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甘陝行|記者手記:踐青山之諾,成大河之治
(原標題:總書記甘陝行|記者手記:踐青山之諾,成大河之治)
入太行,進潼關,溯渭河,列車馳過八百里秦川,穿越連綿起伏的秦嶺隴山。
車窗外,溝壑縱橫的塬樑峁川,每一道褶皺儼然歲月的紋路,每一座山峁彷彿歷史的沉積,在這渾厚壯闊的山水之間,有中華文明大氣磅礴的開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之後,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赴陝西、甘肅考察,擘畫大河之治。
11日下午,蘭州,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總書記走上“黃河第一橋”中山橋,憑欄遠眺,駐足凝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從世界屋脊滔滔而下的黃河水,急湍若奔、浪涌萬疊。“黃河水多麼磅礴、有氣勢。”總書記有感而發。
逝者如斯夫。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已經整整5年。
2019年9月,黃河中游,河南鄭州,總書記望着黃河深沉地流過中原大地。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曾何等壯觀,如今要花費很大力氣才能保持黃河不斷流。”
2021年10月,黃河入海口,山東東營,總書記感嘆:“黃河入海流,真是遼闊啊!”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清、民族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0多次深入沿黃省區考察,深刻思考治黃和治國的緊密關聯,深遠謀劃黃河安瀾的長久之策。九曲黃河,呼吸順暢起來,長風浩蕩起來。
櫛風沐雨的百年中山橋,見證着新時代的母親河之變。
白塔山綠意蔥蘢,岸邊垂柳搖曳,水上飛鳥翔集,一條綿延百餘里的“黃河風情線”,成爲金城新名片和百姓的樂園。
中山橋畔的親水平臺,不少市民遊客正在休閒娛樂,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沿着河濱綠道走來,興奮圍攏上來。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我們都是中華兒女,是黃河的兒女。中國一方面要把經濟搞上去,一方面要把生態保護好,這兩件事情都關係到老百姓的幸福。大保護是大發展的前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總書記的一番話,說到了大家夥兒的心坎上。
“總書記說‘綠水青山’的時候,我們異口同聲都說‘就是金山銀山’。”從小在黃河邊長大的市民陳旭方,有着真切的感觸。
治水安邦,興水利民。總書記牽掛的,就是讓黃河成爲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流域缺水。隴中自古苦瘠甲天下,水資源是其中一個最大的束縛。“引洮河水,解隴中渴”,是幾代人的夙願。
11日上午,在天水市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聽取了甘肅引洮供水工程情況彙報,真切地回憶起2013年初來施工現場考察、指導解決施工難題的情景。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在陝北插隊時,青年習近平就有過挖井窖、喝含氟水的經歷。上世紀末,習近平同志第一次踏上西海固,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家徒四壁,什麼叫水貴如油。在他的推動下,井窖成爲福建對口幫扶的一項重要工程,一口口機井水窖被當地人稱爲“活命井”。
記者採訪中,當隴中老一輩人談起當年挨渴的日子,也不禁令人動容:“家裡的水桶上了全家唯一的鎖”“早晨孩子們站成一排,媽媽含口水一噴,就算洗了臉”“引洮人看到清澈的洮河水,一頭紮下去,生平第一次酣暢淋漓地洗了個澡”……
“民生爲上、治水爲要”——11年前,在定西市渭源縣的引洮供水工程建設現場,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這8個字,擲地有聲。
如今,聽聞這項世紀“解渴”工程進展順利,甘甜的洮河水惠及近600萬羣衆,總書記十分欣慰:
“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解了燃眉之急。要多抓這樣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實解決老百姓面臨的生產生活問題。”
水帶來了綠意,帶來了希望。
秋風生渭水,黃土地上的蘋果紅了。汽車沿着山路盤旋而上。放眼望去,一級級山臺地上,行行果樹整齊排列,色澤濃紅、五棱突出的花牛蘋果綴滿枝頭。
果林裡,董桂紅和村民們正在忙着採摘,見到總書記格外激動,“總書記拿起一個我們摘下的大蘋果,問起果園裡的事、家裡的事,能賺多少錢,孩子怎麼樣,大家心裡暖暖的。我說的方言,總書記能聽懂。”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五月疏果、六月套袋、七月除草、八月施肥、九月摘果……一年中有近10個月,董桂紅都與花牛蘋果在一起。她笑着說,現在只要踏實肯幹,生活總能搞得好。
西北農民質樸靦腆的笑容,在火紅蘋果之間那麼的甜。從這些平凡的“黃河兒女”身上,可以感受到這片土地和這條大河的力量。
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黃河文化,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此行西北,從關中到隴原,習近平總書記足跡所及,一路追溯着中華文明的根脈所繫。
天水伏羲廟,古柏森森,文明肇啓的人文始祖凝結最深沉的認同。總書記殷殷叮囑:“將寶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好,讓祖先的智慧和創造永勵後人”。
麥積山中,千年雕塑的瑰寶曆經風雨,栩栩如生。總書記感慨系之:“看了這些文明之光、藝術之光,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一個熱愛中華大地的人,他一定會愛她的每一條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頁光輝的歷史。”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南依巍巍秦嶺,北望滔滔渭水,周秦氣象,漢唐風韻,多少興衰更替,多少文明傳說。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內,佇立於何尊前,總書記久久凝思。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三千多年前,“中國”二字被銘刻於方寸之間;三千多年後,曾深埋它的泥土和這泥土連接的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都以它爲名。“中國”,成爲每一箇中華兒女自信、自豪的源頭。
習近平總書記溯古言今:“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朱基釵、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