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谷創新創業推介會:攜手共創數字產業繁榮與生態共贏

(原標題:智慧谷創新創業推介會:攜手共創數字產業繁榮與生態共贏)

爲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決策部署,彙集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彙集優勢產業資源,激發創新發展活力,由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聯盟執行主辦,威海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威海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威海智慧谷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經貿》雜誌社協辦的“數字中國系列活動——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聯盟圓桌會議暨智慧谷創新創業推介會”於6月16日在北京成功召開。

會議伊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電子信息產業部副主任王琪,威海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徐力,威海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帥發表致辭。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以專業化平臺建設爲抓手,着力促進數字經濟領域信息和資源的高效匹配。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電子信息產業部副主任王琪表示,目前投促局正在搭建數字經濟產業跨境投資促進平臺,爲各國展示數字經濟投資環境、投資政策、產業政策以及發展趨勢提供公共服務平臺,並通過不斷強化與國內外政府部門、產業組織、專業機構、頭部企業的戰略合作,突出創新引領和金融服務功能,推動境內外數字經濟產業集羣的精準對接,實現投引資者直接有效可持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各國數字經濟的共同發展。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電子信息產業部副主任王琪致辭

爲了全方位打造現代化城市智能體,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發展,威海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徐力表示,威海佈局了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碳纖維等複合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等八大產業集羣。同時,以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了威高手術機器人、未來機器人等人工智能領域重點企業16家,認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60個,國家和省級工業互聯網示範項目32個,而智慧谷園區就是威海數字經濟園區的典型代表。本次會議與威海市聯合主辦,不僅爲威海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變革提供了難得機遇,也爲廣大專家人才深度參與威海建設發展,實現合作共贏提供了對接平臺。

威海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徐力致辭

作爲深入推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戰略舉措,威海經開區致力於打造全國一流的產業創新平臺。威海市委經開區工委委員、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副主任韓帥表示,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區內重點規劃打造了東部濱海新城和中韓自貿區,吸引帶動各類要素加速聚集。智慧谷服務貿易產業園是威海市搶抓國家服務貿易創新試點機遇,打造的全國首個服務貿易實體園區,是威海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初步集聚了軟銀、日立、中數互動等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龍頭骨幹企業。園區現聚集國內外頂尖人才2人、國家級領軍人才5人、省級領軍人才10人,爲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智力支撐。

威海市委經開區工委委員、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副主任韓帥致辭

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聯盟執行秘書長劉璐表示,作爲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發起的平臺機構,聯盟目前共有成員單位50餘家,涵蓋世界500強企業、國央企、頭部企業、獨角獸等。聯盟通過“數字中國·系列活動”,深入調研城市、場景、產業,全面聯動聯盟生態企業、投融資機構、大院大所、高校、融媒體等資源,助力城市、產業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聯盟執行秘書長劉璐主持發言

隨着數字技術快速興起,數字經濟不僅成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而且改變着經濟社會活動。在此形勢下,招商引資也需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季曉南透徹分析了全國各地的經開區以及園區現狀。他指出,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做了重大調整之後的第一年,全國各地都在紛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所以,加快構建高質量高水平的數字化開發區,形成更有吸引力的環境至關重要。近十多年來,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爲核心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重要性日益顯現,在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方面搶得先籌,就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主動。而數字化水平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園區本身的基礎設施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引進扶持數字經濟產業,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數字經濟產業往往涉及到高端人才,要緊緊圍繞區域地方發展配置人才。有了一流的營商環境和人才,還有產業配套,再加上社會服務,纔有利於更好地吸引企業。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季曉南發言

建設“數字中國”是我國未來的重大戰略方向。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認爲,現階段,園區的業務主要側重於針對現有產業的拓展,而未來應更加關注如何通過數字技術賦能現有產業,推動各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問題。在數字技術的三大技術領域,我國在網絡技術(覆蓋)方面具有全球領先優勢,但在數據技術和計算技術方面尚顯不足,因此園區的發展機遇在於如何通過資源的盤活爲數據和計算技術的創新奠定基礎。爲賦能和支撐園區內企業的高效率、高效益運行,園區應探索拓展新的業務和功能,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相關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同時,根據不同園區的定位和客戶訴求,提供附加的服務功能和業務,例如數字化人才培訓等。總體來說,我們要進行數字化支撐的平臺模式創新,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落實到實際操作中,這樣不僅有助於園區自身和入駐企業的發展,還能更好地賦能其他行業,共同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發言

