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 “追夢”馬鈴薯育種

【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原標題:“追夢”馬鈴薯育種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玉波 通訊員 張蜀雁

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中加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加公司)研究中心的理化實驗室,該公司質檢部經理、研發技術總監呂文霞正與同事們忙着做實驗、比數據、觀結果。

跟隨呂文霞的腳步,記者穿梭在公司的各個試驗小區。看似靦腆少語的她,一提到馬鈴薯,話匣子立刻打開來。“從事馬鈴薯育種工作這些年,我只有站在地裡的時候才感到最踏實。因爲農業科學本身就是實踐科學,所以我們必須到田間地頭,才能瞭解農民在想什麼、農業最需要什麼。”呂文霞指着幼苗培育室裡的馬鈴薯幼苗對記者說。

1986年出生的呂文霞從大連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後,到內蒙古大學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從事科研助理工作,從此與馬鈴薯結下了深厚的緣分。2015年,呂文霞到中加公司就職,主要從事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及病蟲害綠色防治等工作。

“馬鈴薯育種選育一個優質品種,需要8年甚至更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堅持,要耐得住寂寞,還要有情懷。”呂文霞說。

馬鈴薯是當地農民的主糧和收入來源。爲了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和種植收入,呂文霞帶領團隊時刻關注最適合農民種植的品種。其間育成馬鈴薯新品種21個,完成登記保護11個。其中,馬鈴薯新品種“中加7”,平均畝產8000斤,累計推廣面積達10萬畝,每畝增加經濟效益500元以上。

與此同時,呂文霞還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傳授到農民手中、應用到生產一線。她參與的“內蒙古馬鈴薯晚疫病智慧測報及減藥減害技術的應用推廣”項目,實現了馬鈴薯晚疫病預警提前14天至20天,用藥減少3次左右,畝均減藥100克以上,真正達到減藥減害的目標,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100多萬畝。

此外,呂文霞利用業餘時間,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指導、微信視頻等方式義務爲當地農戶在馬鈴薯品種選擇、馬鈴薯病蟲害發生及鑑定、不同品種馬鈴薯栽培要點等方面進行技術培訓,累計開展培訓100餘場。她也因此被選爲烏蘭察布市科技特派員。2023年,呂文霞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內蒙古第七屆“北疆工匠”榮譽稱號。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