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觀察|2023商事仲裁涉案金額年超1.16萬億,仲裁法將迎來首次大修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郭聰聰 北京報道

“2023年度,全國279家仲裁機構共受理60萬件以上的案件,涉案的總金額超過了1.16萬億元,所受理案件中的當事人來自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較之往年,北京和上海依舊延續了作爲最受歡迎的仲裁地的趨勢。”北京仲裁委仲裁員趙芳在8月8日北京仲裁委/北京國際仲裁中心(下稱“北仲”)與北京市律協聯合主辦的“《中國商事仲裁年度觀察(2024)》發佈會”中對2023年商事仲裁情況做出介紹。

2023年商事仲裁一覽

由北仲組織行業專家編寫的《中國商事爭議解決年度觀察》,自2013年首發至今已歷時11年,《中國商事爭議解決年度觀察(2024)》(下稱《年度觀察》)聚焦建設工程、房地產、能源、投資爭議、國際貿易、金融、知識產權、影視娛樂、民用航空9個重點專業領域的爭議解決,從新規概覽、典型案例、熱點問題等角度對商事爭議解決進行年度回顧與未來展望,這也是北仲新一屆委員會履新後發佈的首個年度觀察報告。

2023年我國仲裁機構辦案數量與涉案金額超越上年。據《年度觀察》公佈數據,至少有14家仲裁機構新受理案件的爭議金額總計超過100億元,其中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貿仲)以1510.2億元的新受理案件標的總額居於首位,深圳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以1383.1億元居於第二,北仲以1248.2億元新受理案件標的總額居第三。

2023年我國的仲裁現代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致力推進我國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進程。在14家爭議金額總計超過100億元的14家仲裁機構當中,有10家仲裁機構均有涉外案件,其中廣州仲裁委員會以受理671件涉外案件居於首位,貿仲以645件居第二,深圳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以414件居第三。

《年度觀察》中由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主任胡宇翔、資深律師魏朦璐編寫的金融爭議解決部分,對2023 的金融爭議動向做出了以下總結:一、金融法制與金融審判工作愈加受到重視;二、多地成立金融審判法庭,金融審判呈現集約化、專業化、精細化的特徵;三、監管與審判協同進一步深入,穿透式審判理念繼續深入;四、壓實金融機構責任,促進金融機構規範展業;五、金融消費者保護力度進一步增強;六、更加註重股東和公司利益保護;七、風險處置問題橫亙金融機構內外部,風險化解問題成爲新主題;八、進一步脫虛向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同時,在金融爭議年度觀察中,篇章作者也選取了7個在基金、保險、證券、擔保、信託等金融行業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典型案例,對案情做了基本梳理與深度觀察。

《年度觀察》編委會在書中前言中提到,《年度觀察》一直以來都秉持着立足實踐、服務實踐的理念,通過對行業概覽,重點法規政策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熱點問題觀察及來年行業展望等方面進行系統梳理,致力爲市場主體進行商業決策、增強風險防範和糾紛化解能力提供助力,也爲爭議解決行業人士提供了更爲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視角,以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優化爭議解決策略,進而推動行業專業化高質量發展

仲裁法迎來首次大修:修訂草案將提請全人常審議

現行《仲裁法》自1994年頒佈至今已有30週年,在2024年7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修訂草案)》,並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昭示着仲裁法將迎來的首次大修。

早在2009年與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曾對《仲裁法》個別條款進行了修正,但並未進行實質性修改。據2021年7月司法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修訂)(徵求意見稿)》,此次仲裁法徵求意見稿共有九十九條,比現行法增加了十九條,對總則制度、仲裁機構制度、仲裁員及中國仲裁協會規定、仲裁協議、仲裁程序、撤裁與重裁、裁決執行、涉外仲裁規則進行了修改。修訂力度之大,修改範圍之廣前所未有。

此次《仲裁法》大修對仲裁機構來說,即是內力提升的挑戰,也是仲裁文化傳播的機遇。仲裁文化的推廣和普及關乎着法治精神的踐行與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適逢《仲裁法》頒佈30週年與首次大修,北仲與北京律協發起了“仲裁文化推廣月”活動,由北京仲裁委/北京國際仲裁中心主任郭衛與北京市律師協會長劉延嶺攜手啓動項目,以多樣的活動,傳播先進仲裁理念,宣傳仲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