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各類過敏症的臨牀思路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過敏原)作出應答時反應過度、出現感受性異常增高(變態反應)的現象,所引發的疾病即稱爲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等。中醫學雖無此名,但相關的記述並不少見,且認識深刻,療法多樣,療效亦佳。茲結合文獻加以梳理分析。
過敏之徵
過敏性疾病的臨牀表現與過敏發生的部位、程度等有直接關係,症狀也是多種多樣。如皮膚過敏可見皮膚瘙癢、紅疹、疼痛等,呼吸道過敏可見喘息、咳嗽、氣短等,胃腸道過敏可見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其他還可見胸悶、心慌,甚至休克等。
概括而言,過敏性疾病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①發作性。症狀呈現發作性的出現和消失。
②反覆性。一些症狀,如風團樣疹、氣喘、噴嚏伴清涕等,每次發作會反覆出現。
③可逆性。大多數症狀可自行消退,恢復至一如常人。
④季節性。許多過敏性疾病的發生與季節有關,如花粉症、春季皮炎等。
⑤特應性。只發生於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羣中,而每個人又只對特定的物質過敏。
對照過敏性疾病的上述特點,可以發現中醫文獻中有許多相關記述,只是缺乏系統性。如《素問·陰陽別論》中的“喘鳴”、《素問·通評虛實論》中的“喘鳴肩息”等與支氣管哮喘,《素問·氣交變大論》中的“鼽嚏”與過敏性鼻炎,《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的“隱軫”與蕁麻疹,都頗爲相似。《金匱要略》中記載有與支氣管哮喘相似的“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其人喘,目如脫狀”“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等;與蕁麻疹相似的“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風強則爲癮疹,身體爲癢”等;與溼疹相似的“浸淫瘡”等。《諸病源候論》記述了對漆毒過敏的表現:“但見漆,便中其毒,喜面癢,然後胸、臂皆悉瘙癢,面爲起腫,繞眼微赤。”還記述了與過敏有關的“風瘙癢”:“此由遊風在於皮膚,逢寒則身體疼痛,遇熱則瘙癢。”《外科大成》記載了四彎風“生於腿彎腳彎,一月一發,癢不可忍,形如風癬,搔破成瘡”,與特應性皮炎相似。此外,許多醫家認識到哮病的特殊性,如《景嶽全書》謂“哮有夙根”、《證治要訣》謂“宿有此根”,並依據發病的誘發因素而命名有“天哮”“冷哮”“風哮”“熱哮”“寒哮”“冷哮”“痰哮”“水哮”“食哮”“鹽哮”“滷哮”“糖哮”“醋哮”“酒哮”“魚腥哮”等。
過敏之理
中醫學認爲,疾病的發生與人體正氣和邪氣兩方面因素有關,是正邪相爭,正不勝邪,而致陰陽失衡的結果,即如《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言之“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及《素問·評熱病論》所言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過敏性疾病的發生也是正虛邪侵的結果,只是相關的正與邪都各有特點。
關於正氣,一是正虛多表現爲氣虛或陽虛,由此造成固護防禦能力不足,易於招致邪氣乘襲;二是正虛多呈相對性,即調攝不慎或欠周,造成一時性正氣護衛能力下降;三是正虛多呈侷限性,即多爲某一部位或臟腑存在虛損,而非全身性虛弱或虛衰。
