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泰國電影憑什麼賺足中國人的眼淚?說盡了東亞女性的困境

文 | 米粒媽

這個夏天,誰能想到一部泰國電影賺足了中國人的眼淚。

《姥姥的外孫》,上了好幾次熱搜,隨便點進去都能看見大家的強烈共鳴。

米粒媽也看了電影,感動之外,只有心酸。

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

男主角,也就是外孫,看見堂妹因爲照顧病重的爺爺而繼承了房產,所以也對身患絕症,只剩一年時間的姥姥動了心思。

可隨着姥姥的生命逐漸流逝,外孫內心的算計也大多變成了真情與不捨。

但這部電影,絕不僅僅描繪了姥姥離世前的親情故事,還無時無刻不在講述一個晦暗卻無法逃避的真相:

東亞女性一直在被忽視。

電影中,外孫打起姥姥遺產的主意,每天陪伴獻殷勤,可在這一天天當中,他卻發現,原來姥姥一直很孤獨。

雖然總是說自己很好,可是在兒女回來前,也會像個小孩子一樣,換上新衣服,坐在家門口期待他們的歸來。

怎麼樣,你的腦海裡是不是也浮現出某個長輩的身影了。

可像的,絕不僅僅只是老人的心情。

姥姥育有兩兒一女,大兒子家庭條件不錯,但極其自私,小兒子游手好閒,又好賭。

唯一的女兒從小就孝順貼心,小時候心疼媽媽就會主動幹活,長大了因爲想陪媽媽化療,所以把工作調成辛苦的夜班。

但不出所料地,她過着最辛苦的日子。

大兒子嘴上最關心母親,但其實買的鞋從來都不合腳。

母親確診癌症,還沒去世就滿屋子找房產證。

說是帶母親去祈福,結果許願單上沒有一個和母親有關係,再看看母親呢,恰恰相反,所有願望都是盼着兒女更好。

小兒子,還不如大兒子,不僅連情緒價值都沒有,還因爲欠債老是惦記母親手裡的錢,雞飛狗跳的日子也一再讓老母親操心。

至於女兒,則一直無怨無悔的付出,用盡一切愛着自己的母親,身體力行地照顧母親。

但最後呢,姥姥把自己的財產留給了一直讓她煩心的小兒子,至於那個付出所有的女兒,只得到了一句“我最想你陪在我身邊”。

看到這裡,你肯定很生氣,姥姥爲什麼這麼偏心?

但你或許想不到,姥姥本人也一直是重男輕女的受害人。

她也曾悉心照顧父母,結果家產全部被留給了哥哥,而她,什麼都沒能得到。

可諷刺的是,她依然重複了這個循環。

有人說,全片最讓人感動的,是姥姥在外孫小時候開始就每個月都存錢,直到臨終存夠了一百萬,把這筆錢留給了外孫。

但米粒媽更感到心酸,姥姥能想到外孫,都沒有想到一直以來照顧自己的女兒。

實惠留給兒子,愛留給外孫,女兒什麼都沒有。

女性在家庭中,彷彿變成了選擇性的透明人。

需要她付出的時候,就是父母的子女,開始分得利益的時候,就直接被無視。

陳喬恩一直以活潑甜美的形象出現,但是,她也是家庭裡那個經常被忽視的女兒。

上學時,流行穿定做的褲子,當時陳喬恩只有一條,摔破了之後,她就懇求媽媽再給自己買一條。

媽媽拒絕了。

看起來,這似乎也並不是什麼問題,畢竟家庭條件不好,也不能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

但是,她的哥哥有三四條不同款式又好看的褲子。

所以她小時候就知道,媽媽非常偏心,想要擁有什麼,只能靠自己努力。

成名之後,陳喬恩當然實現了購物自由,可是,她的心裡一直住着那個不被愛的孩子。

因爲媽媽從小信奉棍棒教育,隨時會打她,所以哪怕陳喬恩已經成爲了大明星,依然連聽到媽媽的腳步聲都會感到恐懼:

