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世界首富,被吸血的一生

01

清嘉慶六年(1801年)農曆六月十三日,廣州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大當家伍秉鈞感染時疫,撒手人寰了,時年34虛歲。

伍秉鈞的三弟伍秉鑑成爲了怡和行的新掌門人。

簡單說一說什麼是“廣州十三行”。

自康熙年間開放對外貿易之後,廣州逐漸成爲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

西洋人來得多了,清廷怕出事兒,於是指定廣州城裡最有實力的一些外貿商行專門負責對接西洋人。

總而言之,廣州十三行就是大清特許的“指定外貿公司+中介機構”。

伍秉鑑接手了怡和行之後,沿着伍秉鈞開拓的道路,繼續穩紮穩打,重點經營對英貿易。

當時的中英貿易中,茶葉是第一大宗商品。

伍家的老家——福建,又是中國茶葉的核心產區之一。

爲了打響怡和行的茶葉品牌,伍秉鑑親自主持,在福建武夷山建起了專屬茶園,出產的高等級茶葉全部專供英國市場。

茶葉商標“浩官”在英國市場成爲“高品質”的象徵,每年爲怡和行帶來五六十萬兩銀子的利潤。

但時間一久,伍秉鑑又發現一個問題:英國人只要高等茶葉,那等級較低的茶葉如何處理呢?

伍秉鑑思考了很久,想到了一個辦法......

02

當時廣州城裡的西洋商人,美國人是非常不受待見的。

爲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美國剛獨立不久,經濟實力有限,買不了多少東西。

當時十三行的扛把子——廣利行甚至公開表示,恕不接待美國人。

正所謂“客大欺行,行大欺客”。

伍秉鑑卻發現——

美國經濟水平有限,但一樣愛喝茶,一樣需要從中國買茶葉。

對於美國商人來說,這些低等級茶葉也正好符合國內的消費水平。

十三行裡只有怡和行重視他們,他們豈有不接受之理?

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

事實證明,伍秉鑑的眼光確實獨到。

美國市場對怡和行出口的低等級茶葉十分歡迎,簡直供不應求。

但這還沒完。

當時工業革命還沒有擴散到美國,美國的棉紡織業還處於純手工業階段,成本較高。

再加上美國南方種植園主大多直接把棉花出口到英國,而不是供給本國的工廠,因此美國市場上棉布供給嚴重不足。

而中國依靠海量的廉價勞動力,可以把棉布價格壓到很低,因此美國商人很快又看上了中國的棉布,希望怡和行能幫忙疏通棉布這條路子。

就這樣,英美兩國一起“照應”着怡和行的生意,怡和行發展得順風順水。

到了嘉慶十四年(1809年),也就是伍秉鑑接手怡和行的八年之後,資本額和營業額終於第一次佔據了廣州十三行的頭一把交椅。

又過了四年,伍秉鑑被推舉爲“行首”。

怡和行的名聲大到什麼地步呢?

當時英國最大的鴉片販子——渣甸(咱們之前寫過此人)爲了擴大自己的公司的名聲,直接“蹭”了怡和行的名號,把自己公司命名爲“怡和洋行”,這也是後來著名的跨國公司怡和集團的由來。

廣州的其他行商簡直望塵莫及!

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鑑66歲了,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決定讓兒子伍紹榮接班。

“退休”之前,他清點了一下賬目,他個人財產約2600萬銀元(約合1900萬兩白銀)。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這一年大清朝的財政總收入也只有4000萬兩白銀。

2001年,華爾街日報在千年之際評選了過去一千年全世界最富有的50人。

其中有6箇中國人: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鑑、宋子文。

伍秉鑑是唯一的商人,也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03

但巔峰過後,自然就是下坡路了。

首先的隱患就是來自日益猖獗的鴉片走私。

從道光元年(1821年)開始,英國爲了平衡對華貿易的赤字,不斷擴大對華鴉片走私規模。

美國人眼看英國人賺了大錢,眼睛都紅了,很快也加入鴉片走私的生意。

十多年下來,輸入大清的鴉片越來越多,白銀外流也越來越多。

眼看菸民遍地、白銀枯竭,道光皇帝急了,屢屢下嚴旨要求廣東嚴查鴉片走私,懲治不法洋商。

廣東官府承受巨大壓力,但又苦於水師不給力,沒辦法從海上堵住鴉片走私的渠道。

但治不了洋人,我還治不了中國人嗎?

廣東官府就把鍋甩給了廣州的行商——洋人來華做生意,都是你們行商給做擔保,現在你們這些擔保人就得負責任。

伍秉鑑作爲十三行“行首”,更是首當其衝。

兩廣總督衙門、廣東巡撫衙門、廣東按察使衙門、粵海關衙門……一個個隔三差五就來找老伍的麻煩。

別看老伍是“首富”,還捐了個三品頂戴,但在官府面前真的屁都不是。

爲了息事寧人,保住怡和行的生意,整天卑躬屈膝、打躬作揖,陪笑臉、塞銀子......

