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最具爭議軍購:爲何殲20首飛4年後,還要高價進口蘇35?

2011年1月11日,殲-20成功首飛,標誌着中國也正式邁入了五代機的行列,中國的軍事實力正在迅速攀升,這一點,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然而,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是,在殲-20首飛成功四年之後,我們空軍還是從俄羅斯採購了24架蘇35四代半戰機,這一舉動一度被人認爲“浪費錢”。

既然我們已經研發出了第五代機,那我們爲什麼還要買蘇35?是否有特殊的考量?點個贊支持一下,今天這期視頻,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2015年,我們公開了與蘇聯簽署了蘇-35的採購合同,但事實上,該合同在2013年就已經簽署完畢。

至於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商議購買戰機的相關事宜,則再要往前推兩三年。

當時中國的殲-20還在研發階段,誰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就能成功,因此購買蘇-35來補充軍力,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至於我們爲什麼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蘇-35,原因很多。

首先,首飛成功並不意味着立刻就可以投入使用。

殲-20還沒進入量產階段,試飛的相當於一架“樣機”,想要真正投入使用,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和調試。

就目前所知,殲-20從第一次飛行到裝備部隊,用了整整六年,如果回到當年,有誰敢肯定殲-20什麼時候才能“正式上崗”?

然而當時美國的第五代戰機F-22,已經服役四五年了,F-35的研發進度,也已經進行到了一半。

我們一定要有一款可以讓中國安全度過殲-20服役之前的“空窗期”,蘇-35纔是最好的選擇。

蘇35是一款四代半雙發高機動,多功能戰機,事實上,如果不是沒有隱形能力,說是五代機都不過分。

它的最大飛行距離可以超過400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馬赫,並且可以攜帶多種武器。

再加上中國軍方一直以來都有裝備蘇聯軍事裝備的“傳統”,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接受俄羅斯製造的戰機,而我們自己研製的一些武器,也可以與蘇-35相匹配。

因此,無論怎麼考慮,蘇-35對於我們國家來說,都是最好的“過渡機”。

即使將來大規模的五代機裝備上,蘇35依然可以起到輔助作用,爲我們國家的空軍增添一份力量。

不過之所以採購蘇35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並沒有把發動機的技術也打包買過來。

二十億美金只買回來了數十架戰機,不包括髮動機。

但聽說俄羅斯是根據中國的要求,對蘇-35進行了相應的改進,然後才賣給了我們,從這點上來說,這二十億也不算太虧。

而在發動機方面,我國自主研發的太行渦扇10C,已經與俄羅斯難分上下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35在當時算是剛需,而蘇-35也不是一款過時的戰鬥機,這已經足以證明,這場買賣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