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或成今年第一大用鋼需求 鋼鐵行業進入減量發展、存量優化階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繳翼飛 實習生劉夢生 北京報道10月25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召開三季度信息發佈會。前三季度,粗鋼表觀消費量下降6.2%;累計出口鋼材8071萬噸,同比增長21.2%;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289.77億元,同比下降56.39%。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表示,今年初以來,鋼鐵行業進入減量發展、存量優化階段的特徵更加明顯,國內需求強度進一步減弱,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大於產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鋼材價格持續低位,鋼材出口增加,疊加原料價格易漲難跌等因素影響,行業利潤同比明顯下降,行業運行持續呈現高產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企業把握生產節奏難度加大加強自律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在此背景下,中鋼協呼籲,鋼鐵行業要加強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加快研究推進產能治理和聯合重組;落實“鼓勵高端、限制低端、打擊非法”的出口原則;持續推進超低排放改造、極致能效、綠色低碳發展。

製造業用鋼或將超越建築用鋼

當前鋼鐵行業需求不足問題依然明顯。中鋼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粗鋼表觀消費量下降6.2%。8月、9月,粗鋼表觀消費分別下降了13.5%、11.1%,連續兩個月出現兩位數下降,供需動態平衡的壓力明顯加大。

據世界鋼鐵協會發布的短期需求預測,預計中國鋼鐵需求2024年同比下降3%,2025年下降1%。

“產業結構決定消費結構,我們目前鋼鐵需求的下降主要是來自於建築用鋼,一個是因爲房地產的下行,另一個是因爲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設強度在減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市場調研部主任石洪衛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粗鋼產量下降近2800萬噸,但是鋼筋產量減少2700多萬噸,配套鋼材料減少400多萬噸,合計約3100多萬噸,說明製造業用鋼需求逐漸走強。

姜維指出,目前建築用鋼需求下降但有望邊際改善,製造業成爲支撐鋼材需求的主要動力,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光伏產業等加快發展將有力拉動相應品種鋼材需求,鋼鐵需求結構重心正在逐步向製造業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各地積極推進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也勢必會對鋼鐵的供需形成新的影響。

石洪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國製造業和建築業鋼材需求的2023年佔比分別爲48%和52%,而今年“兩新”政策將推動製造業用鋼進一步走強,預計今年將各佔“半壁江山”,甚至製造業用鋼需求佔比可能進一步上升。後續隨着西部大開發以及城鎮管網改造項目的落地,建築用鋼的下降趨勢有望逐漸止步。

與此同時,大量的老舊設備和消費品報廢之後,廢鋼資源回收壓力也必然會提升。

石洪衛指出,廢鋼行業過去的回收體系呈現小散亂的現象,現在逐漸在規範化,逐漸向廢鋼回收的產業化、產品化、區域化的三化方面提升。目前國家已經組建成立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全國廢鋼資源的回收體系,推動相關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的優化。

與內需情況形成反差的是,鋼材出口正呈現量增價減的情況。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累計出口鋼材8071萬噸,同比增長21.2%,但出口均價770美元/噸,同比下降21.6%,但比同期國內鋼材均價仍高39.5%。

姜維坦言,我國鋼材出口維持較高水平引發國際市場的關注,遭受貿易救濟原審案件明顯增加,目前已達23起,全年預計超過25起,超過前3年貿易救濟原審案件的總和。我國對其出口鋼鐵數量小、市場佔比低的加拿大無視世貿規則,擬對中國鋼鐵徵收25%的附加稅。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擡頭跡象明顯,多種形式貿易壁壘加速構建,鋼材出口面臨的風險挑戰正在累積。

“開展高端鋼鐵產品出口退稅非但不會造成出口大規模增長還將有效抑制低端產品出口。鋼鐵企業對於爭取高端鋼材出口退稅、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出口、有選擇有組織地應訴國際貿易摩擦等訴求強烈。”姜維呼籲,當前世界經濟政治形勢下,鋼材出口“量增價跌”情況不可持續,出口工作要切實堅持鼓勵高端、限制低端、打擊非法的原則,儘早實現規範、有序、平穩出口的目標。

聯合重組機制正在抓緊研定

中鋼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289.77億元,同比下降56.39%;平均利潤率爲0.64%,同比下降0.72個百分點。

利潤下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價格的波動。據中鋼協監測,前三季度,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爲103.66點,同比下降7.67%。其中,長材指數平均值爲106.33點,同比下降8.32%;板材指數平均值爲101.88點;同比下降9.61%。9月第一週,CSPI跌至90.42點,爲近7年的最低水平。

