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何傑:等待“春天”歸來

25歲,很難真正理解“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即便是25歲的中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何傑。

但過去一年,從再破全國紀錄,到北京半程馬拉松陷入爭議,再到巴黎奧運會失意而歸,何傑的經歷像一列從最高點出發的過山車,垂直速降,覽盡雄心、憤怒、迷茫、平靜,迴歸純粹後,26歲的他開始認真體會馬拉松和人生的關聯。

12月中旬,何傑等中國田徑選手前往肯尼亞埃爾多雷特開啓爲期3個月的外訓征程。每次跑完一堂40公里的大課,他幾乎能把自己“擰乾”,沉重的包袱、多餘的顧慮裹進汗水,落到地上,滲入紅土、公路、石子路,和基普喬格、基普圖姆等肯尼亞馬拉松名將的汗水一起,“澆灌”着世界馬拉松選手的“朝聖之地”。

最近,何傑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訓練視頻,這是他“很有狀態”的表現——他找回了丟失已久的睡眠、迎來了26歲的生日,“身體狀態和訓練節奏都慢慢回來了”。

“敢跑”206的人

歲至年末,回望2024年的中國體育,“馬拉松進入206時代”是一筆濃墨重彩——3月24日的無錫馬拉松,何傑以2小時06分57秒獲得國內男子組冠軍,將中國馬拉松帶入“206時代”。

這是馬拉松全國紀錄在一年內被第四次打破。去年3月無錫馬拉松,何傑、楊紹輝就曾創造歷史,他倆以2小時07分30秒和2小時07分49秒的成績雙雙打破塵封近16年的男子馬拉松全國紀錄,奪冠的何傑將任雲龍在2007年創造的全國紀錄提升了45秒。去年年底的日本福岡馬拉松上,楊紹輝以2小時07分09秒奪得賽事亞軍,又將何傑的紀錄提高了21秒。

“楊紹輝破了我的紀錄後,我就想破回來。”爲了奪回紀錄,何傑在肯尼亞進行了紮實的冬訓,最終再度成爲全國紀錄保持者。在他看來,這一代運動員已經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更強大的對手能成就更快的自己,從而迎來更快的中國馬拉松”。

“風格變了,以前爲了保名次,比賽方法相對保守,現在整體成績上來了,大家都想拼一下,去衝擊自己的最好成績,這是一個方向性的變化。”何傑記得,他和楊紹輝曾認真地討論過突破的意義,“只要有人能揭開前輩的紀錄,近兩年內,中國馬拉松可能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因爲大家有信心了,就敢跑了。”

兩人打賭“看誰先進206”,何傑率先交卷。實際上,給中國馬拉松帶來更多可能性的何傑,當年是因組隊參加馬拉松團體賽被選中“湊數”的,他甚至記不清自己第一場馬拉松的具體成績,“2小時28分,精確到幾秒還真不知道”。

但何傑清楚,“馬拉松救贖了我”。在20歲之前的運動生涯裡,他從未在場地賽中登上過領獎臺。轉戰馬拉松後,他不僅成爲領獎臺常客,更跑出一腔孤勇,“我的風格就是不用別人帶,尤其跑到最後,很多對手不敢跟,但我敢在極限邊緣試探。”他記得教練肖麗反覆說:“跑到最後,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你得跟自己較勁,任何人都帶不了。”

慢慢地,一個人的“不怕跑崩”演變成一羣人的“敢想”“敢跑”。

和“那個男人”在低谷相遇

但對何傑來說,2024年更像一位擅長編織戲劇衝突的導演,在他職業生涯的巔峰時刻,毫無預兆地切換“低谷”的情節。

4月14日的北京半程馬拉松,何傑以1小時03分44秒的成績奪冠,但比賽直播畫面顯示3名外籍選手疑似在終點前故意放慢速度,這一幕將他捲入“被保送”的輿論漩渦。

“我以前堅信的東西被瞬間推翻,我和教練都有些茫然無措。”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卷集着八方的聲浪沉重地拍向何傑,他像一個掙扎的溺水者,帶着憤怒和迷茫,迫切希望在巴黎奧運會上證明自己。他透露:“備戰奧運,我的訓練狀態非常好,訓練強度、訓練量都遠超在無錫破紀錄前的情況。”

