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一張被剪掉的全家福,爲什麼看哭了所有人?

來源:天津廣播

來源標題:最新 | 一張被剪掉的全家福,爲什麼看哭了所有人?

9月21日晚,

2024“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

和互動引導活動

在南開大學舉行。

知名演員林永健,

扮演“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郭永懷,

和南開大學話劇團的學生代表一起

講述郭永懷,

爲發展中國核彈與導彈等事業,

作出的重要貢獻。

再現了“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

以身報國的故事。

郭永懷

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提起他的名字,

繞不過的就是他的犧牲,

更繞不過他和妻子李佩的伉儷情深。

1968年12月5日,

中南海懷仁堂。

周總理正在接見外賓時,

一位秘書匆匆走了進來,

對他耳語了幾句後,

總理臉色一變,站了起來。

一架伊爾-14飛機

在北京機場着陸時墜毀,

在墜機的最後幾秒裡,

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

用身體和生命保護好

一份有關熱核導彈試驗數據的

絕密文件!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

郭永懷犧牲的事蹟。

半個世紀後,

2015年,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鬱百楊

發現了一張殘破的照片,

這是一張

被剪掉一塊的全家福……

這張照片拍攝於1956年9月,

這是郭永懷一家離開

美國前最後的定格。

是怎樣的經歷,

讓他留下這張破損的全家福?

事實上,

這張被剪掉的照片背後,

有一段關乎國家民族命運,

也足以撼天動地的生死之戀!

兩個年輕的中國人

在康奈爾邂逅愛情

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期間,

除了研究上的突破,

郭永懷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1937年,

“七七事變”爆發,

北京各大學陸續停課,

20歲的李佩隨父母舉家搬到天津租界,

“李佩在天津家中住了半年”。

1938年初,

李佩在天津女青年會排演的

易卜生經典名劇《玩偶之家》中

出演女主人公娜拉,

“之後,李佩和兩位女同學一道,

借錢買了三張船票,

不辭而別離家出走,

遠走昆明的西南聯大。”

在西南聯大時期,

李佩與郭永懷就彼此知道對方了,

但兩人並不熟識。

1947年,

李佩來到康奈爾大學後,

經常參加一些西南聯大

學生組織的同學聚會,

與個子高高、才華橫溢的郭永懷再次相遇。

就這樣,

兩人逐漸熟悉起來。

1948年,

相戀近兩年的

郭永懷和李佩,

在紐約州小城伊薩卡結婚。

婚後,

郭永懷因在科學界的成就

名聲大噪。

1956年,

在收到師兄錢學森的歸國邀請後,

郭永懷當即決定回國效力。

回國前,

師從“航空之父”馮·卡門的

郭永懷,

已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航空院的

“三大支柱”之一。

許多朋友都勸他

不要回國,

郭永懷卻說,

“家窮國貧

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

懷揣着報國之志

他攜妻女毅然回到祖國

1956年,郭永懷在回國前

舉行了一次野餐會,

在美國的朋友紛紛前來爲他們送行。

在這次聚會上

郭永懷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

他當着所有朋友的面

親手燒燬了自己所有的

研究成果和資料。

他將厚厚的書稿一疊一疊地丟進火裡,

將自己所有的心血燒成了灰燼。

李佩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但她明白,

這是爲了避免被找麻煩。

郭永懷則安慰她:沒關係,

知識都在科學家的腦袋中,

他們拿不走。

47歲的郭永懷

放棄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的職位,

放棄了美國優渥的生活,

在國慶節的前一天,

帶着妻子和女兒動身回國

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旅程

他們終於回到闊別16年的祖國。

這一天,郭永懷和李佩

已經等了太久……

只有秘密,沒有生活

1958年,

青海省的金銀灘草原,

因爲一項特殊的使命,

神秘地從地圖標記上消失。

那一年,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221基地,

在這裡悄然建立,

對外稱呼爲青海省機械廠。

1960年3月的一天,

錢三強突然來到郭永懷的辦公室,

請他來參加國家的一項絕密任務。

正是這一次拜訪,

郭永懷的名字

和中國原子彈聯繫到了一起。

只有秘密,沒有生活,

成了那個時期221基地的真實寫照。

妻子李佩的心裡出現了一處空缺,

她有時會呆呆地愣神兒,

心底的疑問又清晰浮現:

丈夫究竟去了什麼地方?

到底在忙些什麼?

她只知道,

在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

她失聯的丈夫又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

李佩心疼地瞅着丈夫

看上去,丈夫更瘦了

臉頰凹陷,雙眼裡透着疲憊

讓她感到奇怪的是

帶去的茶葉居然原封不動帶了回來

怎麼回事?