關於邪氣,一是可自外來,感受自然界的、對於本人而言不能適應和耐受的異常之氣;二是也可內生,由於臟腑功能失調,造成溼、痰、飲、瘀等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清除;三是常以伏邪的形式構成相應的病變基礎。《伏邪新書》對此有着頗爲細緻的闡釋:“感六淫而不即病,過後方發者,總謂之曰伏邪。已發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隱伏,亦謂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氣內傷,邪氣內陷,暫時假愈,後仍作者,亦謂之曰伏邪。有已治癒,而未能除盡病根,遺邪內伏,後又復發,亦謂之曰伏邪。”邪伏於內,伺機爲患。當再遇此類邪氣時,體內的邪氣就會被“勾引”出來,內外呼應,合作爲患。以哮病爲例,《症因脈治》在論述哮病之因時言:“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於內,偶有七情之犯,飲食之傷,或外有時令之風寒束其肌表,則哮喘之症作矣。”
能引發過敏反應的因素謂之過敏原。現今發現的主要過敏原有:
①吸入式過敏原,如粉塵、花粉、動物皮屑、蟎蟲、油煙等;
②食入式過敏原,如魚蝦、雞蛋、牛奶、海鮮、動物脂肪等;
③接觸式過敏原,如輻射、化纖用品、金屬飾品、化妝品、肥皂、冷熱空氣、塑料、菌類等。這些均屬於中醫邪氣的範疇。
總體而言,在過敏性疾病發生的過程中,內因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內因,可以概稱爲體質,是指由先天和後天獲得所形成的,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體質不同表現爲在生理狀態下,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適應上存在差異性,以及對某些致病因子存在易感性、病變過程存在傾向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創立了“中醫體質學”,將中國人羣的體質分爲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其中特稟質又稱特稟型生理缺陷或過敏體質,是指在先天稟賦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特異體質,表現爲在某種外在因素的作用下,生理機能和自我調適力低下,反應性增強,呈現出家族聚集的傾向性和對不同過敏原的親和性、反應性。如《諸病源候論》發現“漆有毒,人有稟性畏漆……亦有性自耐者,終日燒煮,竟不爲害也”“人無問男女大小,有稟性不耐漆者,見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令頭面身體腫起,隱胗色赤,生瘡癢痛是也”。
過敏體質與過敏性疾病直接關聯,相關人羣平素外觀與常人基本無異,可以說未發病時所呈現的也是一種陰陽平衡狀態,只是這種平衡的水平較低或平衡狀態較脆弱。
就具體的發病過程而言,正虛常見肺、脾、腎三髒的虧虛。其中腎、脾分別爲“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直接影響着人體的體質狀態。一般認爲,腎虛是過敏性疾病發生的最重要內在因素。換而言之,稟賦不足者更易形成過敏性體質。肺外合皮毛,與天氣相通,主氣、司呼吸,因不耐寒熱而有“嬌髒”之稱。肺氣不足,衛表不固,則易招邪侵,故而其狀態與吸入式的過敏反應關係密切。邪氣的因素最爲常見者爲風、溼、火熱等。因於風邪者,遭襲後會阻於肌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營衛失和,氣血運行障礙,則可發生風團、丘疹等;由於風邪善行而數變,故可見皮疹驟起驟消,遊走不定,遍及全身,瘙癢無度;犯肺可致宣肅失職,可見咳嗽、氣喘、鼻塞、流涕、噴嚏等。因於溼邪者,浸淫肌表,可見水皰、瘙癢、滲液等。因於火熱者,蘊毒而易入營血,損傷血絡,可致皮膚紫癜、尿血、便血等。
過敏之治
中醫治療過敏反應,目前總體上遵循的是“辨證+辨病+三因制宜”的思路,這是一種整體與局部、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模式。具體而言,制定治療方案應充分考慮正邪關係與體質狀態,基本的治療原則是“扶正祛邪,攘外安內”。
