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災難懸疑已經把人性摸清了?

以前看災難片像跑酷,緊張刺激;

現在看災難片是破案,極限反轉。

愛奇藝新劇《二十一天》播出前,幾乎每個看到“災難懸疑題材電視劇”這幾個字的時候都會心裡一咯噔:

感覺不太搭嘎,別整的像高端omakase創意料理一樣,最後通通倒閉好嗎?

結果看了第一集,就得說失敬失敬。

你能想到一座百貨大樓坍塌併發生沉降的災難會引起另一條偵破線嗎?

你能想象在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人類的情況下,由人性引發的無限反轉的劇情嗎?

說句最直觀的,《重案六組2》的演員來了仨,王志文、姜武齊上陣,看一排老戲骨人精battle難道不爽嗎?

更別提《二十一天》請來老戲骨可不是單純爲了打“情感牌”,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

它完全顛覆了傳統懸疑劇將情節的重點放在案件上的單線敘事模式,而採用了創新式的雙線並敘模式——

人性是經不起拷問的,人性是會在層層加碼下反轉的。

故事裡是天災,還是人禍?

不到最後一刻是真的不好說。

作爲一部和災難相關的作品,對災難的刻畫是基本盤。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二十一天》中對災難的描摹,這一定是“真實”。

在《二十一天》裡,我們能看到這種“真實”不僅是建立在光影佈景等人爲形成的真實之上,更在於它對災難來臨前的背景的真實刻畫。

《二十一天》的第一重真實來源於對故事發生地點的真實描摹。

海舟市的羅百商廈,是一個虛構的地點,但這個虛構的羅百商廈就像大部分中國早期建立起的商場,論誰看都會覺得眼熟。

商場所有人羅浩然在二十多年前建立起這座商廈,如今商廈外層的LED是他在這個時代努力競爭的痕跡。

但浪潮總會過去,大樓也會老去。在激烈市場競爭下,商場老闆不得不給這座老舊日大樓貼上閃光外衣。隱患也就此埋下。

而在商場內部,顧客與營業人員則構成了一個同現實生活不無區別的“微型社會”,他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真實而鮮活。這也塑造了《二十一天》的第二重真實——人物設置的真實。

你可以看到,在災難發生前,一切都是那麼“風平浪靜”。

前消防員,青年教練歐豪正在教小孩子攀巖;

工程部主管姜武正在盤算着給即將生二胎的妻子買甜品,同事告訴他那是家網紅店,要排隊;

負一層的超市裡,帶着孩子購物的單親媽媽因爲一個掉在地上的玩具被刁難;

地下三層,富二代開着跑車超出規定時間硬闖停車場,甩錢給保安買“入場券”...

一切的一切,彷彿都是家長裡短的小事。但突然之間,因爲羅百商廈的坍塌下陷,13名倖存者被壓在了廢墟之下,“雞毛蒜皮”瞬間變“人命關天”。

在以往的災難題材作品中,受困者往往是趨同化、工具化的存在。

但《二十一天》則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鋪陳了每個被困者鮮活的人物小傳。不僅是突如其來的災難,還是災難中的人和事,都看起來無比真實。

也是因爲用真實的質感築起了劇集的“地基”,劇集營造的緊張、壓迫,甚至絕望感呼之欲出。而在觀衆的第三視角又會帶來一種,本有機會逃出生天,可災難卻愈演愈烈的觀感。

這便構成了《二十一天》真實感的第三重來源。

劇集在開局就給出了一個關鍵信息,看似結實的大廈早已搖搖欲墜,在商場倒塌前牆體就有了裂縫。

這就像希區柯克的“炸彈理論”:你知道這裡馬上就要倒塌,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

等到倒塌後,衆人又成了箱庭裡的貓,信息差的存在再度烘托了緊張感。

外面的人不清楚裡面倖存幾人,裡面的人不知道外面的救援情況發生大變化,到底幾天才能逃出生天成了未知數。商廈下方近100米深的天坑,讓“絕望感”迎面襲來。

而隨着劇情的發展,“天災”本身帶來的恐懼感,逐漸“退居二線”,浮出水面的“人禍”細節,則更讓觀衆體會到了人性的可怕——

天坑的存在,在倒塌之前都有誰知情?

