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新質生產力發展着力點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從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出發,提出的原創性概念。

從驅動要素看,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躍升爲基本內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其“新”主要體現在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推動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勞動者素質、技術進步以及數據等投入驅動,這是其最突出的特點。

從發展路徑看,新質生產力是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這種具有質變性質的生產力,主要來源於三方面。一是在科技革命中形成;二是由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催生;三是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

從發展結果看,新質生產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其“質”主要體現在質優、質變。高科技表現爲產品和服務的知識技術密集;高效能表現爲投入產出效率高;高質量是指其發展符合新發展理念要求,既要以創新推動生產力大幅提高,也要實現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更好發展新質生產力,應找準着力點。其一,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尤其是鏈主型大企業。

其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生產力的最重要提供者是企業,沒有資本、企業和產業作爲媒介,科技將難以推動社會進步、改善民生。

其三,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做強綠色製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是新質生產力的底色。

其四,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着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

其五,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科研、教育、分配特別是人才評價和管理機制改革,真正給科研人員“鬆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作者韓保江 系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來源:經濟日報】