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監控水污成效佳 高雄6年裁罰逾800萬元

高市府環保局透過縮時攝影機及攝影機監控系統遠端即時掌握事業廢水排放情形,根據統計,自2019年迄今,環保局共已查獲22件偷排廢水案件、累計裁處812萬8900元罰鍰。(高市府環保局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爲了提升水污染防治稽查效率,高市府環保局透過縮時攝影機及攝影機監控系統(CCTV)遠端即時掌握事業廢水排放情形,運用智慧科技取代傳統人力到場稽查,近年更強化智慧監控、智能夜視等相關功能,根據統計,自2019年迄今,共已查獲22件偷排廢水案件、累計裁處812萬8900元罰鍰。

環保局於2019年在民衆常陳情的流域及河道或已鎖定的事業排放口導入科技執法監控系統,能有效蒐證非法排放行爲。近年來隨着高感度、高畫質鏡頭及智能影像辨識技術進步,監測系統的夜視與異常偵測能力大幅提升,無論在夜間或惡劣天候下,監控都得以更加精準,強化執法效率,進一步嚇阻業者偷排。

環保局表示,運用智慧科技取代傳統人力到場稽查,可節省人力及蹲點時間,並可用電子行動載具觀看現場影像或事件畫面,除了更有效掌握證據,即時告警服務也可加速稽查人員對事件的研判與控制,搭配人力稽查可提升稽查效能。自2019年起使用科技執法,統計迄今已查獲22件違反案件,累計裁處812萬8900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市議員李雅靜指出,儘管環保局已導入智慧監控系統加強水污染稽查,但鳳山溪水質染問題仍未見顯著改善。上游不肖業者依舊有恃無恐,伺機偷排廢水,導致溪水變色、惡臭,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品質與生態環境。

李雅靜表示,科技執法雖能有效蒐證,但僅屬「治標」手段,難以根絕污染源頭,鳳山溪污染的根本問題在於上游工業廢水未經妥善處理就排出,因此,強化源頭管理纔是治本的根源,例如在鳳山溪上游設置污水處理廠,將工業廢水納管集中處理,從源頭阻斷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