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國安爲重 麥卡錫訪臺時機不宜
中國時報社論
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表示,現在沒有任何排定訪問臺灣的行程,並同時強調,「中國永遠不能告訴我哪裡可以去、哪裡不能去」。麥卡錫訪臺潛在風波的警報似乎暫時解除,但他未來以議長身分訪臺的可能性並未排除,潛在的外交軍事風暴仍在醞釀中。最具爭議及令人憂慮的是,在民進黨政府的決策思考過程中,美臺關係友好的表象與政黨利益凌駕了國家利益與人民安全福祉。
國家利益應重於一切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unchbowl News上月23日率先披露,美國國防部正在爲麥卡錫臺灣行作準備,可能在春季成行。雖然這個消息不令人意外,仍在臺北及華府引發關切。大陸軍事專家則放話,到時將會比裴洛西訪臺採取「更加全面、震撼的行動方式」、「借勢把反臺獨軍事行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去年8月初,裴洛西高姿態訪臺受到蔡政府高規格接待,中共採取反制行動,在臺灣周邊海域進行海空聯合實彈演習,臺海緊張情勢急遽升高,導致第四次臺海危機,現在中共軍機飛越臺海中線、擴大臺灣周邊軍事行動與演習已成爲「新常態」,美中關係更是跌落谷底。
以美國政治三權分立原則及當前華府極端反中的政治氛圍,拜登政府無力阻止政治立場對立的麥卡錫訪問臺灣,白宮與國務院只能重申,任何議長都能自己決定出訪,國會是平等且獨立的政府部門。也因此有傳言,裴洛西與麥卡錫訪臺消息均事先曝光,就是由認爲訪問具高度風險的國務院官員泄漏,希望「見光死」可以阻擋訪問。
美國衆議院議長訪臺更與國內政治有密切關聯,美國即將進入總統大選年,麥卡錫要藉訪臺彰顯他個人與共和黨的強硬反中立場;但另一方面,麥卡錫是經過4天15輪投票才產生的「弱勢議長」,上任不久就貿然訪臺將是場政治豪賭,若中共採取更激烈的報復行動,造成臺海情勢進一步惡化,甚至破壞臺海現狀,麥卡錫將承擔所有風險與後果,因此對訪臺時機更爲慎重,應會避開最敏感時刻。無論如何,個人政治算計與國內政黨角力纔是他的首要考量,臺美關係、臺灣實質利益則屬次要。
反觀民進黨政府總以美國議員訪臺頻率增高,作爲臺美關係空前友好的表徵,但國會通過的友臺法案及議員訪臺始終侷限於政治象徵意義,對提升臺美關係、加強高層官員互訪、出售先進武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等重大議題並沒有發揮積極作用。美國國安及涉外事務固然屬於行政部門職掌,國會仍然擁有監督、立法、預算、撥款權,麥卡錫等重量級議員對深化臺美關係可扮演重要角色,並不一定要親臨臺灣才能達成。
莫忘裴洛西前車之鑑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警告,麥卡錫若訪臺,將如同裴洛西般,「既不負責又不顧後果」;裴洛西訪臺導致兵兇戰危,臺灣首當其衝,到底從中得到何種實質利益或好處?蔡政府無法記取過去的慘痛教訓,對麥卡錫可能訪問看似審慎,實際上還是同一套思維,「親美反中」、「唯美是從」主導了決策方向。
裴洛西訪臺對臺海穩定與臺灣安全帶來重大沖擊,臺灣全面加強戰備,打造成「刺蝟島」,延長兵役都是後續效應,民進黨的「抗中保臺」神主牌也因此破產。裴洛西風波尚未平息,又傳出麥卡錫計劃訪臺,使民進黨陷於尷尬局面,既不能、也不敢說不,只能採取觀望、迴避的態度,過去習慣大事宣揚重量級外賓來訪現在卻變成三緘其口。
在麥卡錫宣佈現在沒有訪臺行程後,民進黨以爲雨過天晴,得以解套,剛出任行政院長的陳建仁第一時間迴應,麥卡錫對臺灣相當友好,臺灣歡迎他,但相關行程尊重他自己的決定,蔡政府顯然過於樂觀,甚至可能誤判情勢。
麥卡錫的談話沒有排除在議長任期內訪臺的可能性,臺灣仍需做周全的準備,若重蹈裴洛西覆轍將造成更大傷害。政治領袖必須認知,國家利益及人民的安全福祉纔是施政最高目標,百般迎合美國政客需求不符合臺灣利益。
親美是臺灣朝野最大共識,各界也歡迎麥卡錫等友臺人士來訪,只是在最敏感時刻需有特別考量與處理。麥卡錫訪臺並非死結,當美中戰略競爭趨於和緩,兩岸關係得到改善,自然可營造有利的氛圍與條件;在此以前,執政的民進黨必須要有向麥卡錫說時機不宜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