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中,此行爲,會縮短生存期!

切勿一味追求病竈縮小

在很多腫瘤患者和家屬的眼中,只有病竈縮小,癌細胞少了,才能代表治療有效果,病情得到了控制,患者纔有機會離痊癒和生存更近一步。

然而,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一味地追求病竈縮小,患者往往會受到沉重的一擊。

介入要了他的命

熟知筆者的患者可能知道我曾提到過這樣一個病例:

一位腸癌肝轉移的患者,做過介入,無法再繼續,後找我中醫治療。當時肝內有多個病竈,大的2釐米。

治療幾個月後穩定在1釐米左右,也沒有其他症狀,每次來門診都是有說有笑的。

半年後再複查,CT顯示肝內有一個病竈稍有增大,但長勢很慢,其他的或變小或消失。

筆者便告訴他:目前的身體狀況並不適合做創傷性治療,等有必要時再考慮,還是現實些,追求生存質量更重要。

患者完全贊同我的意見,畢竟他遭過罪,知道接受治療時的痛苦,現在只想好好地享受生活!

然而家屬對這個病竈很介懷,執意要縮小病竈,讓患者再做一次介入。介入科醫師也明言,這次操作風險很大,可能得不償失,但家屬要縮小病竈的執念太深,患者也是拗不過。

誰知這次介入後,患者開始只是肝區疼痛,胃脘不適,十天後便出現黃疸、低熱,嚴重消瘦,肝功能指標異常,衰竭之象日趨明顯。沒過多久,患者就奄奄一息。

就這樣,好端端的一個帶瘤生存者,被家屬要縮小病竈的執念,硬生生的縮短了生存期。

治標不治本,終會復發

臨牀上類似的患者其實很多,結局大多數都不是很好。

打個比方,癌細胞就像莊稼地裡的雜草,一味縮小病竈就好像瘋狂地噴灑除草劑,看起來這片地的雜草沒有了,但有可能莊稼也被毀了。

還有時候可能雜草種子早就在其他不起眼的地方生根發芽了。

延長生存期

提高生存質量

現在,醫學界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腫瘤治療的目標並不能以病竈大小這一物理數據來衡量。而應以延長患者的生命週期,提高生存質量爲目標。

病竈縮小固然是好,但病竈縮小並不等於壽命延長,生活質量提高;片面的爲了追求縮小病竈,一味地對腫瘤殺伐,結果往往會與初衷背道而馳。

考慮遠期療效

癌症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在與其抗爭時要因人而異,因“具體癌種、惡性程度、發展階段”而異。

除了要關注病竈的大小,更要關注遠期療效,側重於患者臨牀症狀是否緩解、生存質量高低、心理狀態調整,以及生存期的長短等。

多數時候,採用控制癌症、帶瘤生存的治療策略,比採用激進的試圖縮小病竈,甚至完全清除癌細胞的治療策略更有效、更可行。

畢竟,在生命面前,“丟了西瓜又沒撿到芝麻”的事情,只會出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