怕媽媽會隨時打自己。

節目上,她說渴望和母親能親密地相處。

可是,母女倆之間,除了生疏還是生疏。

從小到大,陳喬恩好像都沒能得到母親足夠的關愛,可是她成名之後,依然提升了家庭的生活品質,母親還是成爲了受益人。

巴黎奧運會獲得跆拳道銀牌的運動員郭清,12歲時,被體校教練看中開始參加跆拳道集訓,那時的她什麼都不懂,只是爲了減輕家庭的負擔。

後來,贏得獎牌就會獲得獎金,所以她就用自己一拳一拳打出來的獎金養家。

郭清的父親患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姐姐出嫁,一個妹妹身體不好,5個弟弟都在讀書。

所以,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

同爲00後,有的孩子還可以在父母懷裡撒嬌,郭清卻已經成爲了家裡的頂樑柱。

獲得銀牌,她覺得很遺憾,可是提起家庭責任,她說自己有無形的壓力。

在她的心裡:只有我變得更好,他們纔會過得更好。

她心裡也有個執念,不是爲自己添置什麼東西,而是給家裡的房子加蓋兩層。

因爲家裡有5個弟弟,不管在不在老家生活,都必須有一個自己的房間。

所以她努力打比賽賺錢,就是爲了將已經兩層的房子再加蓋兩層。

父親接受採訪輕飄飄提起女兒沒能獲得金牌的遺憾,講述她擔起了家庭的責任,可是沒有一句對女兒的關心。

家裡條件不好,但好像沒有人在意過郭清有多麼辛苦。

身高170,體重只有54kg,日復一日的高強度訓練,再累也得搭配減脂餐,訓練中受的大傷小傷更是數不勝數。

可是,家庭偏偏把所有重擔都壓在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身上。

這真的合理嗎?

有太多父母,眼裡裝的不是兒子就是自己,總之沒有女兒。

他們感受不到女兒對父母愛和關注的渴望,卻能一直欣然享受着女兒提供的一切。

米粒媽一直覺得,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最真實的東亞女性困境。

不止有婚育後被迫成爲全職媽媽的苦痛,更有妻子、兒媳、母親種種身份所帶來的枷鎖。

印象最深的是,孩子漸漸長大,金智英和丈夫商量好,丈夫休育兒假,她重返職場。

婆婆打電話責怪她,更離譜的是,就連她的親生父母都要讓她爲丈夫、家庭考慮,不能任性。

正常的需求成了耍脾氣,夫妻間平等的身份轉換,變成了讓丈夫受委屈。

那一直以來照顧家庭的她又算什麼?

更過分的是,她的父親,總是給身體健康的兒子買補藥,關心與愛意溢於言表。

可金智英哪怕是生病了,病到經常神志不清,父親都沒有半點察覺和在意。

對很多父母來說,生養女兒,好像不是在培養一個優秀的女性,而是在爲一個未來婆家培養一個兒媳。

脫口秀演員唐香玉對這種現象,有一個諷刺的表達——隱形女婿。

明明連男朋友都沒有,父母卻總會說:

你這麼懶,你婆婆肯定不喜歡;

你不學做飯,將來跟你老公餓死啊;

買這麼多東西,你老公肯定得有意見。

女孩的一切行爲舉止,父母都要考慮未來的女婿喜不喜歡,直至把她規訓成爲賢良淑德、持家有道的“優秀”女性。

這不僅僅是沒有把女孩當作獨立個體的問題,更是在斬斷女性選擇未來的權利。

就算如父母所願,結婚生子,女性被所有親人優先看見的也不是她自己,而是她背後的身份:妻子、媽媽、兒媳等等。

而她得到的,也只是“某某媳婦”、“某某媽媽”的稱呼。

到最後,就像《姥姥的外孫》中的媽媽一樣,哥哥弟弟得到實惠,她得到一句誇讚。

有的,甚至連誇讚都得不到。

電影中,有一句話,真的非常扎心:兒子繼承遺產,女兒繼承癌症。

醫學研究表明,東亞女性的某些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韓國乳腺癌、日本宮頸癌和胃癌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都位居前列。

除了遺傳,當然還有大環境下女性生活壓力大、心理內耗大的原因。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職場上升難、生育阻斷事業、全職媽媽困境等等問題,讓覺醒的女性,不再願意走上一輩女性犧牲自我的道路。

與此同時,女性也開始發現,自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找到價值感,真正地做自己、成爲自己。

要知道,不論女兒、妻子、媽媽、兒媳,都是外界賦予的身份,只有“你”纔是最需要被你自己正視的存在。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於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啓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