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20在莫斯科上演阿富汗式降落,着地後多次彈跳,操作失誤?
前言
衆所周知,國產運-20戰略運輸機無疑是中國空軍的明星機型。
該機型多次執行國際任務,飛往世界各地參加活動,出色地展示中國空軍的實力和風采。
3月31號,中國陸軍參加了俄羅斯的“薩彥嶺行軍”雪地作戰比賽。
而此次搭乘的,正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
當飛機降落在莫斯科機場時,發生了一次意外的“阿富汗式降落”。
飛機在着陸後短暫彈起,隨後多次彈跳,才最終進入正常的滑行狀態。
這引發了一個問題,究竟是操作失誤還是運輸機運-20出現了問題?
“薩彥嶺行軍”雪地作戰比賽
據官方報道,國際軍事比賽-2024的“薩彥嶺行軍”雪地作戰比賽於4月6日在俄羅斯西薩彥嶺地區開幕。
比賽於4月7日正式開始,首日比賽項目包括雪崩搜救、傷員轉運、班組射擊等6個課目的競賽。
“雪地作戰”是國際軍事比賽2019年新增的項目之一,而“薩彥嶺行軍”比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陸軍在過去兩屆比賽中派出參賽隊,均取得了顯著成績,兩次獲得總評第二名的好成績。
今年,中國陸軍再次參加比賽,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首次派出了女兵參賽隊,這標誌着中國軍隊在多元化方面的進步。
3月31日,中國代表隊軍用運輸機-20,在莫斯科機場進行了一次“阿富汗式”降落。
只見運-20從高空中急速下降,迅速接近着陸高度,在短暫的時間裡,它水平飛行並擡起機頭,使後起落架着地。
或許由於垂直速度過大,飛機在着陸後突然彈起,隨後多次彈跳,才最終安穩地滑行。
這種突然而劇烈的降落方式可能會讓機艙內的乘客感到不適,但幸運的是,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軍人,不會過於在意。
與此不同,民航客機的降落過程通常更爲平緩。飛機會提前開始降低高度,對準跑道,然後緩慢下降。
在此過程中,機頭會略微仰起,以增加升力、減低着陸速度,並確保後起落架先着地,增強承載能力。
經過這一流暢的操作,民航客機在落地時通常較爲輕柔,垂直速度較低,很少發生彈跳現象。
不過,這也引發一個問題,爲何這次運-20的降落如此重,彈跳如此明顯?到底是因爲飛行員操作失誤,還是飛機性能存在問題?
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
“阿富汗式降落”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介紹一下“阿富汗式降落”的概念。
2023年,中國空軍在吉林長春舉辦的航空開放活動圓滿結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運油-20加油機進行的“阿富汗式”降落。
這種方式主要用於軍用運輸機和軍用特種飛機在高威脅環境下的機場降落。
這種降落方式粗暴簡單,飛機在接近機場跑道時突然俯衝下降,以規避空導彈的伏擊。
“阿富汗式降落”是蘇聯空軍在上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中發明的。
在過去,蘇聯空軍發現許多蘇軍戰鬥機或直升機在機場附近受到游擊隊伏擊而被擊落。
爲了避免這種威脅,他們採用了一種特殊的降落方式。
面對突如其來的單兵防空導彈威脅,飛行員幾乎沒有機會進行有效的機動躲避。
即使他們試圖通過高機動動作來擺脫導彈的鎖定,由於速度和高度過低,很可能導致墜機事故。
在阿富汗戰爭後期,蘇聯飛行員幾乎每天都面臨着被“毒刺”導彈擊落的威脅。
因此,他們創造了一種被稱爲“俯衝式戰術降落法”的方法。
飛機需要在較高的高度飛臨機場上空,保持在“毒刺”導彈射程之外,一般爲3500米以上。
這種高度使得“毒刺”導彈的威脅降低。
飛機在3500米以上的高度直接進入降落,避免了過多的盤旋和暴露在導彈射程內的風險。
飛機在起飛時需要全力加速爬升,以最快速度達到3500米以上的高度。
