場真就公平嗎?

一層一層看下來,才發現中間環節有不少“貓膩”。

中間商壟斷渠道

在很多地區,農產品的流通都被少數幾家中間商掌控。

這些中間商利用自己的渠道優勢,把控收購價格,

農民想要高價幾乎不可能。

種植戶單打獨鬥,沒有議價能力,最終只能被迫接受低價。

消費者爲包裝和品牌買單

到了城市市場,馬桑菌的身份徹底變了樣。

簡單地包裝一下,貼上個品牌標籤,就成了高端食材。

價格翻了幾倍,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掏錢,

可錢最終沒進農民的口袋,

轉成了中間商和零售商的利潤。

信息不對稱的暴利

最關鍵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消費者不瞭解馬桑菌的真實成本,

農民也不知道消費者能出多少價。

這種雙方互不瞭解的情況下,

最大的利益往往都落在中間商的手裡。

農產品爲什麼需要更透明的價格體系

很多人會問,像馬桑菌這樣從地頭到市場價格翻幾倍的現象,爲什麼沒有人管?

其實問題並不簡單。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開放的,監管農產品價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話說回來,農產品價格體系的透明化確實是一個必要的方向。

建立直接銷售渠道

農民和消費者之間存在着距離,這讓中間商有機可乘。

如果能讓農民直接面對消費者,不僅能省去中間環節的成本,

也能讓農民獲得更多收入。

像電商平臺、社區團購這些方式,理論上可以做到直接縮短流通鏈條。

比如,一些地區農產品基地推出了直接銷售的模式,讓城市消費者通過網絡下單,

農民在地頭髮貨。

這種模式讓價格更透明,也讓消費者能吃上新鮮實惠的產品。

但目前,這些模式還沒有普及,

農民能參與的機會有限,電商平臺對流量的掌控權又增加了隱形成本。

要讓這些方式真正成爲常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加強中間環節的規範管理

中間商的問題並不是全部,但確實佔了很大一部分。

壟斷、囤積、哄擡價格等行爲在農產品流通環節並不少見,

市場監管部門其實有權介入。

尤其是對一些惡意行爲,

比如收購商在低價壓榨農民的同時,

再高價出售給批發商,這種行爲明顯破壞市場秩序。

但問題在於,監管不可能覆蓋到每一筆交易,

小種植戶面對這些問題往往缺乏話語權,

最終只能無奈接受現狀。

讓消費者和農民都看到真實的成本構成

從農民到消費者的這條鏈條中,最大的缺陷就是信息不對稱。

消費者不知道自己的錢具體花到了哪裡,

農民也不知道自己種的東西實際可以賣多少錢。

這就導致了價格虛高、中間商牟利的現象層出不窮。

如果能讓價格構成公開透明,

比如明確列出種植、運輸、儲存、銷售的成本比例,

消費者自然會更理性地選擇,

農民也能更有信心地討價還價。

透明的價格體系不僅僅是爲了讓農產品更便宜,也是一種公平的保障。

不論是消費者還是農民,

大家都希望看到一個更加健康、合理的市場環境。

我們還能做什麼

馬桑菌這些價格不菲的農產品,你是否想過,自己花的錢到底去了哪裡?

對消費者來說,學會關注農產品的真實價值是一個開始。

對於農民來說,嘗試更多地接觸直接銷售渠道,

學習利用電商平臺、短視頻推廣自己的產品,也許是一條破局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