然而,巴黎奧運會男子馬拉松決賽,何傑僅跑出2小時22分31秒,排名第67位。他回憶,比賽第16公里,他出現胃痙攣,導致身體極點提前到來,他試圖調整自己進入正常比賽的配速,奈何身體卻再調動不起來,“我心裡的想法太多了,太在乎別人怎麼看,痛感就被無限放大了。”頂着身體的不適進行到了28公里,何傑瞥見基普喬格在賽道邊走,一瞬間,他腦海裡有個聲音:“我是不是也可以走?”但這個念頭剛閃過就被他迅速掐滅,“不能停,國家派我來是讓我跑完這場比賽的,而不是走完”。

衝過終點線那刻,何傑鼻子一陣酸,失落與愧疚洶涌而來,他躲開混合採訪區,“我好像辜負了大家對我的期待”。

短暫沉澱後,何傑在社交媒體上袒露心聲,剖白了28公里處一閃而過的念頭,但他寫“我看到那個男人在賽道邊走”,並沒有點明“基普喬格”的名字,“一方面覺得太矯情,另一方面是不想給自己找藉口,‘標杆可以,我爲什麼不行?’”

作爲馬拉松項目的傳奇明星,第五次征戰奧運會的39歲名將基普喬格在31公里處退賽,無緣奧運會三連冠。好友基普圖姆的意外離世對他影響深遠,而外界捕風捉影的猜想,讓他深陷網暴,不堪其擾。

“如果我不經歷今年北京半馬這件事的話,他跑這個成績我也很難理解,但有過相似的體會後,我對他的狀態毫不意外。”何傑坦言,“42公里看似很漫長,但如果中間稍微有一點思想波動,就會影響結果。”

在巴黎最浪漫的賽道,何傑和基普喬格都穿着最亮眼的粉色戰袍,但在低谷相遇的兩個人,世界都是灰濛濛的。“在當時,我可能想跟基普喬格探討怎麼面對外界的聲音,但現在,我更想向他請教如何突破瓶頸、繼續提高成績,回到馬拉松本身。”於何傑而言,在比賽中無法發揮出最佳水平,彷彿置身於一場無法逃脫的噩夢,尤其他堅信“我的極限不止於此”。

再回來就是“春天”

情緒低潮期,何傑回家調整了一段時間,媽媽敏感地發現了他的痛苦,便主動跟他聊起“給小麥壓苗”——綠油油的小麥苗長得挺拔,得用棍子和拖拉機壓倒,這個看似“破壞”的舉動,實際上能讓小麥成長得更茁壯。“雖然我媽媽文化水平不高,僅能寫自己名字,但她在用一個莊稼人的思路,跟我講人生漫長,很多當下的困惑得從長遠來看。”何傑坦言,北京半馬這個轉折點,“雖然不想經歷,但站在未來回頭看,也許這件事情真的讓我變成熟了。”

憤怒、迷茫、迫切想要證明自己,直到10月的大連馬拉松,何傑以2小時14分41秒獲得巴黎奧運會後的第一個冠軍,他緊繃的情緒才稍有緩馳,“成績一般,但證明了我還是我”。他將目光鎖定在12月1日的日本福岡馬拉松,2小時06分30秒,比他此前創造的全國紀錄還要快27秒——這是2025年東京田徑世錦賽的男子馬拉松達標線,對於想要提前鎖定世錦賽名額的中國選手來說,這場比賽至關重要。

然而,在福岡的賽道上,何傑察覺到了心底一絲鮮見的“膽怯”,“按前面幾公里那種速度,擱以前的話,我毫無意外會往前衝,但這次跑了6公里後,兩分五十幾的配速,我就有點兒心虛了,等再想去調動的時候一切都晚了。”最終,他以2小時18分16秒的成績正式結束了他的2024賽季。

“何跑崩”,果然,新的“稱呼”出現在何傑的社交媒體評論區。但或許是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何傑突然可以坦然地面對各種聲音,反而警惕起比賽中自己突然的猶豫,“不敢衝,不是何傑的風格”。賽後,他主動問教練:“肖導,我又沒比好,你會放棄我嗎?”肖麗反問他:“你要自我放棄嗎?”他答:“這才哪兒到哪兒啊,我纔多大,正是拼的時候”,但此後每次突破,“不是爲了讓別人覺得厲害,只是純粹地想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兒”。

在肯尼亞冬訓開始的第一天,何傑寫下“再回來就是春天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樑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