產業園區作爲資源、要素、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載體,擔負着培育創新主體、促進產業轉型、推動城市化建設等重要使命。威海智慧谷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利輝詳細介紹了智慧谷園區的區位優勢、產業集羣、營商環境、招商政策以及人才政策。“智慧谷服務貿易產業園,是威海搶抓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機遇,打造的全國首個服務貿易實體園區,是主要發展創新型產業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區。園區佔地516畝,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總投資80億元,目前已形成了三大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即服務貿易產業集羣、數字經濟產業集羣和總部經濟產業集羣。經過多年探索,園區形成了‘全鏈式聚集、全要素支撐、全週期服務、全綠色築底’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以及‘一核三園’的發展載體,也形成了針對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發展模式,同時,園區爲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投融資,政策技術等八大精準服務,使企業在園區裡實現一站式服務。3年內實現招引500個項目,其中30個500強和上市公司,吸引人才2萬人,其中高端人才2千餘人,年產值突破300億,外貿進出口額突破300億元。”最後他表示,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歡迎大家奔赴威海投資興業,共同爲威海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威海智慧谷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利輝發言

作爲國企代表,太極憑藉三十五年信息化服務實踐積累,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深度佈局智慧園區產業。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電科太極智慧城市資深專家、數字經濟研究員莫日根表示,數字經濟作爲當前主要的經濟形態,對於發展環境和基礎設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發展依賴於數字技術和網絡通信,利用雲計算、數據中心、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技術,構建數字平臺。同時,運用小模型和大模型(如chatGPT)搭建智能平臺和工具。這些創新形成了新型基礎設施,即“數智基礎設施”或“數字底座”。太極公司在西安、上海、廣州等地設有園區。爲高效運營,公司需解決園區間的不匹配問題。園區的空置率較高,主要原因在於前期缺乏統一的設計規劃和數智化。爲克服這一困境,太極公司自行打造了數智基礎設施平臺,並利用評價體系匹配園區建設進度與資源,確保各園區獲得統一規範和公平服務。在園區建設過程中,根據不同園區和不同階段的需求,太極公司已明確數智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資源配置,爲招商引資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數字經濟時代要求企業在發展中重視數智基礎設施的規劃和佈局,以保證經濟活動的高效運作。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電科太極智慧城市資深專家、數字經濟研究員莫日根發言

作爲民營企業,京東科技也一直爲產業發展賦能增效。京東科技解決方案中心總監劉志成表示,爲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京東科技正在搭建“1個數智底座+8大產業應用+N大行業場景”的產業鏈數智化體系。同時,通過政企協同、生產協同、產銷協同、產融協同,爲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豐富、便捷、實用的服務內容以滿足經濟產業的業務需求。他表示,“爲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例如以威海爲代表的細分產業,我們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融合,藉助本地的政策和資源,實現整個產業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這其中,數字化平臺建設只是一種手段,其核心目標在於提升產業集羣的競爭力,爲地方產業帶來實際效益。我們的專業運營團隊將針對平臺抓手和地方特色產業,充分利用產業大數據,實現產業轉型和發展的有效落地。其中,關鍵在於搭建合適的運營服務體系,進而基於產業大腦平臺爲客戶創造價值。產業大腦平臺的重點是找到產業鏈主體,實現產業鏈整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總之,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和運營服務體系的搭建,我們旨在實現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爲客戶帶來長期、穩定的經濟效益,促進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京東科技解決方案中心總監劉志成發言

在隨後的圓桌對話環節,未名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東梅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中科雲鑠科技集團董事長孫大林,大技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高穎睿以《數實融合,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爲題,各自講述了從緣起到故事的發展,再到結局。據未名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東梅介紹,從集團的設立之初,未名資本以金融爲抓手,投資相關的科技企業,由科技賦能實業。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一定是實業,而股權投資是助力實業企業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未名資本聚焦於擅長的領域,培育相關上下游,爲項目公司提供人才、市場、政府資源、政策支持以及後續其他資金的對接。在未來,威海智慧谷有可能吸引到衆多企業入駐,涉及的行業包括新能源、大健康、數字科技等項目,這也是未名資本關注的領域。同時,爲算力提供基礎設施的職能也將成爲智慧谷的重要領域和板塊。