反觀成本端的鐵礦石價格,前三季度我國鐵礦石進口均價爲111.6美元/噸,同比下降0.8%,降幅明顯小於鋼價降幅。

姜維表示,鋼材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相較鐵礦石易跌難漲,鐵礦石價格則處於相對高位且易漲難跌。主要原料成本高企導致鋼鐵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今年上半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爲1.1%,國際四大礦山的銷售利潤率在25.5%~45.0%,產業鏈利益分配嚴重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出臺提升了鋼材市場的預期和信心,也扭轉了此前鋼材價格持續下滑的局面。近期國內鋼廠大幅上調11月份出廠價。寶鋼、鞍鋼、本鋼等國內一批大型鋼鐵企業公佈了2024年11月份產品價格政策調整信息,均在10月份的基礎上大幅上調了出廠價,每噸最高上調600元。

“這個回升實際上是在鋼價極低的情況下的一個反彈,也反映了市場的整體預期。”石洪衛說。

在10月24日召開的三季度部分鋼鐵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上,不少參會代表均對四季度運行表示謹慎樂觀的看法。他們認爲,儘管9月底鋼價短期內出現快速大幅上漲,但鋼材訂單並沒有明顯變化,大家認爲這只是國家一系列積極的貨幣和財稅政策預期的結果,鋼鐵行業供需形勢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第四季度,鋼價有望迎來階段性反彈機會,但不是反轉,鋼材“供強需弱”態勢將長期存在。

姜維坦言,當前鋼鐵市場新的供需動態平衡基礎尚未形成,市場稍有好轉就衝動生產,只會加劇供需矛盾,最終打壓價格、再次陷入“越產越虧、越虧越產”的困境。從數據看,鋼鐵企業仍存在進一步自律降庫存的空間,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自律,以實際有力行動共同維護行業平穩運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在會上了解到,目前中鋼協正在加快研究推進產能治理和聯合重組。

一方面,8月份工信部已暫停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項目:堵上新增產能的入口;另一方面,還要儘快建立已有產能退出機制,創造條件引導落後產能退出,促進鋼鐵產量導向優勢產能。同時,堅定不移推進聯合重組,堅決防止重組過程中將大量無效產能甚至“殭屍產能”復活,需要政府、企業和行業共同推進。中鋼協已着手加快相關研究開展專項調研,研究提出促進聯合重組和完善退出機制。

中鋼協規劃發展部主任王濱坦言,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十大鋼鐵企業的市場份額僅爲40.9%,而相比之下,其他發達國家前兩至四大鋼鐵企業的市場份額則在65%~85%之間。這意味着,中國鋼鐵行業在行業集中度方面仍需進一步提升,以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我們調研發現,不少企業有能力有意願通過主動聯合深入爭取新的發展機遇,獲取新的發展空間。關鍵是如何進一步消除非市場的因素障礙,促進聯合重組和完善退出機制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重要任務,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的共同努力。”王濱說。

姜維表示,當前,鋼鐵企業對行業進入“減量發展、存量優化”發展階段已經形成共識,對“三高三低”運行態勢的嚴峻性已有充分認識,對加強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的必要性高度認同。

中鋼協將成立電爐鋼分會

生態環境部近日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明確建材(水泥)、鋼鐵、有色金屬(電解鋁)行業基礎條件成熟,可從2024年度起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管理,屆時全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佔全國總量的比例將達到約60%。

目前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極致能效工程仍在持續推進。截至10月8日,共有159家鋼鐵企業(包括一家球團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其中,114家企業全過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鋼產能約5.17億噸,噸鋼超低排放改造投資約469.73元。

“今年就會成爲鋼鐵行業的首個管控年度。明年開始到明年年底以前要完成首次的履約工作,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已經進入到實操階段。”中鋼協副總工程師黃導介紹,“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鋼協團體標準、第一批8箇中國低碳排放鋼產品目前已正式發佈,爲綠色貿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中鋼協正在組織制定配套的工作辦法,後期將有序開展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相關工作。

而在電爐鋼的冶煉方面,由於國內廢鋼積蓄量不足,當前電爐鋼冶煉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國內的電爐鋼短流程鍊鋼的產量不到全國的10%,遠低於美國的68%,歐盟的40%,離我國“2025年實現電爐鋼產量佔粗鋼產量15%”的目標也存在一定距離。

石洪衛透露,目前有關成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電爐鋼分會的議案已經審議通過,目前正在推進各項籌備工作,計劃在年底前正式成立。

“全行業有很多獨立電爐鋼企業,但這些企業目前多數都不是鋼協的會員企業。”石洪衛表示,成立電爐鋼分會可以將全國的主流電爐鋼企業都吸納到該體系中來,同時也鼓勵設計、研發、裝備製造等電爐鋼產業鏈企業也加入電爐鋼生態圈,從而全面推動電爐鋼領域的總體規劃、政策優化、技術創新、標準提升、品質改善、裝備升級、廢鋼相關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