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少年,只爲奔跑

2024年第八屆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在北京舉行,參賽球員來自京津冀及青海、西藏、新疆。西藏的小球員啓程前往北京參賽前,家長和鄉鎮領導還繫上哈達給孩子們送行。①②受訪者供圖 ③④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這個夏天,球迷們自然不會錯過在德國舉行的歐洲盃。在北京,一場由社會組織發起的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也給一羣普通的足球少年帶去了屬於這個夏天的快樂。

參賽的青少年球隊大多來自京、津、冀、青、新、藏的普通學校,對足球的喜愛是孩子們共同的特質。參加這樣的比賽,孩子們沒有獎金,更多的是爲了興趣、爲了在球場盡情奔跑。

今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門印發《中國青少年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爲中心,面向全體青少年推廣普及足球運動;堅持體教融合,培養全面發展的足球人才。

足球從娃娃抓起,怎麼抓,一些熱愛足球的人正給出自己的答案與實踐。在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的案例中,圍繞足球的除了娃娃,還有俱樂部足球教練、學校體育老師、校長,甚至是退休幹部、企業家、大學老師、醫生等,大人們或自掏腰包,或當起志願者,他們只有一個理由:爲了孩子。

一個沒有光環的民間友誼賽

年過六旬的北京市豐臺區青少年體育協會會長彭玉英是最早的入局者之一。

“退休後我想發揮餘熱,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平臺。”說起與青少年足球的結緣,彭玉英解釋,“當時國家提出了‘京津冀一體化’,我們足球能不能也搞一體化,讓京津冀三地的孩子一塊兒交流?”

2017年3月,豐臺區青少年體育協會成立後,彭玉英就拉着十七八個會員籌備起首屆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她形容,首屆比賽“沒有資金,沒有人員,白手起家,沒人認識我們”。

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今年已經辦到了第八屆,參賽的隊伍已經有40多支,500多人。

一個沒有光環的民間友誼賽,爲何從無到有,不斷有球隊跟進?孩子們對足球的熱愛,志願者熱情的付出,或許是答案。

北京市豐臺區王佐小學二年級女生馬梓涵今年是首次參加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母親趙月新原本擔心學校裡的一些女足隊員畢業後球隊湊不齊人,想讓女兒退隊。她問女兒:“萬一球隊最後只剩你自己怎麼辦?”得到的回答是:“那我也練,我喜歡。”

等真正進入了賽期,全家齊上陣給女兒當啦啦隊,爸爸帶着女兒看歐洲盃直播學習技戰術,趙月新當起了生活保障後援。

年逾古稀的申伯強經營一家飯店,從邀請賽一開始辦就給參賽隊伍提供食宿。他回憶,彭玉英來“化緣”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他的初衷很簡單,就想給熱愛足球的孩子們提供點服務,“沒奔着高端去”。

早幾年的比賽,參賽的小隊員們住的是4-6人間的上下鋪宿舍,每人發一頂紅帽子、一個紅揹包、一件文化衫,一日三餐都在申伯強的飯店解決。現場的裁判、醫護人員、工作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志願者,這也使得整個邀請賽只向孩子們收取極低的費用。路遠的,學校出路費,再遠的,縣裡給支持。

讓喜愛足球的孩子出去見世面

首屆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賽事組委會一共請來了8支隊伍參賽,北京4支,天津2支,河北2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首經貿附小”)是首屆比賽的那1/8。該校體育老師告訴記者,孩子在比賽中與強隊比拼,更能發現問題,提升能力。同時,孩子們逐漸提升的自理能力、在球場上學會的拼搏精神都對日常學習生活大有幫助。

多位教練在採訪中提到了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的“正式賽”和“約賽”。在賽期內,除了賽事組委會規定的賽程,不少參賽隊伍與對手比完正式賽後,再約一場友誼賽,不放過每一個切磋學習的機會。

就這樣,京津冀校園足球夏令營邀請賽的招牌打出去後,有不少中小學校長專門帶隊參賽。天津市北辰區秋怡中學校長於廣發就是其中的一員。

2023賽季,於廣發和學校專職足球教練冉祥冬帶隊來到北京。於廣發介紹,秋怡中學對口的生源小學中,天津市北辰區宜興埠第三小學足球運動開展得比較好,還聘請了天津隊退役足球運動員進校教學生踢足球。多方考察後,於廣發決定發揮生源優勢,把足球“搞成特色項目”。

秋怡中學地處北辰區郊區。於廣發說,在校舍緊張的情況下,學校騰出3間教室專供球員使用,分別是戰術佈置室、運動員更衣室、運動員力量房。“戰術佈置室裡有電子屏,中間有足球模型,這幾間教室整個的氛圍佈置都是和足球文化有關的。”他說。

