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滯留鋒雨量和預期差很大? 2重要原因曝光

▲今仍受滯留鋒影響。(圖/翻攝彭啓明臉書

記者陳俊宏臺北報導

網友今天(23日)表示,這波鋒面感覺雨量預期落差很大。對此,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啓明指出,這種大尺度和中小尺度系統混在一起,本來變動就很高,要靠前幾個小時監控纔有辦法滾動式預測。中央氣象局今上午10時則宜蘭縣和南高屏4縣市發佈大雨特報

彭啓明今在臉書解釋,雨量預測就像您的體重一樣,在某種情境不易預測,
這幾天他們都很注意自己及各家單位預測的雨量,每天滾動式檢查發現偏差不小,這當然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空槽線位置有偏,西南風位置也有改變,讓模式12時前或一天前的沒有預測出來,大約平均在某些地方日雨量的預測誤差將近100毫米,大約多了將一倍的雨量,數字看起來很驚人。

▼今臺灣附近仍有許多水氣。(圖/氣象局)

彭啓明說,換句話說,如果下100、200毫米還好,再加上100毫米,考量近期每天下雨的水土保持,那就是很嚴重會釀災了,大家可以檢查他們連續幾天的提醒,「這一波和前兩波相比,很大的差異是這波鋒面有更明顯的西南風水氣,在臺灣海峽持續會有中小尺度對流生長機會,這種中小尺度對流系統無法從現有的氣象預報模式中預測出來,只能有前幾個小時的預警時間,也有高度不確定性,如果發生在夜間或晚上,很容易無法通知到民衆,有時候一小時內發生的瞬間降雨,一下子水就會淹起來。」

彭啓明指出,預測不是實際觀測,是強調有多少風險,做多少準備,如果準備了沒有發生災害,可以很開心,如果忽略風險而致災,那可就是生命財產安全。

▼今晨0時至10時累積雨量圖。(圖/氣象局)

▼22日累積雨量圖。(圖/氣象局)

彭啓明表示,這樣的大尺度、中小尺度在臺灣特殊地形交會,還有沒有辦法能夠預測更好,記得20幾年前到目前,很多國內學者都在探討,雖然建置不少工具有進步,可以抓到趨勢,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預測得不錯,但整體在量上仍有誤差,如果從實用上似乎進步仍有限,只能靠滾動調整,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根據氣象局觀測,今晨0時至上午10時,全臺累積雨量最多出現在屏東縣獅子鄉的53毫米。氣象局今對宜蘭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發佈大雨特報,滯留鋒面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南部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

氣象局說,今滯留鋒面仍在臺灣上空加上西南風依舊偏強,天氣持續不穩定,白天西半部降雨有機會再度增多,各地出現陣雨雷雨的機率仍偏高,部分區域仍有局部對流發展造成較大雨勢

氣象局提醒,降雨屬於一波一波移入或發展,當中會有雨停的空檔,不過一旦有對流發展並通過時,就容易出現短延時強降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請留意對流發生時伴隨的強風、雷擊等劇烈天氣現象,留意氣象局發佈的相關訊息,由於連日降雨,山區請留意坍方、落石溪水暴漲,適逢大潮,低窪及沿海地區也要慎防局部積淹水;溫度方面感受舒適,各地高溫約28到30度。

▲▼今雨區預報圖。(圖/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