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985母基金開始招人了

10億規模的復旦科創母基金開始招人了。

近日,復旦校友會發布了復旦科創母基金的招聘要求。職位是投資經理,放出的JD是這樣的,簡單講就是“商科背景、五年經驗、復旦優先”:

1、98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經濟/金融/財務/企管類相關專業(復旦背景者優先):

2、5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有過國資參與設立的市場化母基金與民營資本運作的市場化母基金工作經驗者優先:

3、瞭解國內外母基金運作方式,參與過激勵措施、退出方式、決策流程,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較好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強。

這次招聘的崗位是投資經理,說明該母基金頂層搭好了,缺的是執行人才。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主投方向是硬科技,但復旦科創母基金並未要求投資經理有理工科背景和產業經驗,而是把橄欖枝遞給了幾乎被一級市場拋棄的商科學生,並且對運作母基金的經驗、認知還有一定要求,“會算賬”被擺在了檯面上,財務目的也挺明顯,母基金帶有一定的實驗意味,直投可能就不在當下考慮範圍內。

有復旦背景也被列爲加分項。這倒不難理解,畢竟這隻科創母基金優先支持的,是復旦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校友創新創業項目。如果投資人有復旦背景,自然更容易通過校友圈資源和渠道鏈接到合適的項目。

此外,該招聘要求投資人有市場化母基金的經驗,可見 “市場化機制、專業化運營”的基本定位並非虛言,復旦科創母基金的負責人曾表示,“將面向全球挖掘‘懂科學家’和願做科學家‘合夥人’的管理團隊,強強聯手助推科研項目轉化”,再結合適當的財務目標,在當下的一級市場環境中,如此操作“學院派”投資,算是個相當務實的選擇了。

高校基金遍地開花

12月3日,今年規模最大的985母基金,復旦科創母基金正式啓動。復旦科創母基金由復旦大學聯合地方政府、國企及市場化機構等共同發起設立,首期規模總計達10億元,旨在構築校內校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

復旦科創母基金重點關注硬科技領域,引導子基金成爲“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發掘和投資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長性項目,主要關注領域包括:生命健康、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XR等。

這並非復旦大學首次涉足投資領域。2019年,復旦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珠海復旦創新研究院全資設立復創投資;2014年,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發起設立上海復容投資;2009年,復旦大學與軟銀集團合資成立復思資本;2000年,復旦大學聯合上海創投出資組建復旦思德創投、復旦量子創投。

不過,以設立母基金的形式出資,復旦還是第一回。在母基金嘗試方面走在前列的是另一所上海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學。

2021年底,上海交大發起設立上海交大未來產業母基金,是首隻由國內高校牽頭髮起設立、支持學校科技成果轉化與校友創業的引導母基金。該基金首期規模爲10億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服務交大師生科技成果轉化。

本週,交大又有新動作。規模10億元的“上海交大-大零號灣科技創新基金”也正式落地。這是上海交通大學攜手上海國資母基金等單位共同組織的科創基金。該基金的定位,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項目,爲大零號灣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推進劑,爲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近年來進軍創投圈的高校越來越多。復旦和交大之外,天津大學、中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名校陸續進軍創投圈,牽頭髮起或參與設計科創基金。

比如,天津大學今年10月發佈的天大北洋海棠新能源新材料創投基金,規模5億元,就是通過完全市場化的管理方式,投資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能源和新材料企業,旨在形成優勢學科與資源互補,推動產業集聚。高校的帶動作用不可小覷。

看數據,天大北洋海棠基金一期基金累計投資17個項目,投資金額9700萬元,帶動相關校友基金跟投金額超過10億元。正在募集的二期基金已募資5.4億元,共有45位出資人,包括14家上市企業,聯動上市公司超過40家,帶動形成100億元的創投基金羣。

正如我的同事楊博宇所總結的,高校下屬的各類基金會,以及近些年興起的校友母基金,院校母基金紛紛開始落地結果,甚至有點鳴哨開賽的意思。中國資本市場喊了很多年的耶魯模式終於開始冒出苗頭了。

早期投資,把住源頭是關鍵

如今,“投早投小投科技”是投資圈的顯學。爲實現這一目標,現在所有人都意識到,把住高校、把住科研成果轉化,就約等於把住了項目源頭。於是,和高校綁定的能力,也成了行業的顯學。

我從一家新晉成立的早期基金那裡聽說,他們能比那些和某科研院所合作的機構更早拿到項目,原因便在於,該機構的老闆和科研院所負責成果轉化的人“有關係”。

“和高校院所綁定的能力”,已經被一部分政府引導基金設定爲篩選GP時的標準之一。

在最近的投中LP峰會上,西安創新投資基金的總經理段喆透露,因爲基金的定位是投科技創新,一大部分的資金投向早期階段,所以除了基本的募、投、管、退之外,他們還會關注基金的管理團隊,一手項目源的挖掘能力,和高校院所綁定的能力,以及產業和投後賦能的能力。

換一個角度,GP在選擇LP時,也會考慮當地的高校資源稟賦成色如何。

鼎心資本去年拿到南京創新投管理引導基金的出資,成立了一個醫療天使基金。在鼎心資本創始合夥人胡慧看來,南京、西安、成都、武漢這些地方都很有特色。這些城市並不是像北上廣深那樣發展最前沿的的城市,但有非常好的科教資源和產業基礎,而高校的科研能力決定了項目源頭的質量。

“在南京,我們投了南京大學天使的項目,現在正在看南京師範大學的一個院士項目。在武漢,我們在華中科技大學已經投了兩個項目,在山東大學,我們也有一些項目。”胡慧透露。

一個地方高校資源豐富,還能有效防範人才外流。畢竟,項目落地只是第一步,能留住這些企業和人才則是其中關鍵。

前述西安創新投資基金的負責人就頗爲驕傲地指出,由於西安科創資源豐富,很多與他們接觸的GP即使在當地還沒設立基金,但已經投了很多科創項目。這背後,部分原因就在於,西安本身的高校院所擁有航天軍工等優勢專業,科教和產業資源比較豐富,所以創投機構願意在西安找項目。不僅如此,現在投資機構最愁返投,在高校資源豐富的城市落地自然可以更輕鬆地完成返投任務。

當高校成爲當下創投的重要一環,自己跳上舞臺唱主角也是早晚的事。回到高校母基金的話題,目前,上海交大未來產業母基金已與紅杉、光速光合、小苗、雲啓、方廣、啓高、丹麓等7支基金展開合作,投資了10餘個來自上海交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校友創業企業。高校有錢,又不缺項目源,高校基金的成規模出現,爲缺錢的一級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

復旦母基金呢,依然聚焦當下火熱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關鍵“卡脖子”領域的技術轉化,技術、人才、資本三者共振固然重要,但如何增強“諧振”,減少當中的效率損耗就成了關鍵因素,比如有人說應該“讓科學家身邊的商人少一點”,有人則認爲應當“增強技術人員的商業轉化意識”,對此復旦母基金的一位LP說得挺到位:高校母基金,核心是回答“轉什麼”、“誰來轉”、“怎麼轉”、“如何轉得好”這四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