短短几年,伍秉鑑就被敲了上百萬兩銀子,三品頂戴也被朝廷擼了。

可即便如此,老伍還得跟英美打交道。

怡和行的客戶就是英美商人,跟他們斷了來往,怡和行還怎麼活?

沒辦法,老伍只好儘量“勸說”英美客戶,希望他們不要涉足鴉片走私。

然並卵,鴉片走私太賺錢了。

就這樣,老伍夾在官府和洋人之間,進退維谷。

04

其次,中英關係日益惡化。

英國自1833年結束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壟斷權之後,於1834年派出了律勞卑作爲首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準備和大清國建立官方關係。

然而律勞卑不肯接受大清國的規矩,非要自己進廣州城面見兩廣總督盧坤,親遞官方文件。

盧坤大怒,斥責伍秉鑑“管束不力”。

後面事情越鬧越大,律勞卑爲了迫使盧坤屈服,悍然出動軍艦侵入珠江,引發了中英兩國的武裝衝突。

這場衝突雖然最後以律勞卑認慫道歉結束,但老伍卻再次被朝廷當成出氣筒,被逼得主動把怡和行關了,將絕大部分財產“報效”朝廷。

然而朝廷並不買賬——老子要留着你這隻雞,給我一直下金蛋。

老伍“急流勇退”的想法落了空,只好在惴惴不安中迎來了命運的判決......

05

道光十九年(1839年)二月,湖廣總督林則徐以“欽差大臣”身份到達廣州,開始禁菸。

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把伍秉鑑和伍紹榮父子倆傳來,劈頭蓋臉一頓臭罵。

其實,造成大清鴉片氾濫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說伍秉鑑毫無責任,但他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林大人之所以選擇對他貼臉開大,主要還是因爲:

一來,林大人對這些“滿身銅臭”又整天和洋人打交道行商本來就沒有什麼好感;

二來,伍秉鑑一個商人,無權無勢,可以隨意拿捏。

罵完了,林大人命令伍秉鑑去和英美商人交涉,要他們交出全部鴉片,否則就將他兒子伍紹榮收監囚禁。

伍秉鑑當然知道這不可能做得到,但身家性命都被林大人捏着。

沒辦法,只好硬着頭皮跑到沙面,想利用多年的“友誼”勸說英美商人交出鴉片,哪怕只交一部分,對欽差大人有個交代也好。

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點“友誼”算得了什麼呢?

不出意外,所有英美商人都拒絕了老伍的規勸。

06

林則徐見洋人膽敢藐視自己這個欽差,怒火中燒,一邊派兵保衛沙面商館區,一面把伍秉鑑披枷帶鎖,遊街示衆,作爲對洋人的威懾。

可憐白髮蒼蒼的伍秉鑑,看着洋人坐在陽臺上看笑話,自己卻毫無辦法。

是啊,自己家財萬貫,卻無權無勢,能有什麼辦法?只剩拼命撒錢救命了!

但林大人和其他官員不一樣,十分清廉,塞銀子這一招不好使。

不過,好在他要整頓海防,還是需要大量銀子的。

於是伍秉鑑主動“報效”,捐銀子修炮臺,買西方火炮和戰艦,一番積極表現下來,總算讓林大人的怒火消了不少。

伍秉鑑終於保住了老命。

可事兒並沒完......

07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英國艦隊來到珠江口外,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仗一打起來,朝廷又要求十三行捐獻軍費,伍秉鑑自然又是首當其衝,上百萬兩拿銀子。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軍佔據了廣州城牆,向清廷勒索600萬兩的“贖城費”,伍秉鑑又被“攤派”110萬兩。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簽訂《南京條約》,賠償英國軍費2100萬銀元(約合1500萬兩白銀),伍秉鑑又被“攤派”了100萬兩。

連續的打擊,讓年過古稀的伍秉鑑徹底頹唐、心冷——

這大清他是沒法呆了,官府羞辱他、勒索他,老百姓罵他“裡通外國”。

於是,鴉片戰爭結束的這年冬天,他給美國的生意夥伴寫了一封信,想要移民美國。

可他終究沒能實現自己的移民夢,第二年秋天,他病了,很快惡化,於九月十七日與世長辭,享年75歲。

但他還算幸運——

十三年後,一場大火席捲十三行,據說熔化的白銀順着水溝流出了幾裡......

伍家開創的財富神話,也一起在烈焰中化爲了灰燼……

他沒有看到。

參考文獻:

《清史稿》、《清實錄》、《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廣州十三行與早期中西關係》、《中國對外貿易史》(第一卷)、《清前期的粵海關與廣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