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災難提升韌性 國安會:聚焦五主軸興建再生能源 提升能源自給率

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26日提出「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報告。圖/摘自總統府官網

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26日首度提出「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報告指出,不只臺灣,全世界各國均臨傳統及非傳統安全威脅,社會的概念是要自己救自己,自己保護自己。在能源方面要維持電力及能源供應,主要工作包括開發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目的是提升能源自給率,並投入併網工程,與興建儲能系統。

徐斯儉在報告中指出,全世界各國均臨傳統及非傳統安全威脅,包括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等都是大型災難及長時間威脅,範圍不只局部而是全面,時間也非一次性的,且通訊網網受阻,全社會防衛韌性與一般天然災害的救災不同,全社會的概念是要自己救自己,自己保護自己。

他說,臺灣在威權時代有民防,但以軍管爲主,現要提倡全民要自己保護自己,而民間人才與技術相當豐沛,可成爲臺灣進步、走向國際的引擎。

未來在面對重大災難挑戰要如何穩定社會運作及政府服務?他說,從波羅的海、芬蘭、烏克蘭等各國最近幾年做法及運作可以得出二大借鏡,包括全民瞭解自己角色與職責,社會大衆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元素。他說,民間人才與技術相當豐沛,可成爲臺灣進步、走向國際的引擎。

他指出,未來做法有三大重點,要協調跨部會跨領域跨世代合作,建立非軍事政府部門應變共同圖像、提升大衆對威脅的認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有五大主軸,主軸一民力訓練暨運用方面,徐斯儉說,我有可恃之民力,現行約40萬人,未來透過訓練及演練培養相關民力成爲中等能力可恃之民力。主軸二,戰略物資的維生配送,未來會和賣場超商通路配合,調整現行配售機制,規劃維生配售系統。各地方368鄉鎮市區公所要成立防災協作中心。

主軸三能源關鍵基礎設施維運防護主要任務,確保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維持電力及能源供應,維持民生基本需求,軍事作戰能力及政府持續運作。主要工作包括開發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目的是提升能源自給率,並投入併網工程,與興建儲能系統。另也要強固電網,採分散方式及兼顧方式達到電網降低集中,提升穩定,故障隔離,提升戰時運作韌性等目的。

在保護及維護關鍵基礎設施方面,分爲三大層次,包括核心固守、中層阻殲及外圍警戒。核心固守靠保二、保全人員及特種耳護團;中層部分仰賴國軍,外層則由地方警力及民力負責,希望採 三層防禦架構,加大縱深範圍以增加破壞者攻擊難度,爭取支援應變時間。

在主軸五資通運輸及網路安全方面,未來也會提升數韌任,增建海纜微波,非同步軌道衛星,跨網行動漫遊,及公共安全與救難應變通訊系統等陸海空數位基礎建設。

階段性目標方面,徐斯儉指出,未來在今年12月底會進行桌上兵推,明年3月地方小規模演練,明年6月銜接漢光演習進行前導演練,中央與地方依各主軸,行無劇本的小規模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