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燦爛的笑容、最艱鉅的挑戰——專訪國際奧委會主席候選人考文垂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許仕豪、肖亞卓、姬燁)國際奧委會將於3月20日舉行新主席選舉,七位候選人中的唯一女性、國際奧委會執委柯絲蒂·考文垂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暢談了自己的競選優勢與核心主張。她坦言,不希望靠性別和國籍取勝,而是希望成爲“最出色的候選人”。

談中國:“總會笑得很燦爛”

“每當提起北京奧運會,我總會笑得很燦爛。”考文垂說。

1983年出生的她曾是一名游泳運動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包括女子200米仰泳金牌在內的四枚獎牌。在她看來,那段經歷是她整個運動員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愛北京。”考文垂說,正是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成功,激勵她繼續參加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並在不久後加入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

2008年後,考文垂多次以不同身份重返中國。她高度認可中國在推廣奧林匹克運動方面所做的貢獻,表示從北京奧運會,到南京青奧會,再到北京冬奧會,中國在體育設施建設以及大衆體育上的持續投入有目共睹。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水立方”化身“冰立方”,令現場觀賽的考文垂印象深刻。“當我看到自己在2008年比賽的泳池變成冰壺賽場,並親眼見證冬季運動員在那裡爭奪獎牌時,我感到非常震撼與自豪。”

今年二月,第九屆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行,考文垂也來到現場。她告訴記者,儘管天氣寒冷,但看到如此多的運動員參與比賽,充分證明冬季運動在中國蓬勃興起。她感嘆說:“這是北京冬奧會的非凡遺產。”

談競選:“不想靠性別和國籍取勝”

雖然在7名主席候選人中最年輕,但考文垂認爲,自己的履歷較豐富,她有信心獲得國際奧委會委員的認可,也有信心帶領國際奧委會繼續前行。

參加五屆奧運會、獲七枚奧運獎牌,足以讓考文垂成爲非洲體育的現象級人物。2016年退役之後,考文垂投身政界,於2018年擔任津巴布韋體育部長至今。此外,她自2013年起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目前還是國際奧委會達喀爾青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和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

“運動員生涯培養出的心態和決心,在最近幾個月的工作中尤其凸顯價值,這是一種軟實力。從體育管理的角度,我知道該如何搭建平臺,促進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奧委會以及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開放對話。”考文垂說。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成功當選,考文垂將成爲國際奧委會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以及首位來自歐美之外地區的主席,這些標籤令她得到不少關注。但考文垂強調,最重要的是成爲最出色的候選人,而不是憑藉性別和國籍取勝,“我真誠希望委員們能基於能力而非性別投票”。

談未來:挑戰中蘊含希望

考文垂坦言,國際奧委會當前面臨不少挑戰,其中地緣政治是頭號挑戰。她表示,對國際奧委會來說,時刻保持中立態度將至關重要。如何增加收入是需要應對的另一個重點,在科技驅動的時代,如何開拓新市場,如何與粉絲及利益相關者溝通,需要智慧和勇氣。

“年輕人如今都在手機上通過各種平臺交流。”考文垂說,奧林匹克運動如果希望吸引年輕一代,必須主動融入年輕人。她認爲,國際奧委會如今的溝通方式可能“過於正式”,難以吸引年輕人注意,這需要在他們熟悉的平臺,用他們習慣的語言開展互動,這將是未來的重大轉變。

首屆電競奧運會計劃於2027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考文垂認爲,這是國際奧委會的一種探索,也是向電競愛好者傳播奧林匹克價值觀的絕佳機會。她同時表示,一些電競遊戲並不完全符合奧林匹克精神,但國際奧委會仍有必要與這個羣體開展互動。

“這不僅是單向輸出,更是雙向學習,電競社區也能給予我們啓發,未來我們可能形成獨特的合作伙伴關係。”她說。

關於另一熱點人工智能(AI),考文垂表示,國際奧委會此前發佈的《奧林匹克AI議程》已經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AI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但她認爲當前要謹慎利用AI,“我們必須確保以正確的方式使用這些技術,大概分爲三類:立即採用的、持續觀察的和暫時禁用的”。

主席選舉投票日就在眼前,考文垂說,現階段讓她想起運動員時代在比賽前的最後調整。“因此,我專注於傾聽所有委員的聲音,理解他們的感受,收集大家對未來的期許。”

來源 新華社

編輯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