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爲增進合作提供啓迪(國際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我從小就對中國感興趣,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學習中文期間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瞭解。碩士畢業後,我前往山東大學(威海)學習,在那裡度過了美好的時光,結識了很多真誠的中國朋友,也深入瞭解了當地社會和文化。我遊覽中國多地,學習了中國藝術和古典建築相關知識,堅定了成爲一名漢學家的夢想。

我深入研究中國文化和文學。數年前,我受邀將《論語》譯成馬耳他文。這是我一直想完成的工作,因爲《論語》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文學和哲學著作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典籍之一。

我用兩年時間直接從中文原文翻譯了《論語》。《論語》詞約義豐,理解起來頗具挑戰性。我在譯文中添加了評論和解釋,努力讓譯文更加易懂,便於馬耳他讀者理解古老的東方智慧。2022年,《論語》馬耳他文版亮相馬耳他圖書節。在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發佈會上,馬耳他文化界專家給予這部譯著好評,認爲“這是翻譯界的一大盛事,填補了馬耳他文學研究的一項空白,爲馬耳他學者研習儒家經典、瞭解中國文化提供了幫助”。這些評價讓我備受鼓舞。

通過翻譯《論語》,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瞭解。孔子提出了許多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的價值理念、倫理道德原則。時至今日,儒家仁政思想蘊含的善治理念依舊能爲世界各國增進合作、攜手加強全球治理提供啓迪。中國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清晰表達了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的願景。

不少馬耳他人對中國文化有一定了解,因爲馬耳他除了有孔子學院,還有在歐洲成立最早的中國文化中心之一——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傳統中醫診療以及教學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在馬耳他推廣。現在,越來越多馬耳他青少年對學習中文感興趣,馬耳他將中文教育納入公立中學的選修課程,我曾參與制定教學大綱。

馬耳他同中國建交已經有50多年。兩國雖然相距遙遠,但已經成爲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文化國家友好相處的典範。今後,我希望翻譯更多中國典籍和文學作品,爲中國文化在馬耳他進一步傳播、爲促進馬中兩國民心相通作出更多貢獻。

(作者爲馬耳他漢學家、馬耳他大學客座研究員薩爾瓦託雷·朱弗雷)

《人民日報》(2024年09月19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