大廈此前發生的各種事故,和現在的倒塌又有何關聯?

地下停車場怎麼會有個隱藏的密室,法壇上的符籙又在封印着什麼?

種種疑問讓這場災難不再簡單。

一面是極端的環境,一面是來源於人的危險。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下,受困者和環境就共同構成了一個迷霧重重的人性實驗室。

就此,生存和偵破兩條並行線,通過真實的環境、背景、動機,徐徐出現在觀衆面前。

我們常說,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災難過後,劇集中受困者如何生存、偵破災難產生的原因這兩個命題,就成爲了重中之重。

而《二十一天》選用了一種頗具新意的手法——以人性的呈現,來推動故事的發展。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災難發生前,金錢是和人性捆綁的符號:

災難發生前,爲了賺足流水,商場在明知風險的前提下依然不肯關閉維修。

其實三年前的違規改建,就讓歐豪失去了他的弟弟。

此時金錢是一種封口費,考驗人性。

它封住了所有知情人的口,將網民憤怒的焦點引向了本是受害人的無辜者。

就連陷入地下,第一時間關心的都是五十三度醬香茅臺。

而在災難發生以後,13人被困地下,生存資源也日趨緊張,人性的呈現也變得複雜起來。

在地面上,商廈的老闆還被稱爲羅總,到了地面下,他就成了衆矢之的唾棄對象。

因爲生存資源有限,此時的身份、地位、收入等,地上所建立的秩序瀕臨崩塌。

極端利己主義作用下,投票放逐成員成了一場沉默的“謀殺”,偷藏物資則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選擇。

在地下建立分配秩序,希望用專業知識幫大家脫困的歐豪,因爲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被打破,被懷疑要獨吞物資。

更可怕的是他們都不知道生存物資救援通道已經被打通。人性之惡被放大,歐豪不願意讓大家死於“人禍”的行爲,似乎又加劇了人禍的產生。

被衆人視爲已“死”的羅浩然,一邊吃着食物,一邊同救援方面說只有自己一個倖存者。

“生存還是毀滅”的困境出現了,選擇善還是惡成了一道非二元的選擇題。

看似老實人的姜武,也有自己的私心,在極端利己主義作用下,也會想要竊取保險櫃中的物資。

看似全然無辜的律師,卻在每次危機關頭,都埋下了影響風向的言語。

而善良勤儉的大學生張雪迎,一面支持着歐豪,一面又在規則的支持下,投下放逐好朋友父親的關鍵一票。

在這個地下空間,人性善惡變得模糊。

殺人的人,可以是爲了救己,也可以爲了救人。

罪有應得的人,也知對女兒偷偷擺手,讓她離開自己,不要被自己牽連。

地下因爲秩序的崩塌,人和人之間已經亂成一鍋粥。

而在地面,這種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人性的拷問從未消失。

明面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心救助的消防員隊伍不畏艱難。

明知天坑作業的危險,爲了救人依然願意“兩遍找不到,就再找三遍四遍,五遍六遍。”直到救出來爲止。

實際上,比起危險,他們更怕被困家屬投來的殷切目光。

救助領導組更是兩頭犯難。

他們擔心受災羣衆,但也得考慮“拯救大兵瑞恩”的代價。

他們的堅持,是讓消防員在救援設備到達後再進行作業。

在災難面前,這裡有爲衆人抱薪者,也有趁機斂財之人。

地下和地上是兩個世界,人前和人後是兩副面孔,底下的人急着出去,但外面的人真的有那麼想他們出來嗎?