臨證中有一常用的經驗方——過敏煎,由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各10g組成(現多以柴胡代替銀柴胡,加入甘草)。此方首見於中醫大家祝諶予發表於《中級醫刊》(1983年第四期)的《從過敏煎的運用談辨病用藥與辨證用藥》一文中提到,過敏煎就是上海某醫院通過實驗研究和臨牀實踐證實有抗過敏作用的一帖經驗方。全方寒熱並用,補瀉相合,有收有散,有升有降,可並調陰陽而致燮和,頗合《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所言“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的理法。祝老指出,本方可用於治療現代醫學認爲屬於過敏的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等。尤爲適宜於陰虛血燥,又受風邪者。
應用時還需結合辨證而化裁:過敏性蕁麻疹屬於風寒者,加桂枝、麻黃、升麻、荊芥;風熱者加,菊花、蟬衣、銀花、薄荷;血熱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熱毒內盛者,加連翹、銀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過敏性哮喘,常加萊菔子、白芥子、蘇子、葶藶子、杏仁;過敏性紫癜,常加藕節炭、血餘炭、荊芥炭、茜草根、旱蓮草、仙鶴草;過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細辛、生地、蒼耳子、葛根;冷空氣過敏症,常加桂枝、白芍、生薑等。在此方基礎上又衍化出七味過敏煎(防風、銀柴胡、五味子、烏梅、蟬蛻、白殭蠶、苦蔘)等。
許多中醫大家對過敏性疾病有着獨特的治療經驗,如治療過敏性鼻炎,幹祖望有劫敏湯(黃芪、訶子肉、乾地黃、烏梅、豨薟草、柴胡、防風、蜂蜜),關幼波有過敏煎(柴胡、白芍、蟬蛻、烏梅、甘草),張贊臣有辛黃湯(薄荷、防風、桔梗、辛夷花、黃芪、白朮、牛蒡、百合、南沙蔘、北沙蔘、蔞皮根、前胡、石菖蒲、甘草),蔡福養有補陽療嚏湯(蒼耳子、辛夷、白芷、細辛、黨蔘、桂枝、白芍、黃芪、白朮、藁本、鹿角霜、巴戟天、炙甘草、徐長卿、制附子、生薑、大棗),王琦有脫敏止嚏湯(辛夷、蒼耳子、鵝不食草、細辛、烏梅、蟬蛻、黃芩、百合)等。
再如治療蕁麻疹,冉雪峰有經驗方(麻黃、蟬蛻、槐花米、黃柏、烏梅、板藍根、甘草、生大黃);趙炳南把防風、荊芥穗作爲基礎用藥,風熱者合金銀花、牛蒡子、丹皮、浮萍、生地、薄荷、黃芩、蟬蛻、甘草等,風寒者合麻黃、杏仁、乾薑皮、浮萍、白鮮皮、蟬蛻、陳皮、丹皮、甘草等,滯熱受風者合金銀花、地膚子、大黃、厚朴、茯苓、赤芍、甘草等,血虛受風者合生地、當歸、赤芍、白芍、何首烏、黃芪、刺蒺藜、麻黃等;朱仁康經驗方包括風熱久羈證方(烏梢蛇、蟬蛻、荊芥、白芷、羌活、黃連、黃芩、銀花、連翹、甘草、大黃),血熱風盛證方(生地、當歸、赤芍、紫草、玄蔘、知母、生石膏、甘草等),衛氣不固證方(黃芪、防風、炒白朮、桂枝、赤芍、生薑、大棗、荊芥、茯苓等),脾失健運證方(蒼朮、陳皮、豬苓、茯苓、澤瀉、羌活、防風、炒白朮、木香、烏藥等),血瘀生風證方(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丹蔘、荊芥、蟬蛻、甘草等)。
又如治療過敏性哮喘,對於發作期者,國醫大師李輔仁常用射麻平喘湯(射干、炙麻黃、杏仁、生石膏、桑白皮、蘇子、葶藶子、白芥子、蘇梗、桔梗、橘紅、魚腥草、金銀花、炙紫菀、甘草);國醫大師洪廣祥常用蠲哮湯(葶藶子、青皮、陳皮、檳榔、大黃、生薑、牡荊子、鬼箭羽);王琦每以麻杏石甘湯爲主方加減治療,平時則以“脫敏調體方”(烏梅、靈芝、防風、蟬蛻)加以調理。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報,作者朱光/河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