實踐證明,這種“俯衝式戰術降落法”有效地規避了“毒刺”導彈的威脅。
然而,這種降落方式危險係數極高。
要求飛行員技術嫺熟、心理素質過硬,確保操作的準確性和精度,以避免飛機墜毀。
蘇聯飛行員對“最小航線降落”技術要求極高,需要精準的飛行動作和導航技巧安全降落。
爲了抵禦“毒刺”導彈的威脅,蘇聯空軍採取了多項防禦措施。
他們在運輸機和直升機上,安裝了紅外干擾燈和干擾彈發射裝置。
以大量拋射紅外干擾彈來干擾導彈的紅外導引頭,在俯衝降落時使用。
此外,他們還執行了“馬特洛索夫護航”策略。
即在運輸機降落時,派遣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進行貼身護航。
直接將直升機作爲“盾牌”來擋住可能的導彈威脅。
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兩架運-20飛機經歷了一些緊張的時刻,但它們最終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這顯示了中國空軍在實戰演練中如何應對各種情況,並通過持續學習和提升來增強其戰鬥力。
除了提高飛行員的技術水平外,運-20飛機的“阿富汗降落法”訓練還有助於提升飛行員的決策和應變能力。
在實戰中,飛行員必須迅速做出正確的決策,並應對複雜危險的情況。
通過模擬實戰環境的訓練,他們能夠培養出色的反應能力,增強在緊急情況下的處理能力。
中國空軍的運-20機採用的“阿富汗降落法”訓練有助於他們快速部署軍力並執行緊急任務。
在現代戰爭中,靈活性和迅速反應能力至關重要。
而運-20飛機的設計正是爲了滿足這些需求。
它不僅名副其實,而是我國自主研發中的佼佼者。
運-20橫空出世
2013年1月26日,中國的航空工業邁向新的里程碑,位於祖國西北的航空城——閻良。
中國成功實現了大型運輸機運20的首飛,標誌着中國告別了無法自主研製大型飛機的歷史。
運20的問世,無疑使國產飛機的起飛重量一下子從60噸級躍升至200噸級。
在運20的研製生產過程中,成功突破了400餘項關鍵技術。
作爲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運20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水平。
在首飛後的十年裡,運20從未停止腳步。
它具有8千公里的最遠航程和20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可攜帶66噸貨物。
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的運-20在機體結構和氣動佈局上遠超過俄羅斯的伊爾76。
其耗油量相對較低,不僅適應複雜的氣象環境,而且對機場的要求也不高。
在短跑道上表現出色,堪稱世界一流的先進運輸機。
作爲軍用運輸機注重的是運輸的高效率和飛機的安全性,而非民航客機的平穩和低成本。
運-20採用多種手段來減速,包括裝備在機翼上的巨大減速板和起落架上的高效剎車盤。
再加上發動機上的反推裝置,使得其降落距離達到了令人驚歎的水平。
通常情況下,運-20的降落速度約爲300公里/小時。
儘管在視頻中展示的運-20降落方式看起來有些特殊。
但實際上這展示了在實戰中採取的一種應對策略,而非操作失誤或性能不佳。
考慮到實戰需求,運-20具備了較強的起降能力。
能夠在大載重情況下實現短距離起降,即使在條件不佳的簡易跑道上也能執行任務。
這樣的設計降低了飛機在起降階段受到敵方襲擊的風險,保障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
運-20的設計還考慮到了在戰爭環境下,可能面臨的各種威脅和挑戰。
起落架的強度設計更加堅固以應對可能遇到的惡劣跑道條件,甚至是未鋪裝的泥土地面。
在實戰中機場往往是敵方攻擊的重點目標,特別是在起降階段,飛機更容易受到攻擊。
這種綜合考慮,使得運-20在執行軍事任務時能夠更加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務,爲我軍的作戰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