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資金護航 A股基金抗跌
今年前八個月股票基金平均績效前五名類型
近期國際避險氛圍籠罩,整體陸股雖難獨善其身,但統計今年前八月,國內上架銷售的所有股票基金類型,相關基金類型一口氣包前三名,分別爲中小型股票基金的30.6%、其次爲大中華股票基金的24.12%和中國股票基金的19.36%,顯示具題材面支撐的個股仍能逆勢強漲,顯示現階段佈局陸股,主動選股重要性。
摩根中國A股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隨着大陸基本面持續回溫,又有政策紅利和資金進駐A股兩大利多值得期待,因此看好陸股後續向上動能。近期陸股短線受外圍因素影響而表現震盪,反而提供欲參與大陸市場投資人一個逢低佈局好買點。
張致寧分析,滬深300指數自今年3月低點以來反彈近四成,背後除了受到資金面激勵和評價調整催動外,基本面回溫和政策支撐也進一步強化市場信心,儘管實體消費復甦步調落後、海外需求未見明朗,但預期中國經濟已於上半年觸底,有望自第三季起逐季回升,2021全年增長因基期較低,更預估有雙位數反彈,指數在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支撐下,可望再向上攻堅。
羣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大陸上半年財報持續營利修復,全A非金融的獲利成長,第二季爲-24.3%較第一季的-52.6%大幅減少,從個別指數來看,中小指數與創業指數第二季獲利成長9.2%與14.2%,較第一季的-6.2%與-26.9%大幅改善。
觀察子產業獲利成長幅度較高的,主要爲通訊,農林漁牧,機械,電子,醫藥等產業,其中蘋果供應鏈的立訊與歌爾不僅半年報亮麗,對於第三季財報的指引也是相對樂觀,而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寧德時代與醫療設備的邁瑞,也因爲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以及醫療設備需求大增,半年報也是優於市場預期的。
大陸資本市場近年呈現「總量增速放緩,產業結構分化」,屬服務業的第三產業比重對GDP貢獻已超過一半,而股市結構也反應同一趨勢,泛消費相關的新經濟板塊佔A股市值比重也從2007年僅20%,到目前已近五成,觀察今年以來MSCI中國指數與滬深300指數漲幅前三大類股,皆以醫藥、消費、科技三大新經濟板塊表現最佳。投信法人強調,資金在極度寬鬆環境下持續競逐成長股,創業板在軟體、醫藥等新經濟題材帶動下率先進入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