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開發將月球“包裹”批量運回地球方式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8日報道,中國科學家提議在月球上建造一個磁性發射器,以提供一種經濟有效的方式,將從月球表面提取的資源送回地球。

磁懸浮設施的工作原理與體育比賽中的擲鏈球相同,但在將發射艙拋向地球之前,其旋轉速度會越來越快。

據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介紹,通過利用月球獨特的環境,如高真空和低重力,它將能夠每天發射兩次有效載荷,成本約爲現有運輸方式的10%。

研究人員在《上海航天》雜誌上寫道,該方案技術路徑較爲清晰,無技術瓶頸,且系統技術複雜度相對較低,可行性強。同時,磁懸浮旋轉拋射裝置採用超導電機驅動,僅消耗電能,不消耗推進劑,系統規模相對較小,易於工程實施。

報道稱,月球資源開發與運返系統建成後,將實現月球資源批量化運返地球。系統首要開採提取的氦-3資源是核聚變的重要原料,有望幫助解決地球能源危機。同時,系統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過程,可推動空間採礦、新型返回器、重型運載、人工智能等技術產業羣的發展。

氦-3被譽爲一種清潔、安全、高效的燃料。研究人員稱,僅20噸這種材料就能滿足中國一年的電力需求。

雖然地球上已知的容易取用的氦-3只有大約0.5噸,但月壤中估計有超百萬噸氦-3,足以維持全球1000多年的能源需求。

研究未說明氦將如何被提取,以及將以何種形式運返地球。

報道稱,擬議中的拋射系統將使用一個數十米長的旋臂和一個高溫超導電機來發射裝載月球資源的月地返回器。

月基磁懸浮旋轉拋射返回分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利用磁懸浮旋轉拋射裝置,旋轉加速裝有月球資源的月地返回器,使其達到月球逃逸速度以上,再將其精確地拋射進入月地返回軌道,返回地球。

該系統將由太陽能和核能提供動力,由於設計允許動能在發射後的減速階段轉換回電能,每次拋射後都能回收70%以上的能量。

該系統的重量約爲80噸,需要等待中國的超重型火箭開始運行,才能被帶到月球。

報道稱,研究人員表示,發射項目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將其安裝在崎嶇的月球表面上,要確保旋臂在高速下保持穩定,並確保其能夠承受溫度變化、宇宙輻射和月球塵埃。(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