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痛點?中方果斷出招後,美製裁手法變了,200家中企縮至140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商務部發動了對中國芯片產業的新一輪大規模製裁,把140家中國公司拉進了黑名單,不僅限制美國公司和他們做生意,還通過“長臂管轄”牽扯到了大量使用美國技術的第三國企業。相比前兩週外媒炒作的版本,美國實際推出的制裁內容倒是做了明顯的弱化。制裁公司數量從200多家縮減到了140家。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這是因爲荷蘭和日本政府不願合作,美國本土企業也激烈反對,使得美國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

爲什麼呢?其一,是由於中國政府在嚴正聲明後,迅速給予了強有力的反擊。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關於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其二,就是中國四大行業協會同一時間發出措辭強硬的聲明。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及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幾乎同時站出來,對美國政府的行動做出了直接的迴應。可見,就算過去五年間美國持續實施制裁,但並未能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的蓬勃發展與不斷壯大。

過去五年,美國持續對中國芯片行業施加嚴格制裁,妄圖通過技術封鎖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然而,現實卻截然相反:中國芯片產業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在逆境中全面突破,2024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萬億人民幣。這種“圍堵反催生”的現象背後,有哪些關鍵推動力?美國的芯片制裁主要集中在高端製程和尖端設備,中國前幾年確實在技術上遭遇瓶頸,限制芯片供給以後,這種壓力反而促使中國芯片行業建立起從設備、設計到製造的全產業鏈。

據觀察者網報道,自去年以來,中國對鎵、鍺、銻等兩用物項實行了出口管制措施。近期商務部又發佈關於加強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宣佈嚴控對美國出口相關兩用物項。外媒普遍將此視爲對美國一系列打壓遏制行爲的迅速反制。“中國對戰略礦產的管制開始擊中西方企業痛點。”中國是鎵、鍺、銻等關鍵礦產的主要供應國,出口管制措施已導致這些礦物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飆升。許多西方企業的供應出現缺口,不得不尋找替代供應。

據大衆日報報道,商務部召開新聞發佈會。有記者就美國對中方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出口管制有關言論進行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美方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實施單邊霸凌行徑,是典型的經濟脅迫行爲,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中方此舉,是維護自身安全和發展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的合理舉措。中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不會改變。

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經營者應當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對供應鏈及交易相關方所在地的相關法規政策都應當保持高度的關注。在事前做足充分的準備、事中保持警覺,有助於更好地保障企業運營的穩定。比如同樣的記錄保存規定,中國《條例》規定了5年的保存年限要求,且EAR原先也是5年,但今年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將其延長至10年。此外,當前的《條例》很多地方僅作原則性規定,具體實施細則尚待完善,需要企業持續跟進後續的相關動態。

這些關鍵材料不僅僅在半導體產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軍事層面也有着很大的適用範圍,中方的反制措施不僅僅讓美國半導體產業感到了深深地憂慮,連大量的軍工企業也發愁不已。可以說,中方本次貿易反制措施的出臺,美國必須承擔全部責任,而面對各大公司的表態,中方也明確表示,中方願意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在加強出口管制領域進行對話。也是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至於西方企業能否成功獲得中方點頭,還是要看他們是否拿出了相應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