專職足球教練冉祥冬入職後,於廣發對他說,以後有足球賽就帶孩子們參加,“既然孩子們都喜愛足球,咱就出去見世面,看看人家的水平,自己也提高了”。

不僅如此,於廣發每週四都走上綠茵場,和孩子們踢球。秋怡中學畢業生傅文銳見識過於廣發的球技,他覺得校長踢得“有水平”。初二上學期,“前職業青訓球員”傅文銳轉入秋怡中學,每天放學後跟着校隊練習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如果臨近期中或期末考,他就暫停訓練,專心備考。

“踢足球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一項放鬆身心的運動,每天學習壓力也挺大,踢球來放鬆,我覺得挺好的。”當上校隊隊長後,傅文銳坦言有壓力也有責任,出去比賽的時候,是“帶着學校的體育精神去比賽”。

2023年,傅文銳通過了天津市高級中等學校招收體育特長生考試,以足球特長“優秀”的等級升入了理想的中學。他的經歷也鼓舞了球隊的小夥伴。

豐臺區王佐小學體育老師於亞輝認爲,足球場上的比賽有結束的時候,但“球賽的餘熱會持續很久”。他提到,每場比賽結束後教練集中覆盤,有的小球員在集中覆盤後還要自己做“小覆盤”,用漢字混合着拼音寫下簡短的總結。

令多位帶隊老師和參賽選手印象深刻的,除了綠茵場上的拼搏,還有到天安門廣場、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盧溝橋等景點的參觀學習環節。足球也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滿足與體驗。

彭玉英介紹,每次邀請賽舉辦期間,組委會都會在比賽之餘安排孩子們遊覽北京,瞭解北京文化、紅色文化。在遊覽的過程中,身穿不同球衣的對手成了朋友,足球賽變成“足球+”,京津冀青少年則變成了“京津冀+”青少年。

在2024年第八屆邀請賽中,除了京津冀三地的隊伍,還加入了新疆、青海、西藏的隊伍。此外,主辦方列表裡還加上了豐臺區體育局、北京市體育基金會、河北省張家口市體育局、北京北奧集團等單位。

西藏拉薩林周縣江熱夏鄉中心小學校長德吉卓瑪說,學校絕大部分孩子是第一次到北京,收到參賽通知之後特別興奮。

“我們給12個球員的家長建了家長羣。孩子們從早晨開始,一直到晚上就寢,老師都會不斷地往家長羣裡發照片,讓家長第一時間瞭解孩子在北京的經歷。”德吉卓瑪說,起初還有家長擔心孩子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不安全,“都不用專門告訴家長孩子安全,家長們看照片就知道孩子是快樂的、開心的”。

今年的賽期,3位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教練還到豐臺體育中心足球場給孩子們上了一節足球課。足球課剛結束,西藏的小球員們就一窩蜂地湊到國安教練跟前請求籤名、合影留念。德吉卓瑪連發了好幾條朋友圈,記錄道:“感謝每一位爲孩子們的夢想搭建橋樑的你們,孩子們收穫的一定不只是幾場球賽的體驗,更是人生路上的航標燈。”

與西藏的小球員不同,來自海拔4400多米的青海玉樹曲麻萊縣的小球員們要先搭乘大巴到西寧,再坐硬臥到北京,全程3000多公里。“他們在牧區踢球的時候喊過苦,到北京來摔得再疼都沒喊過苦。”帶隊教練成林朋措說。

同隊教練才仁達傑介紹,孩子們或許不一定都認識姆巴佩(法國職業足球運動員,曾獲世界盃金靴獎——記者注),但都知道“玉樹足球先生”,“我們那兒足球氛圍特別好,好多孩子都說長大了想當‘足球先生’”。成林朋措則會藉此勉勵小球員,要想走出去,就要好好踢球。

同隊教練王衛寧說:“說實話,在(高原)上面訓練,特別辛苦,氣候特別惡劣,還得穿着棉襖。”即便如此,學校也儘可能爲孩子們創造條件。在他看來,足球是孩子們學習之外的另一條出路,足球踢好了,可以走出大山,到西寧或是更遠的大城市上學。

眼下,今年的京津冀青少年足球聚會已經接近尾聲,但這些大人仍在爲孩子們儘可能地拉長這場足球聚會的“進度條”。

來自北京的家長趙月新打算開車跟着女兒馬梓涵前往河北張家口奧運村參加總決賽;來自青海的教練才仁達傑已經買了前往蘇州的動車票,在那裡,還有一羣“西北狼”小球員要參加“2034杯”小學生足球大會;來自西藏的小學校長德吉卓瑪答應了小球員,回家前帶他們到北京世界公園,“看看世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劉世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