商廈的其他股東全在當縮頭烏龜,比起人命他們更擔心自己的身價。

那個上來就在鏡頭前捐了二十萬的老闆前妻,只是想作秀,靠網民的好感作爲自己奪權的憑證。

她得到了商廈瞞報天坑的證據,作爲她趁機發一波災難財的籌碼。

同前夫的電話裡,她上一秒還在假惺惺的安慰,以當年的“結婚紀念日”作爲提醒,讓他一定要平安歸來。

下一秒就談起利益分配,五億賠償金她要一半,前夫撒的謊,她說服他成真:

“你說的都是真的,只有你和你女兒被命運眷顧活了下來。“

這是《二十一天》不落窠臼的原因,這些潛伏在災難背後的人性主線,似乎都在不停的拷問這觀衆,“如果是你,該如何選擇”?

但要說《二十一天》最具懸疑性的,還得是與求生線並敘的偵破線。

在以往災難題材作品中,故事往往會採用災前、災中、災後的單線程敘事。

但《二十一天》卻大膽地在每集開頭,加入一段跳脫於主線的敘述。

這段敘述信息量極大,又和主線充滿反差,甚至自相矛盾。

比如,造成災難的元兇,到底是誰?

劇集在推動中,給出了多個不置可否、看上去很“片面”的答案:

羅百商廈法人隱瞞隱患企圖騙取保險;

負責羅百商廈改建項目的吳建軍,疑似和施工方沆瀣一氣貪錢炮製危樓;

幾年前的火災,讓看似忠良的前消防員歐豪,企圖進行高智商犯罪,製造極端環境復仇。

又比如,在生存挑戰中,誰在繼續害人?地下發現的死人,真的是死於天災嗎?

看似全然無辜的倖存者,是否對這場災難早有預謀?

根據已播劇情,在生存挑戰中,不僅疑似出現了羣毆事件、受害者的供詞更是指向了極端的性侵事件。

可在警察口中,案件的主謀、竟然可能是那個衆人以爲是“英雄”的人。

這些細碎的、非全面的信息疊加在一起,便有種霧裡看花、不斷反轉的感覺。

一切都籠在霧中,“好人”的身上有做壞事的動機,“壞人”的身上有逆風翻盤的可能性,原本以爲必死的人,似乎得以生還。

在真相大白之前,每個人彷彿都是灰度的人。

尤其是在演員的精彩表演下,劇情愈發撲朔迷離,老戲骨的演繹保持了一貫的水準,歐豪、張雪迎等演員也用表演“藏”住了真相。

儘管觀衆能一眼看出角色的特點,但那些不容忽視的細節總會讓觀衆察覺到該角色也許還有不爲人知的一面,只得苦等真相揭開的那一天。

真實+精彩,這便是觀衆追劇熱火朝天的原因。

因爲,觀衆希望在災難題材作品中看到的,從來不是災難本身。

是故事的峰迴路轉,更是人性的一體兩面。

夏衍說:“鏡頭代表着眼睛,但它代表着兩種眼睛,一種是觀衆的眼睛,一種是劇中人的眼睛。”

在《二十一天》中,這種眼睛又是片頭所出現的代表災難的深淵。

所謂“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以往的災難作品往往只着眼於災難本身帶來的衝擊,強調人在災難面前的渺小,而忽視了人本身的複雜。

然而《二十一天》卻以偵破和生存爲主線展開敘事,通過一層層解開謎團,用深淵爲意象的天坑探索了災難背後隱藏的複雜人性。

正是在這種生存和求真的過程中,才能見證人性中的善與惡、堅韌與脆弱組成在一起,爲劇情增強了哲學層次的思考和衝擊力。

就像一隻注視着真相的眼睛,是窺伺一切發生的鏡頭,凝視着屏幕前的每一個人:

也許我們不能做出“To be or not to be?”的選擇,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To watch or continue watch。

設計/視覺:L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