難道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丈夫沒有說話,

琢磨了一路,

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解釋。

郭永懷從來都不向妻子李佩,

談起任何工作的事情,

也從來都沒有告訴過她,

自己去了哪裡。

是啊,他不能告訴她,

青海金銀灘基地海拔三千多米,

水燒開了只有八十多攝氏度。

他更不能告訴她,

因爲糧食短缺,

許多人得了浮腫病……

有關工作和生活的任何細節,

都必須守口如瓶,

因爲,它們涉及國家的最高機密。

在那個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

郭永懷離開的每一天,

李佩都在擔心、不安中度過。

分離成爲了一種常態,

思念成爲了一種煎熬,

終於有一天,李佩舉起剪刀,

將她心中的全部抱怨,

發泄於一家人幸福笑顏的合影上,

郭永懷打開門鎖,

迎接他的是莫名的寂靜,

他放下提包,

拎起暖壺,水竟是涼的,

他疑惑地咕噥了一句,

轉身走向廚房,

忽然看見旁邊的櫥櫃上,

一張好端端的全家福被剪成兩半。

他的心一沉,

彷彿一腳踩空了,

定睛再看,剪開的照片上,

妻子冷冷地望着他,

頓時,一種無法言說的滋味涌上心頭。

1964年10月16日清晨,

新疆,羅布泊腹地,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已經被吊裝到

一個高達102米的鐵塔頂部,

郭永懷和同事們

靜靜地佇立在荒漠上翹首以待,

下午3點,

倒計時開始了

——十、九、八、七……

郭永懷感到渾身發緊

後背的肌肉儼若繃直的鋼絲

“轟隆隆——”

一聲巨響,石破天驚

伴着熊熊火焰,

巨大的蘑菇雲緩緩升騰,

剎那間,郭永懷如釋重負。

喜訊傳開,舉國歡騰

女兒郭芹捧着喜報

興奮地對媽媽說:

“這些科學家真了不起

我好想給他們獻一束花呀”

說着,困惑地眨眨眼:

“可是……鮮花到底該獻給誰呢?”

媽媽搖搖頭,

少頃,又輕輕頷首,

或許,她已經意識到了什麼。

幾天後,王淦昌備好家宴,

特邀郭永懷夫婦、彭桓武夫婦小聚。

這是三人一起工作四年來的

第一次家庭聚會,

三個科研戰線上的親密戰友把酒言歡,

憔悴的臉龐都顯得神采奕奕。

李佩驚訝地發現,

平時極少沾酒的丈夫居然一反常態,

主動舉杯:

“來,爲了祖國的事業乾杯!”

李佩渾身一震,

一直堵在胸口的東西,

頓時煙消雲散,

通透的瞬間,

她什麼都明白了。

燒焦的遺體中

絕密文件完好無損……

1968年12月5日凌晨,

一架即將着陸的飛機,

突發意外,火光四濺,

只有一聲大喊,

“我的公文包!”

郭永懷緊緊地和

自己的警衛員抱在一起,

直到身體燒焦變硬,

手都沒有放開。

當救援者把二人的遺體分開後,

才發現兩人血肉之軀中間,

藏着一個完好皮質公文包,

裡面裝着熱核導彈試驗數據文件。

正是這些文件,

使22天后我國第一顆

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

他卻沒有看到

自己用生命換來的一幕。

郭永懷走了,

卻留下了妻子李佩

他們的女兒。

在得知丈夫遇難時,

李佩出奇鎮靜,

只是偶然發出輕輕嘆息,

剋制到令人心痛。

她想要

“與老郭埋在一起……”

愛他,

就去做他想做的事。

堅強的李佩,

毅然繼承起了丈夫的報國遺志。

改革開放初,

李佩創辦了中國科學院

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

1979年10月,

她幫助近百名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赴美留學,

開啓當代中國

自費留學之門。

1980年,

她參與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李政道創立的

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項目(CUSPEA),

8年間

幫助915位優秀物理學生

赴美留學,

作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外語教研室第一任主任,

李佩主編了中國第一套

研究生英語教材,

被譽爲“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他不回來,

她終究不敢老去,

在學生眼裡的李佩,

“一週穿衣服不重樣”,

耄耋之年出門,

也要把頭髮梳得一絲不亂。

2007年,

錢學森已經96歲了,

他生日那天,

90歲的李佩特地趕來向他祝賀!

此時,

錢學森的語言表達已經不太清楚,

但他第一句話竟是問:

你現在,有幾個孩子?

90歲的李佩

微笑着回答:

我現在一個也沒有!

1996年,

李佩與郭永懷

唯一的女兒郭芹因患癌症病逝。

中年喪夫,晚年喪女,

李佩這一生遭受了太多的磨難。

但她沒有忘記丈夫的遺願

——建設祖國。

2008年,

李佩把自己和丈夫的

60萬元積蓄全數捐出,

後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用這筆捐款成立了郭永懷獎學金。

2017年1月,

李佩 因病離世,

享年99歲。

2017年清明,

後人將夫婦二人的骨灰合葬。

李佩生前說過,

想要“與老郭埋在一起”,

50載後,

他們終於“重相逢”。

2018年7月,

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編號爲

212796號小行星命名爲“郭永懷星”,

212797號小行星命名爲"李佩星"。

他們化作星辰,

繼續熠熠發光。

2019年,

恰逢郭永懷誕辰110週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舉行郭永懷誕辰110週年紀念特展。

在展覽上,

一張被李佩珍藏多年的字條

讓幾乎所有看過的人

淚如雨下……

“佩:我準備把工作安排妥當之後

返京一趟。

鞋過西寧時買,

鞋號碼似乎不統一,

臨時判斷一下,

大點也不要緊……

——永懷 ”

這張字條寫於1968年11月15日,

也就是郭永懷犧牲前20天,

可李佩沒能等來丈夫回家,

懷着滿心期待的女兒,

也沒等來父親許諾的棉鞋……

而這一張曾被李佩先生

親手剪掉的全家福,

因爲愛和偉大的信仰,

成爲不朽。

正如合葬墓碑上鐫刻的

“一對伉儷,兩種傳奇。

懷瑾佩瑜,師表後繼。”

郭永懷與李佩的精神,

永遠激勵着

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

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