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峰會與G7峰會同步 美學者: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對抗
中亞峰會與G7峰會同步,美學者: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對抗。(示意圖/Shutterstock)
G7七國集團首腦峰會預計將於本週五(19日)在日本廣島召開。與此同時,中亞5國國家元首及外交代表也將前往西安,參加中國-中亞峰會。兩個大型國際峰會同步舉辦,較勁意味濃厚,自由亞洲電臺引述美國學者分析,兩峰會同步登場,顯示海權國家與陸權國家對抗。
本週五,七國集團首腦峰會(G7)將在日本召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和義大利等國領導人將飛抵廣島,針對特定國際議題進行磋商討論。外界預估,本屆峰會將重點討論中國大陸問題,並會發表有關應對中國大陸在全球實施「經濟脅迫」的聲明。
與此同時,中國-中亞峰會也將於本週四在西安展開爲期2天的會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和塔吉克等5國總統出席峰會。除土庫曼總統外,其餘4國總統將在同一時間對中國大陸進行國事訪問。
學者:兩峰會同步 顯示海權國家與陸權國家對抗
外界關注,中國-中亞峰會選在與七國集團峰會相近的時間舉行,其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意涵?自由亞洲電臺引述美國艾德菲大學(Adelphi University)文理學院院長王維正教授觀察,在2001年的911事件後,中國大陸與中亞5國組織了上海國際組織,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在新疆擴散問題;而在習近平出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後,「一帶一路」項目又在中亞5國大量投資,使中國大陸與中亞有了更多地緣政治聯繫;而如今,隨着俄烏戰爭處於膠着,中亞各國也想趁俄羅斯應接不暇時,在俄、中兩個大國間取得更加獨立的地位。
王維正說:「除了歷史上的背景之外,特別選定在5月18日開始峰會,很顯然跟G7在日本廣島舉辦峰會有針鋒相對的味道。一個是民主、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老牌國家、海洋國家,另外一箇中國跟中亞的話,主要是威權國家、陸權國家。從地圖上來看,就有海洋國家跟陸權國家在對抗的感覺。」
王維正分析,對中國大陸而言,北京也想趁俄羅斯在戰爭中自顧不暇之際,將其勢力範圍深入中亞:「中國希望能穩住一個地盤,這個地盤就是歐亞大陸。過去研究地緣政治的人都說,誰能控制歐亞大陸,誰就能控制天下。我覺得,中國就是從這個着眼點。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發展相當迅速,對於能源安全始終覺得是隱憂,所以希望透過內陸,不要透過海洋,在內陸可以購得石油,甚至有油管出路。」
學者:中國外交政策促使韓國轉向
與此同時,韓國總統尹錫悅與美國總統拜登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將在G7會議期間舉行美、日、韓三國首腦峰會。尹錫悅在四月底才拜訪華盛頓,外界關注韓國與美國互動頻繁,是否代表韓國有越來越向美國靠攏的趨勢?
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15日就此舉行座談,探討韓國對中國大陸政策轉變的原因。
報導稱,該智庫兼任研究員帕多(Ramon Pacheco Pardo)指出,在尹錫悅訪美時,拜登與尹錫悅的聯合聲明具體談到臺灣、南海,以及中國大陸對韓國經濟脅迫的問題,上述聲明引發中國大陸不滿:「中國不滿韓國國防、外交以及經濟政策,中國對此公開表達批判。有趣的是,中國在過去會私底下表達對韓國的不滿,但現在中國對韓國的批評相當公開,不只在中國媒體上,中國外交部的態度也是如此。……更有趣的是,韓國會對中國的批評進行回擊,而不是低頭或是道歉。」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事務資深副總裁車維德(Victor Cha)也談到,由於韓國認爲臺灣問題是國際議題,這與北京當局認定臺灣問題屬於內政有很大的歧異:「中國認爲韓國對臺灣議題的宣稱冒犯到了中國,但是韓國對於這件事的立場很堅定。」
學者:中國侵略野心使韓國民意產生反感
帕多在會上談到,韓國對於中國大陸的態度日趨強硬,是因爲中國大陸在印太區域越來越具威脅以及侵略性:「中國做了一些領土的主權宣稱,但是這些領土長期以來歸韓國所有,這使韓國各世代的人們對中國有負面看法。這很重要,因爲民意會影響民主國家的外交政策。……而且,很多韓國人爲臺灣感到擔憂,他們對香港發生的事感到憂慮,他們擔心臺灣會有跟香港的遭遇,因此大衆對中國的印象更加負面。」
針對中韓關係的前景,帕多認爲,兩國外交關係在近期會有越來越緊張的趨勢:「我不覺得中國在近期會改變外交立場。隨着七國峰會、北約峰會即將召開,韓國皆有受邀參與。你將會看到,韓國與其他國家會發布更多聲明,這些聲明很可能會提到中國或臺灣。5月22日,韓國與歐盟也將舉行峰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會到訪韓國。我不確定他們會不會點名中國,但是經濟以及區域安全勢必會是討論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