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容圈地建廠 缺水無所遁
新政府即將上任之時,又傳水情吃緊。政府在水利工程投入的經費極可觀,每年還忙着解釋澇旱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性,是否也該想想水資源的策略方向有無調整空間。
從宏觀來看春分清明後的乾旱缺水問題,過去有過極度乾旱的紀錄,那是發生在前一年水庫未蓄滿,次年春雨晚到的現象。這沒辦法怪管理單位,僅能呼籲所有用水端共體時艱。然而,近幾年的缺水卻不太相同,因爲水政管理單位在十月之後常說水庫庫容豐腴,次年用水不虞匱乏。若時逢選舉年,執政者更是保證春耕沒有問題、高科技設廠也有充足水源。但是,選戰結束到了春分,缺水警語又紛紛出現,水庫水位屢創新低。
最近幾年,不管春雨來不來,我們都是捉襟見肘在處理春季缺水。原因在於沒有規畫的工業發展!政府爲推動電子科技業設廠,縱容電子業者在各地圈地建廠。以最近嘉義即將有科技廠進駐爲例,嘉義原本就有該地的水資源分配製度,多了一個科技廠嬌客,連水權申請都沒有就能設廠?
挖東牆補西牆是造成用水匱乏的主因,水政管理單位爲滿足大型工業用戶的無限需索,想出類似地下水水源用水的傍河取水(伏流水),甚至想設立大型耗能的海淡廠來滿足用水需求。原本水價已經夠低廉了,現在還期待用高成本高耗能的海淡水來迎合工業。如果相關產業用了這些高碳排的水源,會不會在產品外銷時被質疑未善盡碳排削減?
近年來政府一直強調臺灣要營造不缺水的環境韌性抗旱機制,這是理想也可能是夢想。我們先要理解韌性的底線在哪裡?當雲嘉南農業缺水時,在臺北提倡韌性管理,會不會太任性一點?講韌性管理的學者與官員,應該先到缺水重災區過過缺水生活,纔有資格回到廟堂發表高見。水利專業背景的工程師都知道不缺水是不容易達成的目標,但可忍受缺水環境則是可以期待的。
怎樣可以忍受缺水情境?就是讓受災區民衆理解缺水無法全然避免,但可以很快讓大家維持既有生活步調的最低要求。其中包含產業保險輔助、臨時配水機制、非民生用水高用水費率、新建屋舍設計規範、土地利用限制、工業興辦管制等統合運用。這沒有高深的學問,也不需投入無窮大的預算,現行的法規條文約略夠用。只要務實調查與協商,民衆會體會政府的用心與溫暖。
竹科搶水大戰已開打,中部水情也很緊張;如果南部再沒有下雨,或是下在不對的位置,缺水事件也將重演。中南部地區無法遁逃缺水的輪迴,也無法找到可信賴的用水環境,這是最無奈的宿命。大自然的挑戰要虛心面對,但執政者總有減緩缺水威脅的想法吧!新政府新氣象,請睜開眼睛,看看民衆殷盼的眼神,纔有機會找到水資源管理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