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120億買下華融金租60%股份,中信金融資產又一家金融子公司出表

5月28日,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原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稱,以約120億元對價向中信集團轉讓所持華融金租公司60%股份。這也是繼此前出售5張金融牌照子公司後,中信金融資產的又一次瘦身“回血”。

具體看公告內容,中信金融資產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中信集團轉讓公司持有的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融金租公司”)已發行股份數量的60%,相關協議於5月28日(交易時段後)簽訂,出售事項的總代價爲119.98億元。

出售事項完成後,中信金融資產將持有金租公司已發行股份數量的19.92%,金租公司將不再爲公司的附屬公司及其財務業績將不會合並至集團的財務報表。與此同時,中信集團旗下將彙集華融金租、中信金租兩張金融租賃牌照。

對此,中信銀行同日發佈了《關於實際控制人受讓股權及出具避免同業競爭承諾的公告》,其中提到,本次收購完成後,華融金租公司與該行全資子公司中信金租公司在金融租賃業務上存在一定的業務重合情況。實控人中信集團承諾,將力爭自取得華融金租公司控制權之日起5年內,按照相關證券監管部門的要求,在符合屆時適用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監管規則的前提下,本着有利於中信銀行發展和維護其股東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的原則,綜合運用資產重組、資產處置、股權轉讓、業務調整、委託管理等多種方式,穩妥推進相關業務整合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華融金租公司總資產約爲11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89%;去年全年,公司實現收入總額約58.50億元,淨利潤1.58億元,同比有不同程度下滑。

此前,中信金融資產曾公告完成華融中關村不良資產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託等5家牌照類子公司轉讓,加速瘦身轉型,受讓方分別爲銀登中心、寧波銀行、國新資本、湖南財信和中央匯金、中國信保基金。

作爲四大全國性AMC(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中國華融於1999年應時代發展需求成立,大致經歷了政策性業務、商業化轉型和全面商業化三個階段發展。2014年~2017年期間,原中國華融資產總額大幅增長3倍,子公司新設數十家,多年激進經營、盲目擴張的後果在賴小民案爆發後迅速顯現。

回顧來看,改制以後,四大全國性AMC逐步形成了涉及銀行、信託、證券、基金、保險、消費金融、金租等領域的綜合集團,對外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儘管涵蓋領域廣泛,但利用資源協同服務主業發展的成效受到了客觀條件制約,部分金融牌照類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2018年,監管機構發佈管理辦法,引導資產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資產主業,中信金融資產也加速剝離非核心資產。上述5家金融牌照子公司在2019年後陸續轉讓,據瞭解,母公司因此實現收益約92億元。

中信金融資產表示,此次出售事項有利於公司堅持做強做精主業,將更多資源及精力集中於不良資產主業發展。本次出售完成後,可一次性補充母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實現超63億元的資本補充效果。

回顧來看,自2022年加入中信集團之後,中信金融資產改革轉型加速,經營逐漸回到正軌,並完成更名。2023年,中信金融資產實現扭虧爲盈。從收入來看,作爲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的不良資產經營分部,去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10.8%,達到669.55億元,對應稅前利潤144.09億元,大增166.8%。

對於此次華融金租公司出售的影響,市場人士分析認爲,此舉對於中信金融資產的綜合效益有積極的正面影響,長遠看,有望給股東帶來更多回報,“先行一步”率先走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