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低薪的代表」 李世光:年輕人低薪忽略福利變好

經濟部長李世光。(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年輕人起薪35年凍漲,有企業高喊是「國家危機」,對經濟部長李世光而言卻是心甘情願,他說,自己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美國IBM研究員)的薪水回國臺大任教還多出6、7倍,出任部長後又進一步下降(月薪新臺幣18萬元),是「低薪代表」。不過,他認爲,當下年輕人抱怨低薪只看到表面,因爲背後的福利其實有變好。

天生集團董事長孔明昨(5)日出席徵才活動,他致詞提到,自己1970年畢業時的基本薪資約2萬多元,如今年輕人的起薪依舊是26K至30K,也就是說,臺灣薪資已凍漲35年,直言「這是國家危機」。

有鑑於此,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今天上午質詢李世光時,先試圖打聽對方過往「薪情」,結果卻出人意料。「你第一份工作薪水多少?」被問到薪資水準,李世光思考半晌,瞇着眼笑說:「呃……很多錢啦,比現在多很多啦。」

不過,李世光也說明,自己博士畢業後就待在美國IBM工作,7年後纔回到臺灣,因此不能相提並論。他直言,美國矽谷環境有別於臺灣,當時自己薪水是回國後在臺大任教的6、7倍,現在則和其他部長一樣,都是「低薪的代表」,又比臺大教授的薪水再低一些。

眼見從對方經歷無法切入,「我想問的是,對於現在年輕人的低薪,有什麼辦法?」黃偉哲明言,當下抱怨《勞基法》修法導致成本增加的是企業家,喊年輕人低薪是國家危機的也是企業家,相互矛盾的言論恐怕會形成「父子騎驢」的兩難局面

對此,李世光迴應,政府在推動一例一休時,企業看見的成本包含薪資、休假及保險等福利,一般勞工只看見「直接可以使用的錢變少」,卻忽略自己的福利也因此變好,「這兩件事應該放在一起看」;站在政府的角度,他說,在產業轉型過程中,確實存在「不同專長員工的薪資落差,因此在後續《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公司法》修法時,會加入一些獎酬勞工的條文

中小企業處長吳明機則補充,對於成本增加一事,企業都有自己的因應之道,更何況,當下政府已有相關租稅優惠,對員工加薪部分規定,惟時日尚短,企業恐怕還未能掌握,「我們還要一些時間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