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的山東南下老幹部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史稱“九月會議”。10月28日,中共中央根據“九月會議”確定的基本方針,作出了《關於準備奪取全國政權所需要的全部幹部的決議》,作出從老解放區抽調大批幹部支援新解放區的戰略部署,其中從山東解放區抽調1.5萬名幹部隨軍南下接管政權。此次抽調一開始就按照區、地、縣的建制搭配好接管班子組建,解放到哪裡,就接管到哪裡,被形象地稱之爲“鍋蓋”。幾十年過去了,山東南下幹部已經成爲一個特殊的歷史名詞,但他們顧全大局、艱苦奮鬥、勇於犧牲、樂於奉獻的“南下精神”,已化作一座座豐碑,他們的故事也收集在《南下幹部在寧海》這本書中。

李殿法傳略

文 | 鮑國義

李殿法,曾用名李殿發,1922年11月出生,山東費縣人。1944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10月退休,1981年3月離休。享受縣級待遇。

李殿發6歲開始給地主家看牛、幹活。1944年6月,八路軍老八師來到了他的家鄉,22歲的他毅然入伍走上了革命道路。10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李殿發剛進部隊時,只發到一把大刀和5個手榴彈。參軍沒幾天就參加戰鬥,打了一個勝仗。那次,部隊半夜12點出發,在距離敵據點50米處設伏。等夜深時,指揮員下令進攻。李殿發跟着班長往前衝,學着班長把5個手榴彈都甩了出去。隨即手握大刀帶頭衝進房。鬼子們正被炸得東躲西藏,還有一個正往牀底下鑽。他照着那人的屁股就是一刀,立刻就割下一塊肉來。旁邊有個鬼子又伸手想奪大刀,被他就勢抓住胳膊一揮刀,胳膊從鬼子身上整個卸了下來。

李殿發在戰鬥中,受過不少傷,左腳小腿處還留着明顯傷疤。右手無名指與中指被手榴彈炸掉。1945年,在一次包圍日軍的作戰中,他剛爬上牆頭就被敵人發現了。中彈後,他仍堅持作戰,還硬是跑了幾里路,直到流血不支倒地。他說:“跟那些犧牲的英雄比,我這點傷根本不算什麼。那一次,我們一個班一晚上就去了4個戰士,早上還一起說話的人,晚上,說沒了就沒了。

“流血犧牲三千萬,換來一個新江山。”新江山是真正好,來之不易要記牢……李老的順口溜,字字鏗鏘有力,令人過耳不忘。

李殿發說,戰爭 年代,當個共產黨員可不容易,當共產黨的幹部更不 容易.行軍打仗時,連長排長要爲戰士背槍背貨包,吃的喝的少了,要省給戰士吃用。特別是戰鬥進行激烈時,關鍵性時刻,比如去炸敵人碉堡ji,共產黨員就首先挺身而出衝上去,犧牲自己,把括着的希望給戰友。李殿法榮立軍功,直到現在,家裡仍留有很多的勳章紀念章與獎狀。

1952年12月.李殿法到省轉業幹部速成學校學習.其後轉業到杭州公安廳、寧波地委互助合作部當幹部。1956年3月,調到寧海縣青珠農場擔任支部副書記。開始了另一段轟轟烈烈的人生經歷。

李殿發從部隊轉到地方後,對生產有些生疏。但他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從最基礎的播種挑糞施肥開始,事無鉅細,都務必第一線操作、實踐,然後總結經驗。很快就掌握了棉花與南瓜的生長習性。當時,農場面積較大,生產人數卻不多,於是就難以顧及到試驗田的栽種,李殿發以身作則在指揮農場耕種的工作之後,一有空就去試驗田勞動,一連幾日,勞累過度。誘發疾病.身體發燒。被擡到醫療室。但他第二天就偷溜回來。繼續勞動。憑這個幹勁.他成了農場出勤數最多的人。由於幹勁足肯鑽研,因此在領導生產中,他提出的各種措施都符合實際,農場連續豐收。名聲在外,山頭鄉各村生產隊都指名要求李殿法幫助指導生產。1961年冬,上級分配農場需要完成2700立方米的挖水渠任務,當時天氣較冷,附近各農業社都未出動,而農場生產任務也十分繁重,他就考慮如何利用時間抽空去完成分配任務,也給農業社起到示範作用。在零下2度至5度,北風猛烈的情況下,他率先親自去挖水渠,農場職工被感動了,情緒高漲,人人蔘與,提前完成了水利工程。這一下,也把各農業社的社員給發動了起來,都按時完成了分配任務。棉花播種時,爲了抓住季節氣候與天氣,他又提出,“汽燈底下當白天”親自到生產隊與工人白天黑夜一起幹,接連幹了三天四夜.並從中指導工人提高操作水平與傳播農業知識。

1962年,李殿法調任山頭公社任黨委副書記,又幹出了不凡的生產業績。1969年,長街公社成立五七幹校,李殿法任幹校負責人,他帶領在幹校勞動鍛鍊的幹部和知青,以身作則、埋頭苦幹,艱苦創業。1973年李殿法帶領公社民工參加胡陳港圍海堵港高淡工程,此工程當時爲浙江省最大的堵港蓄淡工程.李殿法不顧自己的傷殘之軀,帶領着全體民工苦加實幹,在數個工程建設中樹立了一面旗幟。1978年4月,他調到縣委組織部任副部長。次年11月,李殿法退休。1982年3月改爲離休。

李殿法退休後的生活也頗爲精彩。1980年加入關工委,被華山小學特聘爲少先隊校外輔導員,這一干又是十幾年。他屢次被評爲寧波市政府、寧海縣政府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離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鮑國義撰寫)

山東南下幹部爲我們後代樹立起了一座豐碑、一面旗幟、一種精神。他們時刻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時刻保持艱苦樸素的精神。這些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激勵廣大領導幹部,始終跟黨走,始終心懷人民,爲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鄉土寧海公益平臺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文章:本文資料由 馮一品先生提供

□ 編排:天姥老人

□ 審覈:水東居士

□ 寧波南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