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個互聯網領域邁向新階段 工信部就IPv6、國際互聯網聯通作出新部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繳翼飛 北京報道
7月11日,2024中國互聯網大會正式閉幕,併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5G、千兆光纖網絡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備,下一代互聯網 IPv6用戶和流量規模顯著提升,智能算力規模佔比提升至30%,人工智能產業對高質量數據需求日益凸顯,物聯網應用進入規模化爆發期,工業互聯網進入規模發展新階段。
時值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的30週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也確定開展“網絡去NAT”專項工作,進一步深化IPv6部署應用,時隔30年再次新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對互聯網未來發展作出新部署。
多模態大模型將成互聯網“標配”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指出,2023年,網絡基礎設施進入提速升級新階段。5G網絡覆蓋面更廣,並加速向重點場所深度延伸。截至2023年底,5G基站數達337.7萬個,同比增長46.1%。骨幹網絡、IPv6性能升級,爲5G網絡提供了更爲強勁的數據傳輸與終端連接能力,推動5G應用案例持續增長。光纖寬帶網絡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衛星互聯網實現應用加速落地。
尤其是隨着以ChatGPT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爆火,對智能算力的大量需求也進一步刺激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迅速,算力規模持續提升,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81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雲計算市場規模達6165億元,較2022年增長35.5%。其中,智算成爲引領算力設施發展的重要驅動,智算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快,2023年底智能算力規模佔比提升至30%。
不過,《報告》指出,當前算力中心的業務應用大多選擇在東部地區部署,東西部協同聯動不足,難以爲西部帶來有效的算力需求。算力在傳統行業拓展仍有待增強,傳統行業對於算力的需求差異較大,需求量相對分散,使算力提供商難以有效提供服務。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裴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未來以6G、衛星互聯網等爲代表的新式網絡基礎設施加快部署。算力基礎設施佈局進一步優化,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協同聯動,通用計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超級計算中心等算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有序。
對於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同比增長18%。從企業數量來看,截至2024年3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超過29770家,我國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約佔全球企業總數的1/7。從專利數量上看,2013年至2023年9月,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累計申請量超129萬件,中國佔比高達64%。同時,截至2024年3月,已有117個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在訓練芯片、推理芯片、芯片設計與製造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需加大在芯片行業的研發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勵國內企業自主創新,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合作。同時,人工智能在工業等重點行業的應用尚處於小範圍試點階段,我國通用大模型的開放性有限,使用門檻相對較高,致使尚未廣泛形成較好的商業模式。
裴瑋認爲,“人工智能+”行動的實施和多模態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拓展應用場景,推動我國互聯網向智能化發展。多模態大模型將成爲智能互聯網應用的“標配”,人和機器的交互將會呈現多模態特徵,算法作用日益提升。同時,算力發展需求推動高端芯片自主研發和製造能力不斷髮展,國產操作系統、工業軟件性能將顯著提高,規模化推廣應用不斷提速。
IPv6引領中國互聯網進入新階段
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是互聯網升級演進的必然趨勢、網絡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支撐。近年來,我國推動IPv6規模部署取得明顯成效,顯著提升了我國互聯網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效支撐4G/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快速發展。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網絡和應用基礎設施IPv6服務能力已全面具備,用戶規模達到7.94億,居世界首位。“IPv6+”網絡服務能力覆蓋29省、300餘地市。同時,建立了較爲完備的IPv6標準體系,在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IPv6+技術標準中貢獻度超過85%。目前,IPv6已經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59個,“IPv6+”商用部署項目累計超過400個。
7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發佈《關於開展“網絡去NAT”專項工作進一步深化IPv6部署應用的通知》。通知提出,深化應用改造,主動引導流量遷移。互聯網企業要深化應用服務IPv6升級改造,優化放量引流策略,實現註冊、登錄、使用全鏈條支持IPv6,提升固網環境下IPv6流量佔比。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2024中國互聯網大會期間表示,目前我中國IPv6滲透率已達72.7%。這一數字遠高於APNIC同期實測的33.57%,顯示出我國在IPv6推廣上的積極成效。IPv6是建設韌性網絡的重要抓手,可支持精細化和個性化的網絡管控及數據流動管理,基於IPv6的SRV6還可貫通雲網邊端,優化人工智能能力的安全應用。5G-A與IPv6的興起將引領互聯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高度沉浸式虛擬現實等新應用新模式快速發展,給網絡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也在會上透露,工信部將加快網絡基礎設施演進升級,深化分段路由、隨流檢測等IPv6+技術部署應用。進一步落實“網絡去NAT”專項工作,加快佈局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增強算網融合能力,加強人工智能與下一代網絡技術設備運維等方面的協同創新,推動形成技術引領新優勢。
首次新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
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的30週年。早在1994年,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之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9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實現公衆互聯網與國際互聯網連通。
時隔3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於今年7月10日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頒發新的許可,批覆在廣西南寧、山東青島、雲南昆明、海南海口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系30年來首次增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增設的6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中,海南佔一半,即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同時在海南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海南也成爲繼北京、上海、廣東之後全國第四個同時擁有三大運營商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省份。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成開通後,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互聯網訪問不再繞行北上廣,將全面支撐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和國際數據產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工信部將以新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爲契機,拓寬對外互聯通道,做好國際通信發展、監管、安全各項工作,鞏固提升信息通信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要加快新設出入口局建設,以基礎電信企業爲責任主體,各地方政府、通信管理局等充分參與,形成工作合力。要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支撐電信業務開放、跨境數據流動、國際數字貿易等發展,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積極服務地方外資引進和企業國際化發展。要加強出入口局安全運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網絡韌性和承載能力,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確保設施運行穩定、網絡質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