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節能減排不僅是生存的挑戰,也是商機

建築產業在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佔全球總量逐年升高,也意味着另一波商機到來。從開創新能源及減少碳排放的角度思考,盤點自身的優勢,積極開發低碳科技。圖/本報資料照片

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話題,近年在臺灣突然躍升爲顯學,有關全球暖化、節能減排的新聞經常佔據了媒體的重要版面。尤其是隨着COP26會議的結束,也代表另一波產業結構改變的浪潮正對着我們席捲而來。

然而,面對這波巨浪,臺灣149萬家中小企業竟然大多不知所措。甚至還有企業主說:「我又不做外銷生意。」這說法有點天真。

隨各國徵收碳費、碳稅趨勢,臺灣勢必跟進。此外,隨Apple追查其供應鏈碳足跡開始,將會攪動全世界產業鏈的一池春水。只要你的客戶是國際供應鏈的一環,只要你有辦公室,從文具、影印紙,到整個空調系統,你的碳足跡終究都必須揭露。加入競爭或退出,你必須做選擇。

以建築產業爲例。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20年的報告,目前在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上,建築產業佔全球總量的35%及38%,高於工業以及運輸相關的碳排放總量。估計到2050年,上列數字將雙雙達到50%。

因此,在達成淨零排放的路徑上,一棟建築物生命週期的每個構面都將扮演着至爲關鍵的角色。雖然都是挑戰,如果因應得當,也會是商機。

那麼建築產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在建築的規劃建設端。在連一張影印紙都需要計算碳排放成本的不久將來,低能耗,甚至是「碳中和建築」必定成爲客戶首選。因此,建築物在規劃階段除了必須更重視建築物的節能設計,像是建材的選用、建築物低耗能設計、提高建築空間使用效率外,使用太陽能來抵銷碳排放,開發模組化建材,透過工廠自動化預先裝配,可以降低現場組裝成本以及縮短建造時間。

其次,建築行業相關的供應端。碳中和建築的趨勢,意味着另一波商機到來。從一加(開創新能源)一減(減少碳排放)的角度思考,盤點自身的優勢,積極開發低碳科技。此外,也可以從商業模式的轉變來思考,是否有機會將過去線性經濟轉變爲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

建築物拆除所產生的廢棄物中,其實有許多可回收再利用的設備,如照明、消防設備…等。如果能用購置「設備」轉換爲購置「服務」(以租代買)的思維來盤點需求,那麼,相關供應鏈就會積極地考慮舊品的回收、維護以及再利用。像是飛利浦公司提供照明「服務」給客戶,客戶支付「服務」費用給飛利浦,飛利浦則負責設備的運行、維護與保養,設備所有權仍屬飛利浦。如此,客戶不需一次支付大筆的設備成本,而設備本身也會得到更專業的維護,不但能提高設備的使用質量,也能延長壽命,更能充分地回收再利用,創造雙贏模式。

最後,建築物的使用端。根據中國建築能耗2020報告指出:2018年全中國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佔全國總量的51.3%,其中,建築完成後日常營運階段的能耗就佔了22%。所以,使用低能耗建築設計的工作場所是首要考慮。其次,在日常營運中,透過碳足跡盤查,積極盤點如何在管理上做到有效率的節能,並立下減排時程,尤其是佔能耗一半以上的空調系統。而能源管理系統(例如應用AI、大數據來管理能源)的導入,將能更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在零碳競爭的賽局中,臺灣腳步明顯落後。像是電價資訊不透明,企業被呵護在低電價的溫室中,對經營的外部成本無法精確掌握,因而缺乏尋找再生能源的誘因。更嚴重的是,臺灣還是最難購買再生能源的前十名,這將導致絕大多數的企業失去競爭力。

臺灣企業在面對「淨零排放」的趨勢下,受到內、外嚴酷的挑戰。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企業的惡夢,但實際上,如果企業能即刻部署,思索向綠色經濟靠攏的路徑,那麼,「淨零排放」也代表着企業轉型的契機以及龐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