未名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東梅主持圓桌對話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談到,在數字化推進中,思維方式的轉變是一大難題,很多企業盲目追求高端,導致主業的發展受限。因此,企業應關注自身問題,尋求獨特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盲目模仿。未來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重點在數據技術的創新上,在硬件設備的原創領域,園區應關注如何在硬件創新上有所突破,更好的助力“萬物互聯”的實現。同時,各地區有各自的技術特點和優勢,如威海醫學發達,未來可關注醫學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獲取數據所需要的硬件設備的創新和研發,作爲發展重點。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發言

中科雲鑠科技集團董事長孫大林介紹說,中科雲鑠是中科蘇州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與發起成立,以服務產業轉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結構優化與企業發展使命的的創新服務平臺。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科研、服務、產業、資本四位一體創新體系的作用,實現科技與企業、市場、資本的有機融合。主營業務以產業園區運營、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服務、科技金融投資爲主營業務的科技創新服務機構,爲地方政府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和高質量人才高地。他總結了當前園區運營的幾個“痛點”, 一是目前所有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包括頂層設計都不是很清晰;二是園區增值服務比較薄弱。他認爲,園區數字化轉型應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滿足市場相關需求,並確定產業方向以形成一個大平臺來支持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政府、行業和企業級的大型平臺都可以參與其中,通過硬件、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技術達成一體化的數字經濟產業鏈。同時,政府可以通過開放數字化治理和應用場景來吸引平臺入駐。除了依靠政府定單的加持,還需要得到應用場景中的B端企業的支持來實現最終的盈利。招大引強是園區的首要任務,同時也要注重培育成長型的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有快速發展和長遠持續發展的潛力。

中科雲鑠科技集團董事長孫大林發言

大技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高穎睿表示,數字化轉型是社會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從工業革命到智能革命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於園區來說,除了政策支持外,爲企業提供批量人才供應至關重要。同時,中國的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企業應關注學校的研究能力,如與大學合作設立博士工作站降低研究成本。職業院校可實現產教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參與生產。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可以賦能園區企業,提高招商引資吸引力。

大技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高穎睿發言

在自由交流環節,北京中科東昇科技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瀚飛談到,中科東昇作爲一家高端科技孵化器,專注於科技成果產業化,區別於傳統風投機構。公司秉持幾個基本原則進行項目投資,包括項目獨特性、不可替代性和無法繼續進行的關注度。投資方向主要涵蓋數字礦業、文化領域及綜合領域,跟隨市場趨勢。而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開發城市間地緣優勢,如將大連、威海、煙臺連接,有望創造一個新的大灣區核心區域,加速地區項目成功。北控鳳凰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庭喆表示,北控集團在工業地產招商和產業發展基礎上創建了中雲工業園品牌,並在全國範圍內輸出招商管理和園區管理。集團開始探索數字化轉型,建立自己的招商管理平臺,併爲各地區搭建招商管理平臺。憑藉專業、高效、快速的團隊,成功落地各地產業園。最近一次,團隊在兩天內幫助南政區政府成功銷售9塊地,共計100多畝。北控集團期望與更多城市合作,將產業園的成果和力量推廣至全國各地,並尋求在威海市進一步對接的機會。據豪爾賽集團政務事務副總經理南耀然介紹,豪爾賽集團自2000年成立以來,從光藝板塊起家,發展成爲照明龍頭企業。現已上市,擁有四大業務板塊:照明(包括超高層建築、城市道路更新和國家體育場館)、智慧文旅(從景區照明到元宇宙,共四個階段)、智慧城市(涉及智慧園區、智慧校園和城市大腦建設)和新能源投資(重卡換電站)。企業擁有博士後工作站,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並起草智慧城市白皮書。集團期望與威海展開更多深入合作,探討合作項目落地。

《中國經貿》雜誌社數字經濟創新聯合實驗室高級顧問劉瑞芝、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夏建輝、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創新創業服務處處長劉波以及聯盟成員單位代表等共同出席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