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迷你潛艇 自駕2小時破紀錄

國立中山大學自行研發、臺灣第一艘MIT迷你潛艇15日在臺灣國際造船公司重件碼頭示範水下自控航行。(袁庭堯攝)

國立中山大學自行研發、臺灣第一艘MIT迷你潛艇8月時在小琉球海域寫下人員入艙3時40分、水下自控航行近2小時新紀錄,15日在臺灣國際造船公司重件碼頭舉辦發表會,由校長鄭英耀親自入艙掌舵,成功下潛並自駕航行。該潛艇明年4月將挑戰更深海域、更長的航行時間。

發表會邀請包括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國防大學、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集團、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合作單位到場見證。

鄭英耀與海下科技研究所教授兼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兆璋兩人共同入艙、下水示範。鄭英耀表示,中山大學是MIT潛艇水下雙載航行時數最高的機構,歷來大專院校、法人、民間機構都缺乏相關紀錄。團隊此次首度於實海域、長時間由內部駕駛潛艇,有別於以往仰賴外部潛水員操縱潛航,意味着維生系統、操控系統皆運行順利,意義重大。

王兆璋表示,5年來連結多單位攜手合作,證明團隊的判斷跟方向完全正確,從無到有的成功讓人感動。

中山大學研發長王朝欽表示,今年6月團隊先於臺船內海碼頭完成第一次雙人維生系統測試,水下歷時1小時31分。8月時至小琉球的緩坡進行實海測試,載人載具航行路徑水深介於10米至20米間,寫下人員入艙歷時3時40分,水下自控航行近2小時的新紀錄。

計劃指揮官、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所長陳信宏則說,出海前就要規畫測試作業細節與流程,鉅細靡遺的沙盤推演、反覆演練修正。出海後,安全風險遠遠高於港灣環境,更需小心謹慎,所幸艙內控制航行的目標順利達成,團隊相當感動。

中山大學水下載具中心預計明年4月再次實海測試,挑戰更深海域、更長的航行時間,爲這艘第零代的MIT潛艇2023年退役做準備,下一代的潛艇也準備進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