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向世界敞開大門(國際論道)

5月29日晚,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準時點火發射。這是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近期,中國空間站建設捷報頻傳,引發外媒持續熱議。繼一個多月前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後,長征七號遙三火箭近日又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準確送入預定軌道。飛船和核心艙隨後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完成了燃料物資的輸送。

天宮”“天和”等迅速成爲全球外媒聚焦的熱詞美國新聞週刊網站刊文稱,中國爲其天宮空間站取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名字,首個核心艙“天和”取“天空和諧”之意,中國明確表示希望與全世界科學家合作

“朝着建設中國空間站邁出又一步”

貨運飛船作爲向空間站及空間科學實驗室運送貨物和推進劑等物資的使者,被中國網友稱爲太空中的“快遞小哥”。中國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都帶了啥?外媒津津樂道

法新社報道,天舟二號裝載着食品、設備和燃料等基本物資。俄新社稱,這艘貨運飛船運送的數噸物資,是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停留3個月所必需的,其中包括2件用於太空行走的艙外服。“今日俄羅斯電視臺還關注到,“天舟二號帶來的‘太空美食’中,還有人們熟悉的傳統中式炒菜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

“這是中國繼今年4月成功發射天和核心艙之後,朝着建設中國空間站邁出的又一步。”5月30日,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網站對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並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的消息進行了報道,稱“爲了完成空間站的建設,中國將在明年年底之前進行11次航天發射任務”。

法新社指出,隨着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完成對接任務,中國進入派遣3名航天員前往空間站的準備階段。天宮空間站預計將在2022年全面投入使用,建成後將在近地軌道運行長達15年。

中國空間站名爲“天宮”,其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Ⅱ。“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道說,天和艙作爲空間站的主要控制中心,能夠同時容納3名航天員工作生活長達6個月,該報道還援引一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師的話說,中國計劃把空間站建設成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可以支持乘組的長期駐留並進行大型科學與應用實驗。

“展現世界領先的技術實力

“自主建造”成了外媒報道中國空間站時的關鍵詞。“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指出,天宮空間站是中國獨立自主建造、運營的載人空間站。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天宮空間站是中國自主建設的常駐大型太空站。目前的國際空間站(ISS)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合作的產物,將於2024年退役。屆時,天宮空間站將可能是近地軌道上唯一運行的人類空間站。

從發射載人飛船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艙、發射空間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循序漸進,先後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爲空間站建設鋪就了一條穩妥可靠的發展之路。正如德新社近日一篇文章所說:“在提出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近30年後,中國開始實現擁有自己的太空‘前哨’的夢想。”

德國《世界報》網站刊文說,天和核心艙是首個發射進入太空的中國空間站艙段,中國正逐步完成其空間站戰略。從國際上比較來看,憑藉自主載人飛行等實踐,中國早已從航天領域的“新手”晉升到“大師班”。在智利《信使報》網站看來,成功發射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建設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也是中國太空探索的最新飛躍。

“中國開展的太空探索活動展示其世界領先的技術實力。”英國《金融時報》提到,近年來,中國在太空飛行領域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中國空間站將使北京在國際太空研究方面發揮核心作用”。法新社的報道分析,中國爲其太空計劃投入大量科研資金,正逐步縮小與俄羅斯、美國等太空探索先驅的差距。

“對國際合作持開放態度

“中國表示,空間站對國際合作持開放態度。”西班牙《國家報》近日稱,“事實上,中國已經與聯合國開展合作,並歡迎外國科研人員進入這些設施開展實驗工作。”

早在2019年6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就聯合宣佈,17個國家的9個項目成爲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表示,中國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合作,爲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提供使用中國空間站的機會,是聯合國“全球共享太空”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偉大範例”。

據法新社近日消息,歐洲空間局已派出航天員到中國接受相關訓練。英國《衛報》關注到,中俄今年3月簽署了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備忘錄,“該國際空間合作項目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國際夥伴開放。”

俄羅斯衛星網近日刊文介紹俄羅斯與中國、歐洲合作探索太空的相關情況,指出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完全可能成爲新國際空間站的基礎,它的設計將允許任何其他國家設計的模塊與其對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用俄專家的話稱,天和核心艙的發射爲國際太空探索合作開創了新機遇。“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站越多,對我們各方就越有益。安全系統會更完善,遇到緊急情況時各國將可以相互幫助,也會有更多的研究機遇,可以在軌道站之間建立通信。”

“我爲中國在太空中建設新立足點的努力鼓掌歡呼,在中國空間站可以開展多種有益於全人類的科學實驗。”美國資深太空記者萊昂納德・戴維表示,中國在航天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強,有助於提高人類在近地軌道上活動的安全性,還有助於對月球、火星甚至更遙遠太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